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時,江正還特意避開了所有人。
好好收拾了一番之后,這才出來見人。
但即使如此,他現在不只是神不是特別好。
還有在山里幾天,上避免不了被蟲子咬留下的各種痕跡。
這還是他每天都沒有忘記熏過幾次,他才還能好好的活著回來。
等到江正回去休息了,姚冬雪兩人也開始折騰了起來。
他們三人辛苦了這些天,確實得好好補補了。
等到江正再醒來時,姚冬雪蒸好了南瓜玉米發糕,還用瓦罐燜了一鍋板栗燒。
還有立刻能吃到的豆腐腦。
盡管板栗燒是簡單版的。
但用的是最新鮮的。
這是段巧蘭特意去知青點后山,花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才帶回來的。
瓦罐不適合燒熱油,姚冬雪只是把厚厚的油給加火慢慢的熬了出來。
也沒有加冰糖上,而是直接加了蔥姜蒜加大料進去,稍微炸了點香味后就立刻倒。
然后還用了醬油上,先加量的水燜煮味。
然后再把大料撈出來,加上鹽等,放板栗繼續燜煮。
那出來的香味,知青點的人時不時都能找理由路過一下二進。
也不知道上工的他們到底哪來的時間!
可今天明顯準備做好吃的姚冬雪兩人,本就沒有閑時間搭理他們。
昨天已經泡好的黃豆,姚冬雪兩人在磨完了玉米面后又開始磨起了豆漿。
豆漿磨好后,早跟兩人約好的白秀秀跟莊月華就回來了。
莊月華是前天回來的。
昨天姚冬雪去找白秀秀問是否會點豆腐的時候,主開口說要幫忙。
后來白秀秀告訴兩人,跟莊月華是一起學的點豆腐。
但要說技,莊月華真的比厲害。
還說,以前知青點沒有石磨,莊月華懶得費事。
后來姚冬雪買了石磨回來,也會偶爾泡上一碗黃豆。
然后再上張明亮幫忙,早早的磨了豆漿,就能吃上豆腐腦了。
以前姚冬雪并不是不知道,知青點的其它人在用石磨。
實際上這也是石磨送來后,姚冬雪主同意大家用的。
畢竟石磨這東西是完全藏不住的。
當初姚冬雪雖然對石匠大爺,直接折騰了一個最大的石磨過來實在無語。
可后來想想,大石磨有大石磨的好。
不只磨糧食更快更細,也不用安裝在宿舍外面。
不然,面對知青們時不時就想要借用時,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畢竟石磨這東西,磨損又低。
除了做的時候費錢些,后面幾乎是一勞永逸。
不說其它私人借用的是否需要另外付出代價。
就只是時不時就會有人找過來,就足夠姚冬雪煩了。
像現在這樣也好的,姚冬雪都發現自從有了這石磨后,知青點的知青們都勤快了不。
畢竟想要私下加餐,也得有糧食不是?
四人打過招呼,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莊月華指揮,在鍋上架上架子。
把大的洗菜籃子洗干凈,里面鋪上過濾的布。
然后把磨好的豆漿慢慢的倒進去,
等到豆漿過濾不出來了,姚冬雪就把過濾的布兜起來,把里面的豆漿干凈。
然后把里面的豆渣清出來,又繼續過濾。
這一次很快就過濾完。
過濾完豆漿后,白秀秀就燒起了大火。
姚冬雪先準備好了碗,每個碗里都放了量的糖。
倒不是舍不得,而是這個時代,真弄出一碗甜的豆腐也實在是不適合。
等到豆漿燒開,姚冬雪先一人加了一碗。
而莊月華則一邊指揮著白秀秀火,一邊觀察著鍋里豆漿的溫度。
等到溫度大概八十度左右的時候,就一手勺子一手鹵鹽水,一邊加,一邊攪著。
慢慢的,鍋里的豆漿已經有粘勺。
莊月貨攪的作開始放慢,加鹽鹵水的速度也相應的放慢了。
等到鍋里的豆漿出現了黃豆大小的豆腐粒時,莊月華才徹底的停止了攪拌。
然后直接蓋上了鍋蓋。
姚冬雪跟段巧蘭兩個沒有學過這份手藝的人看的眼睛都不眨。
白秀秀不好意思提前喝豆漿,也等著三人一起。
等到莊月華忙完了,段巧蘭立刻眼明手快的把豆腐端到了莊月華手上。
惹得莊月華忍不住從鼻子里發出了一聲嗤笑。
白秀秀趕拉了一下。
這莊月華也不壞。
甚至是因為在家也算是寵,除了格傲了一點,眼底又容不下一顆砂子之外,其它都還好。
唯一不好的就是,這人吧,這格就有點得理不饒人。
遇上格平和,凡事都退一步的人還能好好相。
彼此磨合后,這份傲氣也沒什麼了!
可要是稍微驕傲點,那就是針尖對麥芒。
都不知道多久才有機會發現彼此的好呢!
半碗豆漿喝完,莊月華就適時的揭開了鍋。
看到鍋里凝結白如玉一般的豆腐腦,莊月華眼底也有有幾分懷念。
是從海市來做知青的。
從小到大都習慣了早餐一碗豆腐腦。
來到這清貧的地方,真的完全不習慣。
但怎麼辦!
家里就只有一個孩子,上面的哥哥們都結婚了。
為了不讓家里人的工作影響,在嫂子們時不時似有若無的暗示之下,就一個沖的報了名。
一報名,嫂子們自然不得離開。
不只幫把家人瞞的死死的,連下鄉的東西都極快的給準備好。
直到已經快出發時。
才知道,母親已經辦理了接班的手續。
這下子,不只得下鄉,母親還沒了工作。
還不得不憋屈的把工作讓給唯一沒有工作的嫂子。
那幾天,母親以淚洗面,父親也都天天唉聲嘆聲。
莊月華那時也已經知道后悔了。
可一切,卻已經晚了。
后來,母親小時候玩笑著給訂的娃娃親跟表姐,也同樣報了名下鄉。
還悄悄的把下鄉地方,安排在了距離他們村不是特別遠的林場。
本,這算是件好事……哪知道……
姚冬雪并不知道莊月華在想什麼,
在鍋蓋一揭開的時候,就已經被鍋里那漂亮的豆腐腦給迷了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