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170章 野果的花樣吃法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170章 野果的花樣吃法

不過這片板栗林的位置也算是比較平緩的,姚冬雪他們在板栗裝好袋子之后,就直接挑了向山下走。

但這并不代表容易!

山上沒路,擋前著前進方向的藤蔓、野草經常讓人看不清楚前方,腳下還有腐葉、枯枝、苔蘚等等,走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

像他們一大路人,回去的路基本上都是照著早上上山時的路,倒也省了開路的麻煩。

但為首的副業隊長還是一肩挑著擔子,一手拿著子,跟第二人錯著掃向兩邊。

這樣可以防止兩邊草叢中的蛇蟲驚撲向一行人。

即使如此,包括姚冬雪、段巧蘭、江正三人,都是穿著長袖長,并且在袖口、腳都系實了。

村民們更有經驗,上基本能遮的都遮住了。

副業隊負責挑山貨下山的也不只有姚冬雪跟段巧蘭兩位

實際上,整個副業隊,都是呈現了多男的狀態。

畢竟,副業再重要,真正養活著整個村的還是村里的田地。

整個村子里真正的壯勞力,老農民,都還是被大隊長留在村子里負責秋收。

中途休息的時候,他們總喜歡點起煙,包括婦都一樣。

土煙的味道,不要說姚冬雪這些知青了,就是江正都躲的遠遠的。

村里人也不介意,樂呵呵的笑他們:

“這煙可是好東西,一點燃,蚊子都很多!”

幾個知青不相信,但仔細一觀察,好像確實如此。

但也不能完全避免!

所以姚冬雪心安理得的覺得,這煙,不學也罷!

回去時,姚冬雪清楚的覺到,昨天并不是錯覺。

今年村的秋收確實是加快了很多。

再上山時,姚冬雪悄聲向大隊長媳婦確認。

Advertisement

大隊長媳婦嘿嘿一樂,同樣悄聲對姚冬雪說道:

“我家老頭子說,記分薄上你的工分已經被超越了!”

“真看不出來,村里的那些小伙子大媳婦的,都一直收著使力呢!”

“看看現在,為了早點完秋收,也為了能夠在下工后上山采摘,每天大隊安排的活都能超前完。”

今年隊委安全活計的時候還是據以往來安排的。

有些田地原本足十來人收一天,可現在僅僅只夠大家收大半天。

原則上秋收是必須上全天工的,可預計第二天收獲的田地拖一下工不值得。

等這半天也等得起,于是,干足了活的不就可以自己回家收拾自留地或者是上山摘山貨了?

這樣的況,可不是村一家半家在發生著。

可以說除了知青點的眾人,大家好似都突然間發力了一樣。

至于知青點的眾人……

進了副業隊的白秀秀跟周東明兩人異軍突起,算是接著姚冬雪幾人后的高工分。

雖然現在因為采摘山貨的時間還不長,兩人的總工分加起來還不算特別高。

可再繼續下去,相信不久后他們攢下來的工分也會十分可觀的。

至于姚冬雪,副業隊后反倒比較限制發揮。

畢竟副業隊的工分再高,也是有限的。

跟在地里隨意發揮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但姚冬雪卻并不在意,這不,大隊長媳婦趁著中途休息時,帶著姚冬雪到了附近摘起了野果來。

把一串紫嘟嘟的山葡萄遞給姚冬雪,大隊長媳婦笑著說道:

“這東西就這樣吃比較酸,要選特別的,不然完全無法口。”

“不過,它稍微理一下,卻是好東西!”

看到姚冬雪果真如所想的一般好奇的朝了過來,大隊長媳婦樂呵呵的說道:

Advertisement

“摘回去把這果子洗好摘下來,然后放鍋里或者瓦罐里,邊放邊,一定要把果子給碎了。然后再慢慢熬,熬出了水,撈了上面的葡萄皮。”

“然后再加些芡或者是藕之類的都可以,邊放邊攪拌,火也不能熄的繼續熬著。等到粘稠了之后才盛出來。”

“放碗里抹平,吊進井里,或者讓它自然凝結,然后切片,現吃味道不錯。”

“吃不完也可以曬了,曬的半干咬起來又是另外一種口味。”

“想久點保存也沒事,就曬干點,吃的時候再蒸一下,或者過年時蒸水喝!”

“但記得,野葡萄太酸,做的時候記得加糖。要是有糖跟蜂那味道就更好了!”

說著說著,大隊長媳婦也有些憾:

“這兩年都忙,沒什麼時間上山,這些東西也就沒有做了。”

“這山上啊,能做吃的太多了!”

“山里紅曬皮,可煮可蒸,三五分鐘就好,再用剛打上來的井水沖兩次冰一下,再輕輕就能掉。曬出來的山里紅皮隨時都可以用來煮水或者是做其它吃的!”

“糖李子了用篩子出果,再加淀蒸了餅曬干。”

“山梨、山柿去了表皮用線穿起來掛著曬,曬半干再放鍋里蒸,蒸了又繼續曬,那就是梨坨子、柿餅了。”

“再冷的時候也能做凍梨凍柿子……”

“圓棗子那是最好理的,摘了的回來直接曬就好!”

“五味子又可以吃,吃不完的曬干了還是藥……”

正說著,那邊就有人開始招呼,大隊長媳婦趕招呼姚冬雪起,看到一串山葡萄一顆都沒有吃,不由得樂了。

忍不住又說了一句:“姚知青,下次彭大娘給你們講我們這里放山的事兒!”

Advertisement

“放山?是做什麼?”姚冬雪走在彭大娘邊,滿臉疑

“放山啊……說的是那些一輩子與棒槌打道的事!”彭大娘神頗有幾分復雜。

棒槌姚冬雪還是聽的懂,

但眼看著就要干活了,也就沒有再繼續纏著彭大娘問了。

倒是彭大娘,一邊干活,還一邊若有所思。

棒槌這東西在東北這地方說稀奇也稀奇,說不稀奇它也不稀奇。

它是東北三寶之一。

但也并不是東北所有的村落都擅長找人參。

實際上,在東北地這方,能放山挖參的,也都是有著傳承的。

村是大富豪家的祖宅,它們擁有著附近最沃的土地。

從古至今,都不擅長找參挖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