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是按字收費,姚冬雪路上已經在心中打好了草稿。
雖然大隊長是說讓不用為集節約,可姚冬雪也不愿意多浪費集的錢啊!
發完電報,姚冬雪才取走的包裹。
看著包裹上的地址,姚冬雪有些意外。
今年收到姚春林的包裹都已經第二次了!
雖然上次寄東西也寄了姚春林的一份,
但按照時間來算,應該還沒有收到才是。
也就是說,在沒有寫信也沒有寄東西去的時候,姚春林特意給寄了一個包裹?
想想這記憶中,姚春林一年也就是幾個大的節日才會寄東西回家……
包裹不算是特別大,姚冬雪提著卻能夠覺到沉沉的重量。
因為沒帶背簍,半路上姚冬雪找了個機會就塞進了空間里。
姚冬雪雖然極力組織語言了,最終的電報費還是足有十來個字。
九分錢一個字,十個字就是九錢,姚冬雪則是花費了足足一塊二六分的電報費。
收到郵政孩手寫的單據,大隊長又是欣喜又是心疼。
卻也知道,這估計已經是姚知青特意的結果了。
看著大隊長的表,姚冬雪也有些理解。
在這個公社糧站面只用一八分一斤,供銷社蛋五五分的時代,發個電報就能費上六斤近七斤的面,兩斤多的蛋……
要換在村里買,估計還能買更多的況下,換了誰也都會心疼啊!
這瞬間,姚冬雪突然間開始理解,段巧蘭當初聽到江正說采藥一天能夠賺個一塊錢時的滿足。
這麼一想,姚冬雪瞬間有了迫,于是,對大隊長說道:“那我去上工了!”
眼看著姚冬雪就要跑了,大隊長趕把人給了回來。
“你這是準備去哪里上工呢?”大隊長好笑的看著姚冬雪。
“……那我要去哪里上工?”姚冬雪后知后覺的反應了過來,今天是被點明了要上山的人。
“如果你不急的話,下午跟副業隊的其它人一起去山上運山貨下來就行。”大隊長第一次為一個人太勤快而有些無奈。
所幸,姚冬雪也確實不至于急。
于是,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就告別大隊長回了知青點。
這個時候的村,不要說知青點了,就是村子里都不見一個人。
姚冬雪遠遠的看到村里曬場里老人孩子正在忙碌著。
曬著的各種糧食,都有人時不時的翻曬著。
曬場邊的樹蔭下面則堆著大堆大堆的農作,有些需要摘的、或者是需要擇落子的都堆在那里。
本來是隨便瞄了一眼,姚冬雪卻覺得其中有兩個影頗為悉。
下意識的仔細一看……那不是他們知青點里的兩個新知青嗎?
什麼況?
地里已經沒有他們倆能干的活了嗎?
這麼一想,姚冬雪又多看了其他的幾個位置,果真又陸續的看到了劉秀蘭以及吳小雨。
現在的秋收基本全是人工,看到曬場附近堆放的滿滿的各種農作,姚冬雪突然間覺得,好似今年的秋收速度比較快?
應該是錯覺吧?
秋收本就是多種農作一起收獲……
畢竟農活從來都是看天吃飯的!
適合的季節,充足的雨水,都是春耕的必要條件之一。
播種的時候還會分組,多片田地、多種農作一起播種的。
同一種農作,收獲的時間都有可能相隔半個月以上。
就看當初種植的時間,以及地理位置。
天是是出了太還是下了雨,田地是向還是背蔭、上好的田、新開荒的貧瘠田地、甚至是距離水源遠近的田地、山坡,都會影響長收獲的時間。
帶著一路的胡思想,姚冬雪獨自一人回到宿舍。
想了想,先開了爐子燒上水,并且取了一只前段時間曬的干野出來。
收拾好后姚冬雪才拿出姚春林寄來的包裹,
小心翼翼拆開一看,里面藏的結結實實的軍用罐頭以及一套新的橄欖綠。
除此之外,還有照舊的兩個罐子,一罐,一罐麥。
姚冬雪看了一下,這個罐頭盒子姚立雪的記憶中有。
以前姚春林也寄過回家,就是類似于午餐的那種。
但關鍵是這種罐頭竟然有足足四個!
姚冬雪沉默了一會兒,又拿起橄欖綠比了一下。
高度比較適合,如果不是姚春林發軍裝后特意去換的,那應該只有可能是的那位大嫂了。
想著,姚冬雪有些頭疼。
其實并不是一個十分擅長維護關系的人。
所以從下鄉到現在,的流范圍是真的不大。
維持著姚家、姚外婆以及姚春林、易慧英的關系,也是因為這些人是真的關心著原。
姚冬雪不知道原是否如所愿,跟換去見識了未來的盛世。
可來到了這個時代,占據了這,就沒有資格去讓這些真心關這的人傷。
其實姚冬雪有時也十分矛盾。
這樣占據著屬于這的關心以及護,是不是太過份了一些?
但如果不占據,這些人其實只會更傷!
以這的格以及期,那樣的結果其實更不愿意出現。
所以,姚冬雪一直是以一份盡職盡責的責任在做著一切。
但現在,的盡職盡責,好似在給某些人帶來一些難得的變化。
這曾經是姚媽媽最期盼的,原也曾經打心底里想要做些什麼的事。
只是現在真的有功的可能,姚冬雪的心卻頗有幾分復雜!
這時,鍋里已經有香味傳出來。
姚冬雪趕把東西放在一邊,專心的收拾起今天中午的加餐起來。
不到今天負責值做飯的知青回來,姚冬雪的加餐已經做好,就是最簡單的蘑菇燉野。
不過野是干的野,所以燉的時間長了一點。
把湯跟菜分開收起來,姚冬雪拿了一把干艾草在爐子上點燃。
艾草強烈的味道一沖,宿舍里外燉的味道瞬間淡了不。
當然如果鼻子靈敏的還是能夠聞到!
但姚冬雪無所謂,反正還有點時間才到下工時間,相信到時候肯定什麼味道都聞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