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191章 換肥皂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191章 換肥皂

第二天,姚冬雪起來的時候,整個知青點基本上空了。

昨天晚上幾人聚在二進結束的時候,厚臉皮的劉暢主開口,問了能不能換點票給他們。

票這東西,一向是江正最多。

姚冬雪是偶爾有一些。

畢竟u城的票,如果沒有特意去換的話,很多都是地方的。

姚冬雪早就幾次寫信強調什麼也不缺。

現如今,姚家寄過來的信里,已經很有票了。

倒是易慧英那里,不管姚冬雪說什麼,都只相信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每一次寄信寄包裹,里面肯定帶了票。

除此之外還有姚大哥那邊,每一次的包裹也差不多會帶一點。

這些票很多都是有期限的。

姚冬雪雖然空間資充足,偶爾也會做做樣子用上一些。

剩下的不多,在江正沒有的時候還能稍微補充一下。

如果也沒有,自然也就沒辦法了。

直到白秀秀開口,問有沒有皂票的時候,姚冬雪三人才忍不住互了一眼。

皂票我沒有,但是皂倒有多余的,白知青如果有需要,等會可以到我們宿舍。”姚冬雪想了想,才說道。

白秀秀愣了一下,下意識看了一眼一旁的莊月華,在莊月華滿是無奈的目下,才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

顯然,需要皂票的是莊月華。

也難怪,一向不喜歡湊在姚冬雪、段巧蘭兩人面前的莊月華,這一次竟然也跟著白秀秀來二進了。

要知道,當時不只是姚冬雪兩人驚訝,就是何建國、劉暢都覺得意外了!

后來皂的換很順利,姚冬雪后面做的皂雖然也同樣用了模

可跟供銷社的相比,還是頗有些不同。

并且,明顯能夠看出來更大一些。

Advertisement

白秀秀是獨自一人來的。

沒有票,價格還一樣,白秀秀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心理猜測這可能是這一次姚冬雪姐姐帶回來了。

畢竟在下鄉前的城市里,皂也跟這邊供銷社買的稍微有些不一樣。

但不得不說,u城人真的不錯,好似做什麼事都比較實誠。

姚冬雪收拾好去洗漱時,發現江正竟然也已經在洗漱了,不由得大稀奇。

“你這是什麼眼神?”江正口齒不清的抱怨了一句。

加快了洗漱的速度。

洗漱完也不離開,等著姚冬雪回答。

“你今天不去你親戚家?”姚冬雪洗完臉,才問道。

“你是故意這麼問的嗎?”江正無語的瞪了姚冬雪一眼。

怎麼,他確實也對找人參興趣,又怎麼了嘛?

姚冬雪輕輕一笑,繼續洗漱。

當初那人賣了人參之后,彭大娘私下也跟姚冬雪聊起了娘家采參的事

彭大娘是從很遠的地方嫁過來的。

聽說回娘家還得坐了汽車再坐火車。

彭大娘說:比起娘家那邊,這邊的通實在是不方便。

畢竟娘家那邊又有參場又有林場,還有礦場的。

但要說過日子,還是這地方才真正有過日子的滋味。

至于跟大隊長到底是什麼樣的緣分,彭大娘沒有細說。

只是說起了娘家幾個采參季進山放山的事兒。

據說,在彭大娘家鄉,據不同采參的季節,分了:

芽草市、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夾扁兒市、大夾扁兒市,青榔頭市、紅榔頭市、黃羅傘市。

獲得的參的也有區別,初夏采到的參做牙參,開花時采到的參稱之為朵子參,而結霜后采的就做黃草參。

唯有八九月的時候,人參綴著紅果子采的參才做跑紅頭。

Advertisement

這時的參不只進山放山時容易發現,而且最佳。

除此之外,從人參的枝葉上面也能看出人參的年份。

什麼三花兒、掌、二角子、燈臺子、四匹葉、五匹葉、六匹葉。

而專門采參人也有其規矩,采參后也有其規矩。

總之,人參這種產生于東北的珍寶,東北人也圍繞著它產生了獨特的人參文化。

這些來自于彭大娘的消息,姚冬雪一的轉達給了段巧蘭跟江正兩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對于大山中可能藏在某個角落的珍寶,才更加向往。

對于這難得的假期,三人心中都十分期盼。

所以明明昨天晚上因為大家散的晚。

江正一個男知青也不好再留在只有兩個知青住的二進,就什麼也沒有商量過。

可今天早上,大家還是默契的早起了。

盡管,相比起天剛亮就走了的知青們,他們這時間也不算特別早。

廚房里傳來了香味,姚冬雪不進去看,也知道做飯的人肯定是段巧蘭。

昨天晚上統計過今天留在知青點的人數之后,大家一致決定今天知青點的早飯午飯都不用做了。

當然如果個人有需要,也可以自己開火。

等姚冬雪收拾好再去,段巧蘭的面條已經做好出鍋了。

“今天生活這麼好?”姚冬雪看到盆里的手搟面,頗有些意外。

“正好想吃點好的!”出材料的江正接過姚冬雪的碗,說道。

當段巧蘭捧著裝著三個荷包蛋的碗過來,姚冬雪還是忍不住來了一句:

“看樣子你們這是日子不想過了啊?”

“這你可看錯了!這蛋不是我出的,是段知青出的!”江正得意的笑了。

姚冬雪瞪大眼睛看向段巧蘭,完全不敢相信。

Advertisement

段巧蘭興致十分高的說道:

“不是昨天分了錢嗎?今天當然要吃點好吃的啊!”

“那倒也是!”姚冬雪也樂了:

“看樣子我今天運氣不錯,全都可以吃白食啊!”

“那當然,今天我跟江知青請客啊!”段巧蘭樂的哈哈笑。

江正、段巧蘭兩人對姚冬雪的飯量多有幾分清楚,再加上兩人的飯量也不差。

于是,僅只是三人的一餐飯,卻有足足一大盆。

再加上旁邊燙好的菜,以及用大醬咸做好的醬料等,這一餐飯讓三人滿足極了。

也幸好,今天知青點的知青們早就走了。

吃好了早餐,鍋里準備的午飯也好了。

也是段巧蘭早上起來做的三合面饅頭。

剛才兩人在洗漱的時候,才剛切好饅頭二次發酵。

吃飯時就放鍋里一蒸,現在收拾好后正好可以帶上上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