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211章 賺了點豬飼料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211章 賺了點豬飼料

摘了野柿子的第二天,彭大娘又來姚冬雪買梨了。

說最近的天氣不是很好,可能過兩天又得下雪,趁著還沒有下雪,趕去把梨買回來。

現在雪還積不住,雪一落地整個地面都是漉漉的,確實來往麻煩。

今年姚冬雪比去年換的梨還多。

但今年去換梨的知青卻也同樣很多!

第二次背梨回去的時候,江正小聲的向姚冬雪問道:

“你今年冬天不回去嗎?”

村的山貨買賣,還有廠,全都跟姚冬雪有關系。

不說其他,窩冬時批個過年回家的假期還是可以的。

相信不管是村里人還是知青們,絕對不會有任何人有反對的意見。

姚冬雪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你呢?明年準備回去嗎?”

到時候,他們下鄉已經滿了兩年了。

按照兩人下鄉期間的表現,那是肯定能批探親假的。

江正猶豫了一會,才嘆了口氣:

“現在還不知道呢!應該……可能……會吧?但也有可能不會回去!”

說起這個,江正就覺得頭疼。

他回去后,不知道還有多事兒等著他呢!

想想家里的幾個老人,估計看到他肯定就得嚷嚷著黑了瘦了,然后他家老爸就肯定得挨罵了。

這麼一想,原本對回去并不是很積極的江正覺得好似也不錯?

畢竟他老爸被罵的場面,也確實難以一見的。

江正正在認真思考明年回去的可能的時候。

姚冬雪卻想起了姚夏蘭當初離開時兩人談話的景。

當時姚夏蘭已經興致的規劃好了,要怎麼提出帶姚冬雪回去。

按照姚夏蘭的計劃,自然很可能會功。

畢竟村這里,但凡是涉及到點工業制造的東西,都是嚴重缺乏的。

Advertisement

按照姚夏蘭的方法,姚冬雪跟著去U城,本就不是為了探親,而是為了村謀福利。

按理來說,姚冬雪是不應該拒絕的。

實際上,也想過要不要現在回去一趟。

但想想來去,姚冬雪都覺得,還是再稍微等等,等到明年過年時再回去一趟。

然后轉年過年前可以開始高考了,到時候就可以徹底回去了。

的種種顧慮,卻并不好給姚夏蘭解釋。

所以,最終,姚冬雪還以怕姐姐為難而推拒了。

姚夏蘭倒也不算意外,實際上姚冬雪從小到大就是這樣的子。

所以媽媽擔心姚冬雙的時候,姚夏蘭總擔心這個妹妹在沒有注意到的時候虧待了自己。

所幸,后來姚夏蘭慢慢的發現。

在姚冬雪努力撐著雙手擋在姚冬雙前面的時候。

姚冬雙也注意著姚冬雪周圍的風吹草,然后還能悄無聲息的把某些不利的因素給解決掉。

也就是那時,姚夏蘭才發現,最小的弟弟。

已經長到可以保護家人的程度了!

而且,在親眼看到姚冬雪在這里的生活后,姚夏蘭對于帶姚冬雪回去一次已經沒有那麼執著了。

畢竟這漫長的歸家之路,知青即使有特批,能夠擁有的假期還是不長。

實在不忍心妹妹為了回一趟家,折騰那麼長的時間。

上凍之前,村子里完上糧之后,開始通知分糧食了。

這一天,整個村子的所有人都出了。

大家帶著板車、籮筐、背簍、袋子涌向了村委外面的曬場。

人小快的孩子們快樂的在曬場里繞來繞去。

時不時的,就會地湊在已經打開門的幾個倉庫前面去瞄兩眼。

到了曬場的家長們有的興致的看著,有的假模假樣的呼喝兩聲,還借機向前湊。

Advertisement

很快,幾個倉庫門口就堵的嚴嚴實實的了。

大隊長跟村會計以及其它大隊干部正坐在一起。

他們還在接著昨天沒有討論完的問題討論著。

幾人都頗為悠哉。

實在是昨天所有的糧、錢都已經計算了一遍。

今年整個大隊糧食跟去年相比相差不大。

但可以分的錢,那差別可大了。

今年,村有兩大收來源。

一是一個冬天發出去好幾個車隊的山貨。

雖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周圍村子里的。

可作為訂單簽屬的人,合理的收點渠道費是理所當然的。

除此之外,還有最近開始折騰的廠。

雖然開廠沒有太久,可已經經過兩次擴大隊伍了。

每一次出去的,都不需要特意去拉訂單。

就是他們這全憑手工來做,即使人多了,也不見得能夠出的貨能多多

但現在已經可以看到錢了,這一次分糧食分錢,自然也要算上。

至于剩下的部位……

后來大隊長找姚冬雪談了一次。

現如今,大隊長允許各村以村集的名義用紅薯土豆換條。

沒辦法,他們村這全人工的,也不比磨坊能有多的優勢。

也就是公社磨坊有一個,又是公家的,不在意這些東西罷了。

想到這個,村會計就忍不住看了一眼不遠的知青團

他得承認,以往他真的小看了這些知青們。

昨天晚上開會的時候。

大隊長說,今年他們在線上賺的其實有限。

主要的材料還是用他們自己村里的。

周圍村子換來的那些土豆紅薯,賺的也就只夠分給村里一家一把

但是,這些做完的下腳料,卻讓村集的豬最近蹭蹭的長。

要知道,以往除了冬天,青貯料不足的時候,或者紅薯土豆長芽壞掉的實在太多時,會給它們吃兩口。

Advertisement

平常哪里來的那麼好的伙食。

而這喂了糧食跟沒有喂糧食的豬,幾乎是可以眼見的差別。

但那又能怎麼樣?

在這個還有著不知道多人吃不飽的時代,哪里有那麼多的糧食拿來給豬吃呢?

所以,大隊長當時在會議上就提議了。

今年冬天,看能不能多換一些小豬崽回來。

本來按理來說,捉小豬崽最好的自然是春天。

大冬天天寒地凍的,就是大豬,都得長時候燒炕。

村的豬圈里有一面火墻相連。

只要這炕燒起來,里面就能保證一點溫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