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很快就磨出來了。
它本就是干磨,并不需要再理。
至于其它的山藥做的點心,姚冬雪這兩天已經做過給兩人吃了。
連山藥都不用,要麼直接磨出山藥漿,加玉米、面等。
要麼就直接把山藥蒸,山藥泥。
為此姚冬雪還特意用野果熬了果醬,就那樣簡單的一淋,也味極了。
即使段巧蘭這種對沒有什麼追求的人,也都覺得心。
當然,主要是做這東西的材料最費錢的也就是加果醬里的一點糖。
除此之外,姚冬雪還折騰了一份土豆泥給兩人品嘗。
土豆自然是他們辛苦的在山上種的那些。
不過不是純的土豆泥,加了姚大哥寄過來的罐頭丁、干蘑菇丁、胡蘿卜、白菜等。
做類似于澆頭那樣子,澆在蒸好泥的土豆上面。
段巧蘭、江正兩人吃的新奇。
在知道只是純粹的放鹽加大醬都可以之后,兩人也不再嫌棄姚冬雪折騰了。
就在姚冬雪要開始折騰起土豆條、紅薯條的時候,承諾了給江正送煤炭的人到了。
他們一起來了三個人,當場在江正的帶領之下,做了比去年還多兩倍的煤球。
這一次不要說知青點里里外外了,就是通往知青點的路附近都擺的是。
大隊長都驚了,還難得的開了喇叭,讓村里的皮孩子最近別來這里折騰。
像他們這種周圍都是山的村子里,有誰會特意買煤炭啊。
就是做煤球都沒有人見過!
所以做煤球那天,知青點里里外外圍的都是人。
狩獵隊的人看得稀奇,還找上來問能不能試一下呢!
江正雖然弄不懂這些人的樂趣,可有人給送上來白干活,他自然不會拒絕。
反正去年他們自己做煤球了,也發現做起來實在是太過于簡單。
有人開頭,自然就有人跟著。
甚至就是大隊長,如果不是因為顧慮著份,他都想要去試一試。
更何況還有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呢!
他們對于這黑乎乎的東西竟然加點泥跟水就能變煤球。
甚至還能燒火,簡直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好奇心。
姚冬雪、江正兩人的爐子都提了出來。
兩個上面都放著瓦罐,里面一直煮著水。
里面加了姚冬雪自己曬的梨坨子、山里紅皮、以及托盤干,煮出來的水酸酸甜甜的。
不要說大人了,就是小孩聞著味都想過來混一杯。
有幾個來看熱鬧的婦人臉皮厚,想要向前靠。
但同樣來看熱鬧的大隊長跟大隊長媳婦在呢!
們還沒來得及靠近,就已經被大隊長媳婦呼喝住了。
有人還在輕聲嘀咕:
“不就是些野果子曬干了煮的水嗎?也那麼稀奇!”
“既然不稀奇,那還在這里饞著干嘛?”
彭大娘可不是會忍著這些人的人,直接一句話就懟了出來。
彭大娘也不僅僅只是大隊長媳婦而已。
還是村里的婦主任呢!
因為村子里婆媳關系、夫妻關系、妯娌關系等等十分復雜。
還有不小一部分人重男輕思想嚴重。
所以婦主任這工作,幾乎沒有人愿意做。
作為大隊長家屬,彭大娘才不得不站出來。
然后這一做,也就比陳利群做大隊長稍微短點。
說起來在婦群中,的話還是比較有作用的。
當然,相比起大隊長,這個干部實在是不太像干部。
平常照舊上工照顧家庭。
唯有家里有誰吵架了、打架了、或者是偏心太過、待之類的才會著出。
當然,偶爾也會配合上面做些宣傳。
這一天基本上從早忙到晚,這些煤球才算做好。
三人離開前,跟江正耳語了一翻。
傍晚,姚冬雪幾人把煤球遮住,要直到干了才能搬到了三人窗下面。
也幸好,來人足夠及時。
不然江正就要準備再去一趟市里了。
最近三人折騰著山藥、土豆、南瓜,燒掉的煤球確實不。
煤球做好后,姚冬雪暫停下土豆、紅薯、山藥面條又要開了。
聽說要做這些東西。
不要說整個知青點的人了,就是被大知青們傳了消息的村里人也都跟著來看熱鬧。
姚冬雪倒無所累,村里婦人各個能干活,有人幫忙,有什麼不樂意的?
把三人剛曬好的土豆、紅薯拿出來,加水活也面團。
然后在鍋里燒開水,姚冬雪就用前兩天特意去訂做的勺填滿了面團進去,平后,用力在平面拍打拍打。
很快,下面的孔里就一掉進了水里。
在鍋里煮開,姚冬雪立刻讓段巧蘭撈起來放進一旁的冷水里。
知青點的廚房里塞滿了人。
看到盆里真的是型了,大家都著想要上前親自確認一下。
大隊長媳婦一邊呼喝著大家不能,一邊招呼了一個人親自上去確認一下。
甚至還手進去撈了一把起來,但確實真的是,兩人也瞪大了眼睛。
他們東北小燉蘑菇可喜歡加這東西了。
但除了從磨坊換或者加工,就只能去供銷社買。
可不是沒票嗎?
“姚知青,我能試試嗎?”彭大娘現在還不知道姚冬雪是真的在傳授大家手藝就是傻的了。
姚冬雪當然不介意,退開了位置,讓洗好手的大隊長媳婦上前作。
剛才跟一起上去看的婦人也小聲跟段巧蘭商量。
段巧蘭也毫不猶豫的讓出了位置。
大隊長媳婦上手試了一下,發現這拍打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看看初做出來的。
不是細不均勻,甚至偶爾還有有結,就是時斷時續。
而且還有的孔本就沒有出呢!
但彭大娘是個善于觀察的人,自己一邊做一邊改善,做第二瓢的時候,就有模有樣了。
接下來,村里來的幾個婦人一一試過了,知青點的知青們也上前湊熱鬧。
彭大娘出來時,正好看到姚冬雪跟段巧蘭三人正在晾。
“你這方法一出,今年分糧的時候土豆紅薯再也不會沒人要了!”大隊長媳婦笑呵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