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難得悠閑的日子,過得姚冬雪都都快忘記還要去做的正事了。
這一天,戴媽媽不舍的來了小兒媳婦:
“冬雪啊,你這回來陪我們也快有半個月了,你姐姐他們估計都到了,你也得準備出發了。”
對于這個提議,姚冬雪完全沒有辦法拒絕,所以,只能又愧疚又的低喚了一聲:“媽!”
“盡管放心去做你的事去,你們院子里的這些瓜菜啊,我們一定幫你守好。”
“等到正回來接手后,我們才回大院去。”說著說著,戴媽媽就忍不住帶出了幾分調皮來。
聽兒特意打來電話說起,易家對于正還是頗為滿意的。
兩人在U城過了一星期,就踏上了去上海的路。
同時,雙方家長雖然還沒來得及見面,卻也通過電話通了一次。
也幸好,易爸爸是廠里的副廠長。
在經過商量后,他自己出電話費的況下,第一次用了廠子里的電話。
不然,雙方經過郵局的電話一轉,不知道有多人會知道況。
到時,兩孩子還沒結婚,這傳言倒是滿天飛了。
盡管易爸爸易媽媽并不愿意去預想兩個孩子的事會有什麼變故,
但不得不說,U城做為易家生活的地盤,如果真有什麼變化,最傷害的肯定是兒。
所以,夫妻倆才會商量了又商量,寧愿去找廠里,首次公私用。
也沒有去郵政這種存不住什麼的地方,來完跟未來親家的首次通。
這些事,不要說戴家了,就是姚冬雪現在都不知道。
不過易慧英卻把一切看在眼中。
最初回到U城時,因為對姚冬雪心虛,所以聽到去了首都,易慧英是真開心。
但隨著時間的過去,特別是因為帶了江正回家,家里、親戚、朋友的各種反應,以及后面發生的種種事,讓易慧英積累了一大堆話想要給姚冬雪說。
去姚家問了姚冬雙,知道姚冬雪并不會在首都長待后,就干脆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給姚夏蘭。
讓跟姚冬雪匯合時,一定要記得帶給姚冬雪。
段巧蘭也是在姚冬雪走了兩天后就到家的,在姚冬雪還在首都準備出發時,他們一行人已經出發了。
而此時,姚夏蘭的手中已經握著了易慧英積累的足足五封信。
也幸好,易慧英在U城待的時間比姚夏蘭還短一點,不然還真不知道這信還能增加多。
仔細的把這一疊信收好,姚夏蘭忍不住再一次搖頭嘀咕:“也不知道們到底有多的話可以說!”
“們太長時間沒見了。”段巧蘭笑著接了一句。
其實也覺得特別特別想姚冬雪呢!
只是哪想到,回家了竟然也都沒有見到。
看到段巧蘭臉上明顯流出來的憾跟思念,姚夏蘭忍不住搖了搖頭,也幸好妹是個孩子,要是是個男孩子……這不得決擇了?
完全不知道大姑姐腦子里的想法,段巧蘭看到大姑姐搖頭也只是笑了笑沒有特意去解釋太多。
可能像大姑姐這樣的長經歷,永遠不會明白姚冬雪對于們的意義吧。
從某個方面來說,段巧蘭覺得,跟易慧英應該是最明白彼此這種心的人。
又過了兩天,姚冬雪帶著行李,再一次來到了首都的火車站。
這一次,一起送的卻是周明麗以及戴媽媽。
為此,已經全好的戴英勇主去借了車。
最近,姚冬雪院子里的瓜菜大批量,戴英勇休養時也閑不下來。
摘下來的瓜菜中,除了還繼續送一部分給戴家的其他親戚之外。
剩余什麼比膝蓋還高的大冬瓜、又沉又重的大南瓜,都被戴英勇搬了一部分去他們單位。
所以這一次戴英勇開口要借用一下車子,還自己出油錢,可是難得的順暢。
去火車站的路上,戴英勇還在大加贊揚姚立雪院子里瓜菜立下的功勞。
并且再一次拍著膛向父母保證:
“媽,四合院的消息我已經找人在幫忙探了。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適合的……但相信我,明年,明年我們家的院子肯定也能有這樣的出產。”
“這話回去跟你爸說吧,那些瓜菜啊,你媽這雙手擺弄不清楚。”戴媽媽才不接這一茬。
戴英勇眼中閃過一心虛,嘿嘿的樂了兩聲,并沒有說其他。
該說的家里也說過了,該告別車里也告別了。
到了火車站時,戴媽媽看著一邊向揮手,一邊走進火車站的小兒媳婦還是了眼眶。
“明麗啊……你說,我是不是老了,怎麼這眼睛,越發不中用了呢?”戴媽媽用自帶的手帕了眼睛,自嘲的道。
周明麗也有幾分鼻酸,但還是笑著道:“媽,你不是眼睛不中用了,就是……舍不得弟妹罷了。”
“唉……”戴媽媽嘆息了一聲,一邊轉上車,一邊道:“好孩子,都讓人舍不得。”
周明麗也上了車,跟著點了點頭,道:“弟妹這樣的人,確實難得。”
姚冬雪難得的地方,不在于有多麼聰明,也不在于有多麼孝順。
而是……那種要怎麼形容呢?
周明麗自認為也是讀過書的人,卻只能用一個十分簡樸的詞來形容:舒服!
是的,姚冬雪給的覺,就是不管跟相也好,跟公婆相也好,都能夠讓人覺得舒服。
甚至就是家老二那子,說是他小嬸,也可以跟小嬸相的不算。
周明麗倒不是嫌棄家老二,就是老二這子,總是閑不下來。
一般來說,對于有點事業心的更容易相。
他們這一大家子,除了這個做媽的之外,估計就只是讓他一直十分佩服的,以及其中幾個堪稱強人的長輩平輩能夠讓他相的十分不錯。
姚冬雪一沒有跟他討論過工作,二沒有聊過學業。
兩人明明東南西北的日常閑扯而已,卻總不會冷了話題。
甚至這樣的況,在公公、丈夫上也是同樣的。
也讓周明麗對于姚冬雪評價也越來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