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瑤和沈沉舟離開行宮后再一次換了行頭。
之前在京城兩人去買牛時是假扮兄弟的,可同一套份用多次了也容易被人查出來,所以這一次兩人選擇了假扮一對仙風道骨的師徒。
當然,在玄機門長大知道怎麼假扮神仙人的沈沉舟是白發蒼蒼的師父,秦青瑤假扮了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徒弟。
打扮好以后,沈沉舟用輕功抱著秦青瑤來到了附近最偏僻的一個小山村。
落雁村。
兩人手握拂塵,翩然落在村口。
這會兒是上午,村民們正在各自的田間地頭忙活著,兩人一進村子,就有附近地里忙活的人看到了他們。
久住深山里的人們很見到山外來客,突然看到兩個仙氣飄飄的道長來村子,都驚了驚。
他們紛紛放下手頭上的農活,跑出地里,來到路邊跟秦青瑤師徒倆打招呼。
“兩位道長打哪兒來啊?要往哪兒去?”
一個老人家著手,好奇地大聲問道。
沈沉舟假扮的老神仙自然是不能輕易開口說話的,沒格了嘛。
由秦青瑤這個徒弟代為回答。
“我們是居住在那邊山頂的神仙——”
一甩拂塵,指了指最高的那座山,故作高傲道,“我們在府里種植了一片麥子,如今到了收割的時候。可我和師父這樣的神仙人,又怎麼能親自去割麥子呢?有損份。”
環視周圍,淡淡道,“我們見落雁村的村民都是勤勞樸實之人,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便前來此地,想征一百個人去幫我們收割麥子。”
豎起三手指,“你們只需一人割半畝地的麥子,送你們回來時,給你們三十斤麥子做酬勞。”
“……”
聽到秦青瑤這個小道長的話,圍觀的十幾個村民都驚呆了。
他們睜大眼睛不敢置信地著秦青瑤師徒倆,然后又秦青瑤指著的那座高山。
什麼鬼?
這師徒倆說他們住在那山上?
還自稱神仙?
還說在那里種植了幾十畝地的麥子?
這倆人確定不是瘋子嗎?
那座山他們經常去,哪里見到有什麼神仙哦,廟宇都沒一個!
還種麥子呢,那山上貧瘠得很,樹都容易死掉,種什麼麥子,開玩笑嘛這不是!
雖然大家本不相信秦青瑤說的“屁話”,但是對于收割半畝地的麥子就給三十斤麥子做酬勞,大家還是非常心的。
三十斤麥子足夠他們一家人吃半個月了呢,而收割半畝地不到一個時辰就做完了,這活計也太輕松了,三十斤麥子就跟白拿的一樣。
因此大家沒提出質疑,只問道,“小道長說的是真的?真要給我們三十斤麥子做酬勞?”
秦青瑤為了震懾村民們,手一抹,就在旁的地上砸下了一摞摞收割好的麥子。
倨傲地說,“貧道還會騙你們不?瞧瞧,這是不是真的麥子?”
“!”
村民們看著秦青瑤憑空拿出一大摞麥子,都被這一手驚呆了。
這這這……
好厲害啊!
這隔空取的本領,尋常人哪里有?
莫不是真的遇到了神仙吧?
“哼。”
秦青瑤見大家都被驚呆了,又慢悠悠將麥子全部收進了空間里。
村民們看著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麥子,艱難吞咽了一口唾沫以后,看向秦青瑤的眼里滿是敬畏。
在這信奉神靈的古代,大多數百姓對于鬼神都是敬畏的。
秦青瑤震懾住了大家,就慢慢悠悠說。
“你們要去干活嗎?我們師徒倆找上你們落雁村,并非一錘子買賣,我們每隔三五天就會來找你們一次,你們去干一個時辰的活兒,就能得三十斤麥子的酬勞,也就是說,你們幫我們干十次活兒,就抵得上你們一年到頭種幾畝地的收了,白賺的,你們干不干?”
聽到這話,百姓們更加震驚了。
天哪!
這麼好的事竟然還不是一錘子買賣?
還能一直干下去?
他們頂著烈日,日日辛勤種地,七八個月下來一畝地能收三百斤稻谷,然后要給府納土地稅,一畝地征四,也就是要一百二十斤,自己只能剩一百八十斤。
全家一年到頭種四五畝地的稻谷,才能攢下來不到九百斤糧食,只夠一家老小全年吃喝。
要是遇上年景不好的時候,或者稻谷沒種好,一年下來還攢不夠九百斤糧食呢,就得去到借糧食,肚子都填不飽。
而現在,幫這對師徒倆干一個時辰的活就能拿三十斤麥子,干十次就是三百斤!家里要是能出兩三個壯勞力去,十次下來就能攢夠他們一年到頭的收了!
就算今年地里收不好,有了這些糧食他們也不用擔心死家里的小孫孫啦!
這……
這簡直是老天爺憐憫他們落雁村日子過得苦,給他們白送糧食啊!
跟天上掉餡餅一樣!
大家想通以后,眼神頓時灼熱起來。
雖然他們心中對這對陌生的師徒倆還存著警惕和防備之心,可是,三十斤糧食的酬勞實在是太人了,他們忍不住!
他們自家人對視一眼以后,又看向村里其他人。
瞧瞧!
大家都心了。
就算他們怕危險不肯去,別人也會搶著去的!
他們可不能眼睜睜看著別人賺了糧食一頓吃三大饅頭吃飽飯,他們捧著稀粥喝得胃里咕嚕嚕泛酸。
干了!
“兒啊,這次就我和你娘跟著他們去,我們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就算有個什麼好歹也不怕,你們不能去冒險,等我們這次平安回來,下一次咱們再全家一起去賺糧食,行不行?”
同樣的話,被不同的老人跟自家孩子說出來。
他們不信任秦青瑤和沈沉舟師徒倆,他們不敢拿全家人去冒險。
所以,每一家都是老人家愿意拿命去賭一賭,賭輸了也不怕。
家里的年輕人自然不肯讓爹娘去冒險,紛紛讓爹娘留下,他們跟著去瞅瞅況,可是,胳膊擰不過大,年輕人們最終還是被老人家們鎮下了。
老人家們齊齊上前,期待又忐忑地著秦青瑤和沈沉舟。
“老神仙,小道長,我們跟您去,行不行?”
“道長您別看我們年紀大了,可是我們干了幾十年農活,比小年輕們干得還好呢,又快又好!”
“老神仙,小道長,我們跟您去,要是不夠一百人,那我們多干一個時辰,多收割半畝地,您依舊只給我們三十斤糧食,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