賈松林說知青點的飯一起吃,他沒有吃虧。
但那只是在量上面,稀湯稀水的也是一碗,著糧食的也同樣是一碗。
他確實憑借著手快快混了個水飽。
但也就比他同時下鄉的另外一個知青好點。
跟其他老知青相比,一直也是欺負的那個。
其他知青不說話,那個二流子的青年倒是開口了:
“賈知青,你這一路背回來肯定辛苦了,我幫你送回知青點去吧!”
一邊說著,青年就一邊手去提背簍。
這一提,發現這重量真的不輕,忍不住再看了一眼賈松林。
看樣子,這個姓賈的知青是真的沒有撒謊。
那位大力知青不只是的表姐,對這個表弟應該也十分關照!
男青年可不傻,板栗土豆在農村是常見沒錯!
可舍得這樣滿背簍送人的,哪里會是一般人!
更何況,現在山上的山貨也才差不多剛,有時間有能力送出這麼多的,能是一般人嗎?
而且知青點的糧食都混一起吃呢!
沒鍋沒灶的,比其它東西要吃起來多麻煩。
這些板栗土豆簡單,煮飯時埋火里可以。
有時間直接加水煮煮也行!
實在不行板栗還可以直接吃生的,總是能多給肚子增加點東西的。
青年是常來知青點的,準確的把背簍放到賈松林的柜子前面,這才出來。
笑著跟賈松林打了聲招呼,青年帶著剛才一拐子止住了知青的說話的另外一個知青,離開了知青點。
青年的表現,讓知青點的其它人瞬間偃旗息鼓。
不要看這個青年看起來十分著調,
但他可是小河村的村長兒子,
他的言行,在知青點基本代表著風向標。
而離開小河村的青年也若有所思,他旁邊的知青早就習慣了他這樣跟外表不同的樣子。
等到青年回神后,知青才問道:
“那個……傳說中的大力知青很有用嗎?”
按照知青對對象的了解,肯定是有能夠讓他看上的用,他才會費心的相。
男青年笑了笑,道:
“誰知道呢!我們小河村距離村還是有些距離……即使有湯喝,也不見得能夠到我們!”
“所以,賈松林是關鍵?只有我們能夠比其它村子更早得到消息?”知青微挑眉反問著。
“那也得他能得到消息才行……嘖嘖嘖,這麼好的表姐都不早點去投靠。”說著,男青年又忍不住嫌棄了起來。
知青很無語的白了一眼男青年。
小河村對下鄉的知青們管的有多嚴他能不知道?
要不是今天放秋收前的假,估計他們每天除了上工下工,連村都出不了!
男知青嘿嘿一樂,自然知道知青的意思。
但他肯定不會去提議他爹放松對知青的管束!
說起來,他們村只是不允許知青們沒事隨意出村,真有事了也還是會允許離開的。
可有的村,那知青們不要說出村了,就是干活都得上看一遍晚看一遍。
沒辦法,誰讓這些遠道而來的知青們總是自持自己是城市人,是下鄉來支援農村建設的。
不只不服管束,不喜干活,還有很多把城市的壞習給帶來了。
天招惹村里的男青年幫忙干活是小事!
不就喜歡這個批一批,那個半一斗,隨意戴帽子更是張口就來,那可真的是煩人啊!
還有的村子里,有知青對大隊長大字報的呢!
兩人在這個問題上注定了站的角度不同,也就沒有再繼續深聊下去。
而知青點里,賈松林休息好后回宿舍,大家也不主跟他招呼,但氣氛確實跟以往有了些微的差別。
就像是他背回來的背簍,就這樣明正大的放在那里,也沒有人去手拿一顆。
要知道他剛來時,不要說他的東西沒有鎖柜子里了。
就是他自己拿出來吃,都有人直接過來分一點。
要是一個不樂意,人家大篇話就出來了。
什麼自私自利,沒有團神,什麼小資主義,只顧自己……
那練的程度,讓賈松林一度十分害怕。
等到送完賈松林離開村子,姚冬雪趕回了知青點。
下午的那一餐真只做了賈松林的。
當然,并不是舍不得,而是還有更好的東西等著去吃!
知青點的晚飯也開始了,姚冬雪并沒有在一進停留。
二進,已經幫姚冬雪打好飯的兩人也已經等著了。
看到姚冬雪的影,江正把還沒有來得及剝的板栗立刻扔進了籃子里。
今天下午姚冬雪跟賈松林煮的板栗,一部分給他帶走了,另外一部分則留了下來給段巧蘭他們吃。
段巧蘭宿舍的桌子是原本都有的。
但其中一只腳有點壞,是住進來后修好的。
陳舊而干凈的桌子上,擺著一張干凈的大樹葉。
上面已經撕小塊的,散發著獨特的香味。
這是江正去年跟著大家在山上狩獵時學的做法,在姚冬雪看來,就跟化差不多。
江正說打獵的時候大家晚上做飯的時候,就這樣先把收拾腌制好,再裹上大的葉子,然后用泥封住。
埋在火下,烤、做晚飯的溫度,再加上后面的余溫,第二天早上吃正好。
三人今天折騰這個,并不是因為時機恰好。
而是三人沒有隨帶著煮飯的工,也沒有那個烤的手藝……
當然,山高村低,烤更容易引人注意也是原因之一。
總之,在段巧蘭忍不住手又有收獲之后。
三人就干脆折騰了這個類似化的化野、化野兔。
除了中午在山上時吃掉的那些,剩下的今天晚上三人準備一餐解決。
食香味沒有現煮的那麼強烈跟持久,三人吃完后又等了一會。
姚冬雪聽著廚房的聲音已經散了,再帶著兩人去清洗碗筷。
第二天秋收正式開始。
這一次最先收的并不是像上一次一樣的高粱!
或者應該說早的高粱也有,但并不沒有安排知青點的人來收。
知青點的眾人到的時候,這一大片花生地里已經有婦人在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