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道門法則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互吹

《道門法則》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互吹

趙致然于正堂高坐,意味著接下來將是一段令潘錦娘極為尷尬的儀程!

前面的儀程是如何走完的,潘錦娘自己都沒怎麼在意,或者說全然沒有關注,只是渾渾噩噩間如同牽線木偶一般走了過來。

之后,便來到令的一步。

司馬致富高聲道:“雙修新人參拜長輩!”

潘錦娘萬般無奈下,和張騰明一道,向著正堂高座之上......跪倒......伏地叩首......

然后聽見趙然于座中道:“這怕是不合適,要不我還是避讓一下吧。”

又聽王景云攔著,笑道:“當得起,致然且坐便是。”

潘錦娘心下惱:“拜都拜完了,你才故作謙讓,虛偽之極!”

又聽司馬致富繼續唱禮:“雙修新人敬茶!——敬真師堂張大天師——”

兩人接過茶,一人一盞,奉上正中的張云意,張云意夸贊:“佳偶天,騰明家了,今后要多讓著些錦娘。”

“——敬潘大天師——”

兩位新人繼續向潘大天師敬茶,得了句“百年好合”的祝愿。

接著是司馬云清、王景云、黃炳月,再然后是潘養壽。

敬完之后,司馬致富聲音弱了不:“——敬鳴觀方丈、文昌觀方丈、煉師......趙......嗯......”

聽見他語調中略帶的不自然,趙然向司馬云清笑了笑,司馬云清黑著臉向司馬致富一瞪眼,司馬致富只得加大語氣:“趙煉師!”

潘錦娘也不知自己是怎麼接過的茶盞,愣愣站在原地,被張騰明踢了踢腳跟,這才木然跟了過去。

一對新人將茶盞雙手奉上,趙然坐在椅中,笑了笑,先接過張騰明敬獻的香茶,口抿了抿,循例送上為長輩的祝福:“祝賀二位新人喜結連理。騰明啊,想當年你歷練紅塵,在華云館的時候,便相識了,還記得當日你為黃冠,苦心尋覓破境機緣……”

Advertisement

一邊回顧張騰明的過往,一邊向邊的張云意等人笑著調侃兩句,言辭中滿是對年輕人的關,司馬云清和王景云等人都在陪笑,黃炳月更是偶爾口:

“還有這一樁?”

“呵呵,倒也有趣……”

“哦?”

張騰明彎腰恭聽,趙然繼續道:“……你如今也是有家室的人了,肩上的重擔不輕。你的修行球打得極好,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勇攀高峰,爭取向大法師組進發!”

張騰明低頭:“是,多謝方丈教誨。”修行球打了多年,京師待得久了,他其實早已習慣了和趙然之間地位的差別,此刻似乎也覺得理當如此。

潘錦娘在旁邊就難多了,雙手高舉茶盞,聽著趙然侃了好半天,收回來也不是,繼續高舉也不是,尷尬到了極點。

幾次惱中想要摔杯走人,卻好似父相通一般,潘養壽目灼灼,每次都極為嚴厲的將的這點小心思給瞪了回去,令只能默默忍著。

趙然送完長篇大論般的祝福,這才慢條斯理接了潘錦娘的茶,茶蓋子在茶盞上抹了抹,嘬了一口,嘆息著道了聲:“好茶!”

潘錦娘幾暈倒,勉強躬站立著,聆聽趙然的祝詞,頭更是不敢抬高半分,恨不得尋個地鉆進去。

好在趙然沒有太過分,對的祝詞比較簡單:“愿錦娘早生貴子,你們小兩口和和,共建道門最家庭,呵呵。”

潘錦娘低著頭接回茶盞,用比蚊子哼哼還要低的聲音出個“是”。

趙然按長輩之例,各取出一件中階法:“來,一點小玩意,拿去賞玩。”

“多謝趙煉師。”兩人接了,潘錦娘這才被張騰明牽著紅繩帶走。

九霄萬福宮中還有別的儀注,卻都是小輩們的玩意兒了,非長輩們可以摻合,趙然為長輩,自有長輩的去,和張云意等人直后進的高真殿。

Advertisement

閑坐片刻,潘大天師邀請張大天師,說是合道之后,想在茅山后山的一座偏僻小谷建幾座茅屋居,想請他去參詳一二,張云意欣然答允,兩位合道并肩而去。

他們走后,司馬云清斟酌片刻,道:“我煉虛已歷五十余載,當值真師堂也有二十余年了,也不知何時才能有個安生的日子好過,讓我能夠重新把神頭集中在道法上,如云意大天師和潘師兄這般,與天道相合,悠哉游哉……”

王景云笑道:“師兄主持茅山,上下人等都能安修行,正是興盛之際,怎的忽然就起了這番心思?”

潘養壽也道:“師叔當振作,茅山三宮五觀,多門人子弟,須臾離不開師叔啊。”

司馬云清向黃炳月道:“許師兄閉關,對我很大啊。”

黃炳月忙道:“司馬天師這些年辛苦符閣,天下宗門,人人益。尤其是近年來,白馬山大戰、東海大戰,前線將士們能有充裕的法符箓,司馬天師功莫大焉。我老師常說,雷霄閣籌謀的任何一場戰事,前提都要有充足的法符箓,符閣的每一件法、每一張符箓,都是維護大明邊境安寧的基礎。”

趙然接過話來道:“黃真人說的是一個方面,說得也很中肯,司馬天師為道門萬千修士,為大明億兆黎庶,的確是鞠躬盡瘁了。但我以為,司馬天師的貢獻不止這一點。近年來,符閣獨慧眼,將注意力集中到符箓煉制的革新上,以極大的勇氣,致力于煉制法臺的推廣和應用,展現了樂于推陳出新、敢于接新鮮事的創新神,引領著整個道門符法文明的進步。”

說著,趙然掰開手指頭,一項一項細說:“沒有符閣的帶頭使用,就不可能有飛符的全面普及,沒有符閣大批量的采購,就不會有煉制法臺的快速推廣,也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種種。行船更加快捷且不自然風向的限制,自走犁深田間地頭助力墾荒,聚靈符更加便宜令修行隨時可行,甚至期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讓世人看得更遠。同時,我們可以更快的修路、更好的造橋,同樣離不開符閣的幫助。”

Advertisement

一番話,說得司馬云清兩眼放

趙然最后道:“以前,《君山筆記》曾經有過一篇評論員文章,《道法改變生活》,我認為,沒有符閣和司馬天師的努力,這一過程至要拖延十年。符閣和司馬天師、楊真人所做出的努力,必將化為文字,為世人所知,或許再過幾天,便將為天下傳誦。”

司馬云清捋須,脹紅了臉說不出話來,良久方道:“致然過譽,若能有此評價,此生不虛。”

趙然承諾:“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該有時必然會有。”

什麼時候是“該有之時”,司馬云清當然知道,暗嘆一聲,拋棄不舍之念,道:“待炳月閣后,我便辭去符閣坐堂真師之位,專心修行,以待有緣之時,爭取沖擊合道。”

黃炳月立刻道:“若能閣,我必提議,請景云天師接掌符閣。茅山執掌符閣對年,經驗良多,舍而不用,實為可惜。”

司馬云清向趙然,趙然表示同意:“景云天師主持文明城市創建評比委員會以來,南直隸、浙江等省氣象一新,許多地方舊貌換了新,接掌符閣,是各家宗門一致的呼聲。”

王景云謙遜道:“實不敢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