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242章 村長家傻閨女的女婿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242章 村長家傻閨女的女婿

“是個男知青!去的沒過兩個月,就了村長的上門婿!”

看兩人又再次瞪大了眼,江正加了一句:

“但,村長的兒是個傻子!”

“什麼?”姚冬雪、段巧蘭兩人失聲驚呼。

江正肯定的向兩人點了點頭:

“是的,這一次他好不容易逃出來后投奔了他姐姐,而姐姐現在已經報案了。”

“逃出來?”姚冬雪皺著眉,一旁的段巧蘭也滿臉擔憂。

江正看著兩人,有些艱難的解釋道:

“那個傻姑娘就像幾歲的孩子一樣……村長家條件好,姑娘養的壯!”

“你們也知道,小孩子的力氣跟大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且,幾歲小孩子的智商也不會控制力氣。”

所以,即使不是有意,估計也很容易傷。

看兩人滿臉擔憂的樣子,江正多說了兩句:

“雖然很殘酷……但他上有傷,才是機會!”

“畢竟,即使是傻姑娘,也是夫妻。”

“這事就很容易變家庭矛盾。”

“如果是被定位了家庭矛盾,那知青不就還得回去?”

段巧蘭微微失神的低喃著。

江正肯定的點了點頭:

“是的,一旦被定位家庭矛盾,即使知青換了下鄉地點被換的事弄清楚了,他也還得回去!”

“那……”段巧蘭張了張,一時不知道應該說什麼。

畢竟其中的過程他們也不清楚。

盡管他們心中是覺得肯定是那個大隊長,或者是他的傻閨婦使了手段。

畢竟娶一個傻姑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里會那麼短時間就決定下來的?

但這個手段到底使到什麼程度卻是一個問題!

下鄉前,姚冬雪幾人就已經聽說過了。

Advertisement

知青點在鄉下因為不了苦,跟當地人結婚的況實在是太過于普遍。

而這不了苦,真到了鄉下,姚冬雪就知道實在是有太大的作空間了。

就像是劉秀蘭,

偶爾有村里人說起的時候,

都是說不了苦,現在婆家也讓福了。

即使,他們自己都清楚,按照那一家從來不吃虧的子。

估計劉秀蘭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娘家支援著的。

可大家都好似選擇的忘記,

在劉秀蘭初下鄉時,也老實上工了。

雖然工分沒有賺到多

但也不需要有人養著!

甚至連柴火都可以花大價錢買!

賈松林的事還沒有結果。

第二天,大隊長就帶著人再去了一趟縣城。

再回來時,一行人全都大包小包的。

他們都沒有進家門,就直接帶著東西去了大隊部。

然后大隊部就傳來消息:

今天下午,村里又要分東西啦!

聽到這個消息,全村都是又疑又驚喜。

按理來說,距離過年就只剩下最后三天了,應該是沒有什麼東西需要再分了啊!

于是,下午整個村都幾乎出了。

小小的大隊部怎麼夠這些人

大隊長直接吩咐了各家做主的人進去。

一小會之后,何建國一臉反應不過來的樣子了出來。

看著三人自一個小團,正在聊著什麼的姚冬雪。

何建國忍不住再一次反省自我:

想他怎麼著下鄉也好幾年了,也是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

怎麼就沒有辦法像姚知青一樣,

用自己的知識、人脈來幫助村里面的人呢?

姚冬雪本就比較敏

被何建國這麼盯著,怎麼可能沒有反應?

下意識的抬起頭來,正好看到何建國滿臉復雜的看著

Advertisement

正在姚冬雪準備問一下的時候,周圍其它村民也有了聲音傳來。

并且,越來越多的目向姚冬雪上聚焦過來。

這些目十分復雜,

但總的來說,好似完全沒有惡意?

不等姚冬雪想明白,深吸了口氣的何建國已經走到了知青們面前。

他對著大家說道:

“里面是大隊長去縣城用皂換來的東西,有紅糖、糖果、布料,還有一部分線。”

“東西并不是特別多,可以據實際需求去換。”

“換的時候可以給錢,也可以記工分,明年會優先扣除!”

何建國的話一說完,知青們都激的相互討論了起來。

等大家的激稍微過去了一點,何建國又繼續道:

“這一次,能夠有這些東西,是姚知青提供了做皂的配方給村里。”

“并且,指點了村里人做好皂后換來的!”

“所以,村里決定,只要村里做皂的一天,就按照皂價值的十分之一工分結算給姚知青。”

如果說剛才何建國的話是熱油里滴了幾滴水進去,

現在的話就是加了一大瓢水。

原本激的所有知青好似瞬間被按下了暫停鍵,全都呆愣的扭頭看向完全狀態外的姚冬雪。

是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回事!

實際上,自從教了大隊長做了第一次皂后,就以為跟無關了。

結果先是大批量做的時候了教導其它人的小隊長,

這個姚冬雪也能理解。

畢竟大隊長只看做過一次,而且不是大批量。

然后又是拆模這種,去完全沒有派上用場的況。

可現在,竟然在完全沒有被通知的況下,已經商量好了要給報酬?

一時之間,姚冬雪的心真的有說不上來的復雜。

Advertisement

相比起姚冬雪,回過神來的知青點眾人才是真的心復雜。

相比起村里的其他人簡單的佩服,或者是羨慕的心

他們同是知青,真的有一種這個鄉白下了的覺!

果真,支援農村建設就不是說著玩的!

看看姚冬雪,

第一年下鄉,給村拉來了山貨訂單。

今年第二年,訂單還給擴大了。

第二年也完全沒有盯著山貨訂單的事

竟然已經轉移注意力了,

悄沒聲息的,就教會了村里做皂。

甚至皂都拿出去換回了東西,整個村里的其他人才知道有這回事。

說實話,如果他們不是知青,

只聽聽姚冬雪辦的這些事兒,對于給皂價值的十分之一工分,也都覺得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