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借這個機會,讓縣城知青辦調查公社知青辦的不作為。
至于賈松林的事……
其實從最初開始,兩人就知道,讓他再分配一次的機會實在是太小。
所以,姚冬雪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可以通過別人的手來改變賈松林的境。
即使沒有收山貨的事,
姚冬雪也已經考慮好了,能夠讓賈松林改變境的方法。
果真,知青辦來的那個辦事員接下來的話證明了姚冬雪所想:
“姚知青,賈知青下鄉的事經我們知青點確認后,已經證實你上次反應的事是事實。”
說完,辦事員下意識的看了一眼一旁的大隊長。
又看了一眼沒有什麼反應的姚冬雪,才繼續道:
“據縣城知青辦的調查,此事為公社知青辦的人為錯誤。”
“并且,已經對他進行罰。”
“所以,我表弟可以調來村了?”姚冬雪直接問結論。
“這個……可能不行!”辦事員有些艱難的說道。
說完后時刻注意著姚冬雪,好似怕暴怒一般。
是的,在調查的過程中,他已經知道了村大力姚知青的威名。
“不行?為什麼?”姚冬雪卻并沒有如他所想的一般暴怒。
但明明簡單的疑問,卻讓辦事員好半晌都不知道應該要怎麼開口。
“其實,這一次被調換的知青有好幾個!但涉事的人員并不多……所以……”辦事員艱的咽了咽口水。
其實他自己都知道這話說的太沒有說服力了,
但怎麼辦?
相比起下鄉生活正常的賈松林,他們還有更棘手的事要理。
“所以,我表弟就不能回到他最先被安排的下鄉地點?”姚冬雪微微笑著:
“我家人說,我表弟是今年下鄉時,最先主報名的人。”
“而且,他沒有選擇更好的去,也沒有選擇更近的地方,這樣……他也應該被調換下鄉的地方?”
姚冬雪好似在單獨的訴說著的疑問,
但卻只字不提其他人其他事,這讓辦事員想要苦的話都說不出。
是啊,
現在已經不是知青下鄉最初的時候了,
那時,真有一堆知識青年,熱的想要下鄉支援農村建設。
所以,越是偏遠、越是需要改變的地方就越歡迎。
可現在,隨著知青下鄉實行十來年,
不管是城里的知青青年,還是被支援的農村,都深知青下鄉之苦。
現如今,對于知青下鄉這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相關人士都是能避免就避免。
所以,每一次到初高中快畢業的時候,
街道、工廠、學校宣傳的再多,愿意自愿報名的都沒有多。
不然,很多工廠、街道,也不會產生強制的要求多孩子的家庭,必須要有人下鄉這樣的規定。
因此,像姚冬雪、賈松林這樣主響應號召的報名下鄉。
并且不像很多人,專門走關系去好的下鄉地點的,真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
可現在的問題是……
這不是涉及到一個人。
不說那個被換的知青被調查后直接聲明:
并不知道,
現在很適應下鄉的生活,也確實能夠幫助到鄉親們。
更不愿意改變現在的生活。
當然,如果只是知青個人的想法,他們肯定也不會那麼注重。
關鍵是所在的村子的村委,也同樣不愿意再把人員換出去!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不只被村長傻閨打的渾是傷,
還直接從被結婚那天就連村子里也出不了。
去村里調查況的辦事員才開口問,都直接被村長傻閨當搶丈夫給追著滿村子打。
關鍵是村里人竟然還沒有一個人幫他!
好不容易逃出來后,都不敢再去村子里調查況了。
但不調查也不行,對方還一直在等著要理。
如果只是普通知青的舉報,他們肯定是能拖就拖,能勸就勸。
可這一次不同,
那個去舉報的知青,也跟這位姚知青一樣,都是為了自家弟弟出頭。
只是一個是親弟弟,一個是表弟。
而這個姚知青有一大力,那個知青……
卻有一筆桿子!
去調查況的時候才知道,
那位知青從下鄉到現在,幾乎每個月都能在報紙上發布一兩篇文章。
因為下鄉后不適應農活,又有稿費支撐。
于是,基本上除了家忙這種時候會稍微賺點工分。
平常都不太上工!
而且,還利用空閑時間,主給村里掃盲。
后來還鼓勵村委自建了村小學,現在是村小學的老師。
在表弟出事后,已經投了一篇跟知青相關的文章出去。
文章后面,甚至都留了一些他們這些經歷過這事的人才明白的暗示。
顯然,如果他們不盡快理。
估計到時候就不是向上一級反應投訴的問題。
而是他們可能通過報紙的方式,全國聞名!
所以,不管是他們知青辦,還是已經得到匯報的上級領導,都在催促著這件事。
原本,對于同樣被換的賈松林的事,知青辦的人并不是太注重。
但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大力姚知青做的這些事后,
縣城知青辦的人也不敢輕易忽視了。
畢竟,姚冬雪做的這些事是真正對農村建設有幫助。
即使他們不去問,也都知道,恐怕即使是在縣城的領導班子們心中,這位姚知青也不算是默默無聞!
小辦事員大冷的天都想抹抹額頭上的汗了。
他出來時上面的主任已經跟他說明況了,
并且要求他要盡量說服姚冬雪,可現在……
他覺他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把人給說服呢?
“另外,做為公社知青辦的上級單位,公社知青辦做錯了事,被理……難道,這不是應該的?”
說到最后,姚冬雪好似真的很疑一樣的看著辦事員的眼睛。
小辦事員咽了咽口水,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對,做錯事的人就應該理,但是……
“但是,錯了的事,已經不能改變了嗎?”姚冬雪好似聽到了他心里想說的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