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今天運回來的松塔都沒有機會晾曬,
就這樣堆在曬場的邊緣,足足一座大山。
旁邊堆放的還有一些沒來得及理,或者是理了一半的其它山貨。
唯有不及時理的蘑菇這種東西,才有幸的在這偌大的曬場占了那小小的一片地方。
看還不到分分菜的時候,副業隊的人原地解散。
有的太累,就直接在曬場附近找了個空地坐下。
反正等會家里肯定會過來領菜領,他再跟著一起回去好了。
有的卻覺得這種了得著吃不著的實在是太難。
即使十分疲憊,也都堅著想要離曬場遠一點。
像還有力的姚冬雪這樣的,其實已經沒有幾個了。
副業運輸的人員工分高達二十個。
在村里滿工分只有十二個的況下,真的已經算是很高了。
但副業隊的活卻不是一般人能持續干下來了。
整個副業隊從立到現在,其實已經換過幾波人了。
就是白秀秀都中途休息了好幾天!
反倒是周東明,他雖然一直跟著副業隊的婦人們負責采摘,卻一直堅持到現在。
就是覺又黑瘦了幾分。
偶爾在知青點看到時,姚冬雪覺得他走路都快拖著腳了。
但幾人也不好深勸!
據同宿舍的其他知青說,他連一件厚一點的棉都沒有,更不要說厚實的棉襖。
也就是東北這邊有炕這種好東西。
不然都不知道他去年怎麼挨過那個冬天。
大家都猜測,他估計是想趁這個機會多賺一點工分。
到冬天看能不能湊足買棉、棉被的錢。
姚冬雪跟段巧蘭以及副業隊長還有大隊長媳婦,是難得的幾個從頭到尾堅持到現在的人。
現如今,卻只有姚冬雪跟副業隊長是在其中。
段巧蘭跟大隊長媳婦是采摘隊的,早就隨著上一趟回村了。
姚冬雪跟副業隊長打了聲招呼,就離開了曬場。
回到知青點,正好看到段巧蘭背了一背簍板栗從知青點后山上下來。
這些板栗已經不是姚冬雪發現的那片板栗林里的了。
那片板栗林的板栗,在姚夏蘭還沒有離開前,就已經全部運了回來。
并且已經在村里登記過,在那批貨確定收到給錢后,大隊長就會直接分給大家。
當時看到這個量,負責登記的會計都瞪大了眼。
他一直覺得村里的那些人就已經夠拼了。
但沒有想到就三個知青合著伙,竟然收獲還比村里人都多。
順手幫接下背簍,姚冬雪說道:
“曬場那邊在準備分了,怎麼沒有看到江正?”
“應該在狩獵隊沒有回來,我們回來時他們人還在曬場,后來應該一起去了。”說到這里,段巧蘭就忍不住笑了:
“看樣子江正是真的喜歡打獵!看他那渾都沾滿了泥跟,他也沒見回來收拾收拾。”
野豬最喜歡在泥坑里打滾,獵野豬那肯定是沒法避免會沾到的。
看段巧蘭臉上的輕松表,這也應該跟江正自無關。
“即使整個狩獵隊都在一起,估計大家都習慣了吧!”姚冬雪也有些忍不住笑。
江正平常雖然不說有潔癖,但農忙時回家要時間充足,還是會優先沖個冷水的。
像那樣全都是泥跟,姚冬雪都不能想象了。
這個時間并不算太晚,但段巧蘭也不準備再進一次山了。
今天會再去一次,是因為昨天都把板栗給敲下來了,再加上回來的時間又那麼晚,跑一趟也好。
但也不是鐵打的,副業隊干完活再上山一趟,也覺得累了。
現在知青點廚房也沒有人,正好方便兩人燒熱水收拾。
收拾好后,姚冬雪干脆把前幾天做的山葡萄糕拿出來。
特意曬的不不,然后又收進了空間,現在借用壇子拿出來,也好口。
順便還泡了一壺花茶!
春耕后在山上,姚冬雪的收可是五花八門的。
上山弄東西,本就充滿了不確定,姚冬雪基本上遇上什麼就摘什麼。
又有空間,半天半天的泡在山上,基本村子附近的山都走了好幾遍。
拿完吃的,姚冬雪還不特意帶了書本出來,可沒有忘記,要給段巧蘭做小老師。
但段巧蘭看到拿的書本很無語。
窩冬的時間那麼多,不正好用來學習嗎?
這一時半會的,用得著那麼珍惜嗎?
姚冬雪自然不會說還有作業呢!
這一次姚夏蘭帶來的,可不全是好消息啊!
兩人就這樣吃著學著,到知青點一進開始招呼大家去領的時候,才收起了書走出去。
看到兩人從二進出來,知青點的不人都驚呆了。
“你們竟然在知青點?”劉暢最快的驚嘆出聲。
“不在知青點我們能在哪里?”段巧蘭滿臉無語,這話說的。
“那當然是山上了啊!”白秀秀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來。
今天是跟著段巧蘭一起回來的,也是親眼看到不停歇的又上了山。
有時白秀秀就覺得有些不理解姚冬雪三人。
們連工都不上,就這樣天泡在山上有什麼意義呢?
前段時間摘藥草還好,收每天能有一元錢,也不算了。
就是在農村這地方,特別是他們這些不準備在此安家的知青,對錢的需求其實不是特別大。
當然像江正、姚冬雪那種有家里的補助,有城里的親戚不同。
他們這些知青覺得不需要太多錢,那是因為沒票有錢也花不出去!
而這兩人幾乎每次包裹里都帶著錢票以及各種營養品。
人家是有需要,沒辦法!
他們是有太多,不需要!
跟兩人相反,段巧蘭總給人一種有什麼在催促著一樣。
一天一天總是忙忙碌碌,好似恨不得把能看到的食全都攢起來。
雖然姚冬雪江正兩人也會跟經常一起行。
白秀秀卻能明顯的分清楚三人間不同的心態。
段巧蘭是最急迫的!
而姚冬雪嘛……不得不說,有實力的人就是不一樣。
給人一種特別矛盾的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