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也知道,夏蘭一個孩子,能有什麼野心呢?”
“要不是為了我,哪里會這幾年都不要孩子?”
“冬雪宿舍有個同學,帶著孩子來上學,夏蘭每次看著,都要逗半天。放假一回來,就直奔丹丹,一看回家也是,都不跟丹丹分離。”
“這麼孩子的人,哪里不想多生一個?”
“媽……我求你了,就算為了我,別再跟夏蘭提,不然我怕提到的傷心點,把這些舊事都跟我翻出來。”
“那時……媽,你也知道,夏蘭家最疼孩子,要是傷了心,連我都不知道會做什麼!”
徐媽媽愣愣的看著兒子,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兒子剛才說了些什麼。
甚至都已經忘記了剛才進屋的目的,以及兒子進來后說了些什麼。
整個思緒,完全陷了兒子的話中。
說起曾經老大媳婦養胎時的事,徐媽媽忍不住有幾分疚。
小兒媳婦在這事上確實做的很好,基本上供銷社只要有好東西,小兒媳婦總能拿到一份。
記得那時老大一家還舍不得錢票,背著小兒子一家暗中還補了不。
現在徐媽媽才知道,原來那時候小兒媳婦其實也是想要孩子的。
只是因為老大媳婦先一步懷上了,讓害怕資不足,不能養好胎兒才放棄的。
但怎麼不說呢?
想著,徐媽媽就有些心虛,好似那時候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大兒媳婦上?
還整天叮嚀著小兒媳婦忍著老大媳婦一點,以及供銷社有好東西一定要留著。
“那……那你們得說啊!”徐媽媽小聲的說了一句。
“不是怕您太辛苦嗎?”徐松年回握著母親的手,心中暗自松了口氣。
他說的倒不是假話,當時妻子確實提過孩子的問題。
不過當時他覺妻子好似只是因為大嫂懷孕的那些做作故意說的,現在想來……或許其中也有幾分真心?
反正,徐松年自己是不清楚了。
但他深深的記住了小舅子的提點:“會哭的孩子有吃……所以姐夫,你們辛苦的地方,得讓你媽知道,吃過的虧,也得說出來。”
“不是為了標榜功勞,而是人心不相通,不說誰也不知道彼此的想法。”
“那麼只憑自己的想法去衡量一切,自然會難過,會憤怒。”
“而且,姐夫,試著把自己的傷口出來后……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哦!”
徐媽媽握住兒子的手了又松,松了又,一時間實在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緩過神來的徐媽媽才無比失落的道:“那……那你們以后要怎麼辦啊?”
“媽!你得相信國家!”徐松年實在是忍不住笑了,他繼續道:“國家既然在出這個政策,肯定是有足夠的考慮的。”
“你想想,十年前大家都猜不到有一天我這種上班了幾年的還能考大學呢!”
“你兒子以后還有多個十年啊?”
“而且,就看看現在,廠里退休的干部還不是包了看病,還有退休工資?”
“像我們夫妻這種大學生啊,分配后至都是個干部,能比現在廠里退休的干部差?”
說到最后,徐松年沒有忍住出了幾分得意來。
即使是現在,徐松年最慶幸的還是當初跟妻子一起努力了。
當初他會這麼做,除了實在不想被妻子落后之外。
更多的是他的工作帶給他的眼界,讓他覺得高考是一個機遇。
不然,他當初可是擁有著最讓人羨慕的工作之一啊。
說起來,即使是他現在大學都上了幾年了,他周圍其實還是有很多覺得他的選擇并不是多好。
畢竟擁有供銷社工作的他們夫妻,還是跟很多選擇參加高考的人不一樣的。
有很多人甚至認為,即使他們大學畢業后,或許分配出來的工作,還不一定能夠比得上供銷社的工作呢。
不過,真正走出去看過的徐松年明白,改革開放的腳步已經邁開,早晚有一天,會傳遍大江南北。
那時,資將不再缺。
沒有了資加持的供銷社的工作,估計再也不會那麼亮眼了吧。
徐媽媽撇了撇,覺得兒子這是自信過頭了。
徐松年這個常年不住這邊的人都能聽到那些話,徐媽媽又怎麼可能沒有聽到。
心里就是憂慮太多,所以才會格外焦燥。
但兒子的其他話不一定認同,有一句卻是說對了:“你兒子以后還有多個十年啊?”
得相信國家!
畢竟做為從世活過來的人,徐媽媽知道在國家的帶領下,生活確實越來越好了。
而且,天天跟丈夫看報紙也不是白看的。
不說其他,文化人的飯端越來越穩也確實是事實。
現如今既然事已經無可改變,就當是為了兒子的未來,還是先靜靜的觀察等待吧。
高考都能恢復呢!
說不定下一個十年,獨生子也同樣可以取消!
徐媽媽實在是不想承認,面對越來越有文化的小兒媳婦,以及有個不管什麼時候,都會迎接回去的娘家,徐媽媽其實并沒有太好的應對方法。
特別是知道,孫跟兒媳婦的。
如果兒子這命中注定只有一個孩子,總不能真惹火兒媳婦,讓帶著孩子回娘家,一住就是好長時間吧?
把有爭執的問題解決了,有很長時間沒有這麼敞開心聊天的母子倆,聊的一時忘記了時間。
等到徐媽媽跟徐松年出來,徐家的飯也做的快好了。
但是讓姚夏蘭覺得神奇的是,婆婆今天看的眼神格外的……心疼?
姚夏蘭以為自己看錯了,忍不住一再確認。
確實,在婆婆的眼中真看到了心疼!
這讓姚夏蘭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
倒也不是說們婆媳倆的關系不好,實際上,徐媽媽并不是一個特別強勢的人。
只要按照的方式跟講道理,相起來也還可以。
姚夏蘭嫁徐家不久后就發現了這一點,慢慢的也找到了跟婆婆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