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422章 知青的消息

《七十年代囤貨日常》 第422章 知青的消息

“聽說現在知青都快回城完了!”姚冬雪正在宿舍收拾東西,就聽到了最近比較關注的話題。

“不至于吧!還有很多在當地招工或者是家的人不能回來的。”有人比較了解況,趕說道。

“對!”胡艷梅也跟著點頭:“我周圍就有不人因為在當地結了婚沒能回來!”

“也有……離婚也要回來的!”李麗喃喃的低語著。

這話,大家都有些沉默,這樣的事,其實在高考第一年就已經存在了。

他們學校里,有多大家不知道。

有些瞞的好的,大家本就想不到他們曾經在鄉下已經結婚生子了。

前一兩年,每一年都會有這樣的事鬧出來。

但也有一些本不覺得這些過往是他們的錯的,直接向大家敞開。

總的人來說,面對前程,千人千面!

如今們也不是剛上學的時候那麼天真,看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也不難理解,到現在,能通過大學回城的,估計早在前兩年豁出命的努力去考了。”陸晶晶說的十分理智:

“一直沒有考上的,基本上也絕了這條路,也就只能想其他辦法了!”

平常在宿舍里基本上不太發言,但學習十分努力。

做為知青,當然知道要通過高考回城的不易。

但那時,是大家唯一能夠看到的路。

“其實現在即使大多數知青都回城了也沒有什麼用。”宿舍的另外一個知青考出來的大學生也接了一句。

“是啊,回城又能怎麼樣?”湯茉莉忍不住跟著撇了撇,在大家看過去時,才出了一個難看的笑容:

“你們不要說你們不知道現如今知青回城后的艱難。”

“那些為了回城做了黑戶的就算了,可是有戶口又能怎麼樣?要工作沒工作,甚至就連住的地方都家里出來的角角落落!”

Advertisement

“明明回來的是自己家,卻好似比去任何地方都艱難。曾經是心中寄托的家人,卻好似也沒有一個人是歡迎的。”

陸晶晶平時跟湯茉莉比較聊了來,也比較了解湯茉莉的況,看到湯茉莉的樣子,立刻問道:“茉莉,你哥也回來了嗎?”

“再不回來,他們村子就要趕人了。”湯茉莉心實在是復雜,說起話來,難免就帶著幾分嘲諷。

但宿舍大多數人平時都比較忙,特別是姚冬雪這樣平時跟宿舍的人流不是特別多的,全都一臉迷茫看著

知青下鄉是政策,上面政策沒有改之前,村子里還能趕人?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湯茉莉嘲弄的勾起了角:“農村啊……不管知青下鄉去了多久,只要不是在當地安了家的,都是外人。”

“對付起外人來,他們怎麼可能會客氣!”

“不說其他,就是賺工分的事上耍些手段,就讓人不了了!”

看大家還是滿臉震驚的樣子,即使是姚冬雪他們這些也是從知青考出來的人都有些不敢相信,湯茉莉心十分復雜。

做為同學,舍友,大家即使明白做知青的艱難,卻也沒有經歷過最壞的況是一件好事。

但是,全國知青那麼多,又有多,沒有這樣的幸運呢?

原本只是緒上來接了兩句話,湯茉莉看著大家的樣子,突然想要多說幾句。

于是,深吸了口氣,接著道:“我家……有九兄妹!”

這一開口,不要說原本對就不了解的其他人,就是原本對有些了解的陸晶晶都驚呆了。

九兄妹,即使是這個多子多福的時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從有記憶以來,我媽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帶孩子!”湯茉莉自嘲的繼續說著:“我家下鄉做知青的有四人。”

Advertisement

“我運氣好,下鄉的前讀了個初中,下鄉后了村里的老師,后面高考能趕上。”

“我哥他……廠里上學雖然要錢,可我家孩子多,我哥又學的不好,所以很早就沒上學了。”

“后來家家都要下鄉,我哥最大,自然就第一個下鄉了。”

“他運氣好,也不好!”

“好的是沒有在鄉下結婚,不好的是跟知青結婚了。兩人是鄰居,也是同學!”

“那他們當初是約定了在同一個地方下鄉的?”聽得專注的李麗沒有忍住問了出來。

“當時下鄉,對于去的地方沒有后來上鄉限定的那麼嚴格。”

“但我哥跟我嫂子也不算是約定了……我哥下鄉在前,我嫂子下鄉在后。他家覺得一個孩子下鄉能有個認識的人更好,所以就報了我哥下鄉的地方。”

“但是……那對于知青來說,卻是一個吃人的地方!”說到這里,湯茉莉就忍不住咬牙切齒了起來。

如果不是因為進了那村子里的知青,要麼落不到好下場,要麼不超過三個月就嫁到當地了。

哥又怎麼可能那麼早的就跟嫂子婚了?

如果不是那麼早就結婚,那現在,也不會夫妻倆足足帶了三個孩子回來。

現如今,哥沒有工作,嫂子頂了媽的工作。

一家子,住不夠住,吃不夠吃。

想到暑假時嫂子帶著孩子在們姐妹的房間打地鋪,哥則跟帶著老大老二在父母房間打地鋪,湯茉莉就忍不住難的紅了眼睛。

但湯茉莉還是強忍著緒,繼續道:

“除此之外,我的兩個姐姐……已經在鄉下結婚了。”

們也跟我哥一樣,連小學都沒有上滿,更何況是初中高中。”

“所以,高考恢復,好似對們的生活完全沒有影響。”

Advertisement

“至于知青回城……我爸是兒子,不管怎麼樣,我家人都得接收他。”

“但我兩個姐姐不是,們是嫁出去的兒,我父母兄弟都覺得不管嫁到哪里都一樣。”

“家里,早已經沒有了們的位置了。”

這個時代的人生活很艱難,這個時代的人重男輕很嚴重。

姚冬雪很慶幸,穿越過來的家庭不是這萬千家庭中的一員。

但是,想想他們這若大的學校,學生的比例竟然可以不到百分之八九。

由此可見,這個時代的,雖然天天子能頂半邊天。

可實際上的很多況并不是如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