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不能只想好的啊!”姚冬雪一言難盡的看著姚夏蘭。
真有這麼好的事,還特意來提醒姐干嘛呢?
姚夏蘭一愣,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姚冬雪,道:“冬雪……你,是不是聽說過什麼?”
姚冬雪懵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忍不住失笑道:“姐,我聽什麼呢?這樣的事我去哪里聽說?”
能去哪里?
姚夏蘭給了姚冬雪一個眼神,讓自己理解。
畢竟,這個時候,估計全國上下不知道有多家庭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吧。
更何況姚冬雪的婆家還在首都,他們還是新婚。
“我跟戴文棟肯定是只能生一個了……我什麼況不用說,文棟的職業還能不是黨員?”姚冬雪說的倒十分淡然。
未穿越前,沒對象,所以沒有想過結婚。
但做為正常的,是想過自己未來所擁有的孩子。
那時,都覺得教育小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如果沒有意外,計劃是只準備生育一個的。
當然……那時計劃生育還同樣堅著!
“那倒也是!”姚夏蘭聽的直點頭,但也忍不住追問:“那你剛才的意思是?”
“不是‘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嗎?你覺得黨員、團員的基數大,還是其他人的基數大?”姚冬雪不能未來。
但在知道未來的況下,再看現在的一些政策,就真的跟知道答案來解題是一樣的覺。
姚夏蘭沒有回答姚冬雪的問題,但接下來漫長的沉默也代表了的態度。
過了好久好久,姚夏蘭才道:“這樣……其實也沒有差別吧!”
“我們家,以現在的況本就沒有人可以生二胎了。至于其他人……各有各命吧!”姚夏蘭聳了聳肩。
其實也覺得,不管是這個倡議給大家帶來的危機,還是某些人莫名的勝負,估計接下來短時間,還真有可能迎來人口的增長期。
那接下來,正式政策全部普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至于到底是預見了政策,趕在政策前為人口增加加了一把力,還是因為這人口增加,并未因為這個倡議有作用,而出現了正式政策……
這就不是他們現在能夠分辨的。
所以啊……以后,像他們這樣必須要獨生子的家庭多著呢!
婆婆早點接,說不定以后還能幫老姐妹們做些心理輔導。
姚夏蘭在胡思想的時候,徐松年卻滿是無力。
“媽……”徐松年無奈的呼喚了一聲,只是,如果他媽真的氣勢洶洶跟他算帳,徐松年自認為已經做好了講道理的準備。
可現在滿臉悲傷,徐松年原本準備好的話卻一句也說不出來。
“松年,媽也不是重男輕。只是孩子總是會長大嫁人的,以后,也會有一個家,會有兒有,有自己的生活。”徐媽媽握著兒子的手,心的悲傷狂涌而出:
“媽媽也是做人的,比任何人都清楚做人的無奈。”
“所以,才會希你們再要一個孩子,即使是孩子也好,至以后可以互相幫助。其他事都不說了……照顧父母,一個孩子真的太辛苦了。”
“你看看你跟你哥現在,雖然是因為你大嫂的原因,讓你們在家里呆的實在不舒服。”
“但你得承認啊,如果沒有你哥,你也不會這麼輕松的就分家不是?”
“媽……我不是不理解你的話,而是現在的況不同了。你也知道,為什麼你們會這麼快知道這些事,是單位里已經開始行了。”徐松年盡量理智的跟母親通。
“我聽說,很多單位都只要是黨員,基本都已經被領導們去宣傳過了,后面還一一約談。”
“這就表明,這個看起來是倡議,但顯然是要把它當做決策來看。”
“我跟夏蘭現在在學校,還只是團員,可我們卻是高考恢復后的第一批大學生,現在對于大學生人才的需求有多麼強烈,媽你經常跟爸一起看報聽收音機應該清楚。”
“那像我們一旦踏工作崗位,在單位的安排下,黨基本上是遲早的事。”
“所以,媽……我們夫妻倆是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努力學習,并且花費了幾年來上大學,去拼博一個未來。”
“那現在,難道還能因為一個倡議,就放棄所有嗎?”
“媽,你能理解我的意思?能支持我們嗎?”徐松年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母親的臉,看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不由得斂下了眸子。
暗自深呼吸了口氣,徐松年努力回憶起小舅子對他說的重點:“媽,我、還有夏蘭,現在其實很難。”
“我們不是不想要孩子,當初在供銷社的時候,您也知道,有好幾次,夏蘭也是因為大嫂懷孕生子才退讓的。”
“那時候,家里所有人的供給都盡量以先滿足大嫂為準,夏蘭本來準備懷孕的,卻怕同時懷孕以及養嬰兒會營養不足。”
“媽,我們在供銷社上班,為了給大嫂養,我們借了多的便利換東西?”
“新鮮的蛋家里甚至沒有停過!”
“但凡有我們都是搶在第一個!”
“、麥這麼銷的東西,都是一回來夏蘭總能換到。”
“明知道家里的錢跟票都得著嫂子用,夏蘭不知道多次晚上都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后來才忍痛決定暫時不要孩子!”
“再然后我們就去上大學,決定大學期間不要孩子雖然是我跟一起商量出來的。”
“但實際上主提的人卻是我!”
“那時,我覺得國家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恢復高考,大學出來后肯定比供銷社有前途。”
“進學校后,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爭分奪秒的學習著,相比起很多人,我其實并沒有足夠的沖勁。”
“所以,在學初期,我學習很辛苦,但卻并不出眾。”
“那時,我就下定了決心,大學期間,我要一心學習。于是,我主跟夏蘭提議暫時不要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