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正離開后,繼續上山采山貨的時候,段巧蘭總忍不住四看。
姚冬雪知道想找什麼,找了個機會悄悄的把收集到的人參生長環境說了一遍。
“原來采人參也得找對地方啊!”段巧蘭忍不住自嘲的一笑。
也是被金錢沖昏了頭腦。
對于幾個人一起分,八百塊錢是真的不算多。
畢竟村的工分值錢,以段巧蘭賺工分的能力,一年怎麼著也有個百來塊。
但一個人八百塊,就對太有力了。
“但找對了地方也不一定有!”看著段巧蘭瞬間瞪大的眼睛,姚冬雪無奈的聳了聳肩。
這下子,兩人都忍不住樂了。
原來,大家其實都不住啊!
“可惜農忙結束就下雪了……”那個時候上山采人參不好采,但打獵卻是好時候。
但一個的,村里的獵狩隊肯定不會帶。
而就他們三人,也就敢在村子周邊的山上轉一轉,太深的山完全不敢去。
下午,姚冬雪兩人回到知青點時,江正都從山上下來了。
他們山上的那塊地雖然種的晚,但現在也已經陸續開始了。
江正今天中午過后不久就回來了。
這半天,基本上都是在山上。
在山上收獲的東西,當然不能這麼明正大的擺出來。
不說他們現在知青點多了鄭華三人。
就是原本相的還算可以的眾人,三人也不能底。
兩人今天回來的不算早,也沒有辦法再上山去忙。
只能一邊聽著江正說著山上的況,一邊頭疼著時間問題。
說完了這事,江正又悄聲說道:
“人參三兩八,五形全,賣了足足兩千五百塊錢。”
“什麼?兩千五?”姚冬雪兩人都忍不住驚聲低呼。
“是的,是一棟六葉參。皮、紋、須等,全都是上品。挖的人很細,須齊全無損,所以才特別值錢。”
“但這個特別值錢……也太值錢了一點吧!”
不要說段巧蘭了,就是姚冬雪都忍不住喃喃自語。
未穿越前,姚媽媽經常念叨。
九十年代在工廠上班的時候,工廠集資建房子。
一套小三房的就兩千塊錢。
但當時姚媽媽一個月工資連三百塊錢都不到。
即使上面領導說每月扣工資三分之二,也沒那個決心。
后面跟一起的兩個同事都買了,再后來又拆遷……
總之,姚冬雪對這事記憶特別清楚。
可現在還是多久?
七十年代而已,一棵人參竟然都可以賣掉兩千五了!
這下子,不說段巧蘭了,就是姚冬雪,心中也蠢蠢。
“哪有那麼簡單,在路上,我跟大隊長聊過了。他說采人參即使是專門的參幫,也充滿了危險。”
“深山老林里,最不缺的就是兇狠的野。”
“他說,放山人進山,夜里都得有人值夜。而且進山采參,是不能打獵的,除非獵主攻擊。”
“這麼神奇?”姚冬雪跟段巧蘭兩人都瞪大了眼。
但他們更好奇村周圍的山里面是否有人參。
所以江正一說完,兩人就問了。
聽到兩人的問題,江正忍不住笑了一下,他當時也問了大隊長同樣的問題:
“有的!來找我的那個人,就是在他們村子附近的山上發現的野山參。他們幾個兄弟伙原本是初冬時節進山去打點獵,哪里知道會有這樣的好運。”
“那倒也是……但縣里收購站收購野山參的價格也太低了吧?”
段巧蘭對這一點頗為耿耿于懷。
江正先點了點頭,再搖了搖頭。
實際上這一次他們出去賣參也一波三折。
江正帶他們去市里的時候,并沒有直接帶他們去醫院。
倒不是不想,而是收購站正好是在去醫院的方向,只要稍微繞路一點就行。
所以三人就特意去看看況。
也是幾人運氣好。
去了才排上隊,前面就有人送野山參來收購站。
當時一打開,那個頭,比他們帶去的還大呢!
收購站負責收購的小伙直言這不是他能做主的,立刻了主任。
那個主任出來后直接稱重,后來說了些什麼他們沒有聽清楚。
但價格在前面人的驚呼之下倒是傳出來了。
一千五!
這個價格,倒是讓三人頗為憂慮。
參這東西,那真是一兩一個價。
而明顯,對方的參肯定有四兩以上了。
所以三人想了想,就還是先去了醫院問問況。
江正這一次去也沒有直接找老醫生。
他跟采購的人也算是人了,直接找上去。
當對方看到三人拿出來的樺樹皮卷時,那眼神就亮了。
那瞬間,江正就知道事了。
后面價格一出,那更是沒有二話就直接易。
江正還趁機問了一下參的定價,對方顯然心不錯,指著參細細給三人說了一下。
這才是剛才江正可以說給兩人聽的原因。
聽完了這事,姚冬雪三人也默默的放在了心里。
村子里也沒有出現過賣參賺了大錢的傳言,
倒是隔壁村有人采山貨從山上摔下來,直接癱瘓,幸好直接送了縣醫院,救治及時。
但還需要不短時間的治療。
雖然也能站起來,以后卻跟重活絕了緣。
那可是附近村出了名的能干老頭,這下子……
當然,大家嘆的不是他晚年凄涼。
而是幾個兒子實在是孝順,聽說借遍了親戚,也要好好的醫治。
大家議論的時候頗不看好。
可卻沒有誰說過難聽的話。
能進副業隊的,除了知青們,基本上都是結婚有孩子的。
看到別人的孩子孝順,自然懷。
隨著一天一天時間過去,村的倉庫里,曬場到都堆的山貨。
也幸好最近天氣好,一直無雨,才沒有讓村的人難做。
即使如此,大隊長也心急如焚。
村里糧食一直在收割著。
以前工分薄上一天能有二十個工分的人絕,現在竟然能夠占到村里三分之一。
這還是算上了老人跟孩子!
如果只算以往滿工分以上的人,有一個算一個,今年全都能拿二十工分左右。
其中還有不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