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紅薯這東西,每年村子里都會種不。
可這東西公糧的時候收的有限,大家分糧又不喜歡要。
剩下的也沒有人想換。
于是,留到冬天留不住的時候,就只能喂豬了。
但這兩東西好種,收獲還大。
在災荒年間時,幾乎是主糧,也不可能完全不種。
農村這看天吃飯的日子。
誰知道會遇上什麼天,自然是種的種類越多,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大。
“那不是更好嗎?”姚冬雪樂呵呵的一笑。
其實東西要是真多了,村里組織人一起,自己做那才是真好。
而且……如果能去周圍村里用換紅薯土豆,拿回來再做,那也真有的賺。
就是吧,這些方法都不太符合現在的社,不然姚冬雪也不會提也沒提。
至于方法教出去大家知道了,
這有什麼關系?
姚冬雪知道這方法本就是來源于網絡,
那時看到的人不知道有多。
可又有幾個人真的愿意在家做,還不都是買著吃的?
當然現在這種時候肯定很有人買的起。
不正好,不需要錢、不需要票,也能讓大家的飲食多點變化。
彭大娘也跟著笑了,道:“以后姚知青隨時想做,都我們過來幫忙吧!”
得了姚冬雪的配方,彭大娘也不想姚冬雪白付出。
姚冬雪沒有拒絕,覺得做簡單。
畢竟現在也沒有什麼防腐劑,自己做了自己吃,一次也不用做特別多。
就像他們這一次做的,姚冬雪預估,曬干了至能吃十來次呢!
村里大娘們跟知青點的人流了一回多一點,姚冬雪這一次做的紅薯跟土豆就做完了。
至于山藥面條,山藥加了面的,直接由彭大娘招呼著人出手干活。
等面都搟好、切好,現在也曬在旁邊了。
一進院子里搭的架子都曬了大半!
今天請了半天假在家里的知青們都坐的坐,蹲的蹲看著這些東西。
過了好一會兒,有人問道:
“今年分糧食你們要多分些紅薯土豆不?”
這東西,在現在這個時代不是細糧,而是供應的不多的稀缺資。
大多數知青們想的不只是他們自己,還有家鄉的父母親人。
所以,聽到這個問題的眾知青們下意識的看向姚冬雪,這配方畢竟是的。
“如果做的人太多,可要好好排隊,別為了石磨打架啊!“
“還有……記得給用石磨的費用,我也接土豆跟紅薯的。”
“不接沒有做過的紅薯跟土豆,也好,也好都可以!”姚冬雪先提前提醒眾人。
這一聽,眾知青們立刻雙眼一亮。
是啊,還得用石磨呢!
姚冬雪三人磨漿的時候他們也就稍微看了兩眼,過程還不是很清楚。
但沒關系,剛才大隊長媳婦在外面說的話他們也聽到了。
要說幫助干活,還有比他們知青更方便的嗎?
知青們驕傲的想法,在當天下午就被打破了。
下午時,大隊長媳婦帶著今天上午過來的一隊婦婦來了。
他們一人提了一大筐子紅薯跟土豆,這明顯是他們自留地里收來的。
來姚冬雪,大隊長媳婦對說道:
“大家都覺得不能白學你的配方,所以商量好了給你送些紅薯土豆過來!”
“不用了,彭大娘,這配方本來就是我自愿教給你們的。”姚冬雪嚇的趕搖頭。
完全都沒有想過,一時的好心,會得來這樣的回報。
說實話,姚冬雪在這瞬間,對于這個村,真的多了幾分喜。
這個平凡又樸實,普通又可的村民們啊!
“讓你收下你就收下!”彭大娘可不給姚冬雪拒絕的機會。
看還想說話,彭大娘直接道:
“姚知青,我也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可是啊……付出就得有回報。這樣才是長久的相之道!”
說完,就準備出去招呼大家把東西提進來。
姚冬雪趕拉住彭大娘的手臂,說道:
“好好好,大娘讓我接我沒有意見。不過……東西都提過來了,要不,我們一起把它做了唄?”
怎麼做出紅薯、土豆,姚冬雪在做的時候也仔細說過。
說實話,真的不復雜,就是費時間了一點。
但大家既然這麼有心,姚冬雪也希大家能一次功。
自然都是要做,姚冬雪干脆讓段巧蘭把有心學的知青也通知了。
等到知青們請好假通通趕回來時,大娘們提過來的紅薯土豆已經快清洗完了。
另外一邊,土豆紅薯剝皮的剝皮,切粒的切粒,磨漿的磨漿,過濾的過濾,簡直就堪比一條小型流水線了。
姚冬雪一直覺得村的組織能力很出。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原本就是大富人家的仆人,所以對于命令的執行更到位一些。
還是因為村的干部們能力十足,都習慣了這麼組織人?
知青們回來后也想跟著幫忙。
但他們無組織無紀律,簡直就是一團。
最后還是大隊長媳婦看不過去,站出來幫著大家安排了一番。
看著洗完紅薯、土豆,也跟著去幫忙的大娘們,大隊長媳婦突然間說道:
“姚知青……你說,大隊的紅薯土豆,我們組織人自己做可不可以?”
“可以是可以!”姚冬雪毫不猶豫的點頭同意,然后又道:“那大娘,是準備做好了分給各家?還是……”
大隊長媳婦一愣,下意識的看向姚冬雪,顯然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的。
只是覺得如果一家子來折騰這東西,稍嫌費事。
但組織十來個婦一起,那可就又省事又簡單。
可姚冬雪這話,明顯是有其他意思。
至于是什麼意思,彭大娘一時半會想不通。
沒事,晚上回去找家那老頭子,應該就能弄清楚了。
一大隊人一起干活自然極快!
等到姚冬雪三人的盆盆桶桶,甚至就是知青點公用的以及私用的盆桶都用上了之后,大娘們帶來的紅薯土豆都變了在沉淀中的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