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第252章 慶功

《大明最後一個狠人》 第252章 慶功

此時的衡州城中熱鬧非凡,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衡州百姓們夾道歡迎得勝之師,父老鄉紳們殺豬宰羊,犒賞三軍。

在桂王府承運殿中,舉辦了一場盛的慶功酒宴,朱慈烺坐在主位,桂王坐在左上首,桂王世子和次子朱由榔坐在右下首,後面依次是孫應元、黃得功、茅元儀等人。

朱慈烺笑着道:“此番一戰,我大明再無勢大的流寇!”

桂王不解道:“殿下爲何這麼說?”

朱慈烺暢然笑道:“本宮得到消息,陝西大捷,賊首混天星、過天星等人先後投降朝廷,李自在潼關附近的南原被洪承疇和孫傳庭聯手佈下口袋陣裝了進去,經過一天的戰,李賊全軍覆沒,老婆孩子盡數被俘,只帶着劉宗敏等十七殘寇躲進了商山!”

“哈哈哈!”承運殿中衆人一陣歡笑,皆是欣喜。

孫應元站起來舉杯道:“爲大明賀,爲殿下賀!”

“爲大明賀,爲殿下賀!”衆將紛紛起舉杯,連桂王父子三人也興的站了起來。

朱慈烺笑眯眯道:“此番大功,本宮會上疏爲諸將請功,還有桂王殿下源源不斷的資助軍餉,本宮也會如實上報父皇!”

老桂王聽後心十分舒暢,興致頗高,一掃多年來鬱悶之氣,發出了一陣大笑,道:“天下能有現在的大好局面,全賴陛下聖明,太子殿下謀略無雙,衆將士用命,孤王只是略盡一些微薄之勞,不敢居功。”

朱慈烺道:“國事艱難,國庫張,桂王慷慨捐資,爲我大明所有藩王作出了表率,理應賞,就不必謙虛了!”

衆人在一陣談笑中,氣氛也逐漸熱烈起來,不再有開始時的拘謹。

Advertisement

待酒宴開始時,朱慈烺又接道說道:“李張二賊,只是流寇的代表,他們被消滅了,不代表沒有第二個李自和張獻忠跳出來,所以大家不要可掉以輕心,各地的治安依然要重視,特別要約束宗人不能再激起民變了!”

朱慈烺前面的話是跟衆將說的,最後一句話卻是看向桂王說的。

桂王也是會意,流賊能皇陵都敢刨,若是在自己封地再出現一波,搞不準自己百年後也被挖出來.......

在宴會散席後,朱慈烺就開始寫捷報,加急送往京師,和捷報送往京師的還有一份奏疏。

朱慈烺在奏疏中提到朝廷要繼續大規模搜捕李自,以防其東山再起,還有就是河南和陝西的災,朝廷應該儘快派出專員治理二地,以防再生民變。

朱慈烺還建議讓黃得功領兵駐守湖廣,肅清地方殘餘流寇;孫應元授從一品武散階榮祿大夫,外放揚州府。

湖廣是朱慈烺大搞建設的地盤之一,不僅位置極其重要,還人多地廣,他是不可能放棄的。

朱慈烺讓孫應元去揚州,則是爲了進南京拿下南直隸最富庶的幾個府做準備,揚州府和應天府等南直隸五六個府,是大明最富庶的幾個府,也是南京勳貴的大本營。

朱慈烺想鹽稅和幾府的衛所,必然會引起勳貴的強烈反彈,如今江南大定,朱慈烺不能像戰時那樣隨便派兵駐紮各地,最起碼錶面上不佔理,如果朝廷讓孫應元領兵常駐揚州府,局面會好很多。

朱慈烺計劃着回到修整一番後,就準備進南京,對南京勳貴下手。

在衡州府修整了兩日後,朱慈烺領軍坐船沿湘江而上,出庭湖長江,沿江東進返回

Advertisement

※※※※※※※※※※※※※

京師,紫城中。

崇禎皇帝看着陝西和湖廣一前一後發來的捷報,心十分激

李張二賊被滅後,大明各地的民變基本平息,要麼被滅了,要麼就是投降了,一切都消停了。

崇禎心中嘆道:崇禎十一年真是個好年頭啊,長達十年混的民變基本平息,朝廷也基本安定,大明終於迎來了曙

崇禎意氣風發道:“朕忙活了十年,終於得到了息的機會,再用十年,等朕平定遼東,大明必將天下太平,社稷興盛!”

崇禎高興之餘,再次翻閱起兩份捷報,看了一遍又一遍,特別是張獻忠被俘正在押往的路上,太子朱慈烺在奏疏中請示是在殺掉,還是押往京師獻俘後再殺。

在思考了片刻後,崇禎執筆快速批覆:恐生變故,直接在就地決,不必麻煩押往京師!

對於朱慈烺讓朝廷防範李自的建議,崇禎毫不在意,他心中暗想,一個只帶着十七個屬下逃竄山中的流賊,還有何資格需要朝廷特別防範?敗了就是敗了,難道他還能憑着幾把菜刀東山再起不

從古至今,多梟雄豪傑失敗後自殺了,連西楚霸王項羽這等人都自刎於烏江,李自算個什麼?說不定現在已經在商山找棵樹上吊了........

在崇禎的印象中,李自只是高迎祥手下的一個小小裨將而已,高迎祥死後沿用闖王名號扯虎皮拉大旗四,跳樑小醜罷了!

崇禎興溢於言表,他看向王承恩道:“宣楊嗣昌!”

王承恩低頭告退,去文淵閣傳旨去了。

自崇禎九年楊嗣昌接任兵部尚書以來,一直深崇禎的賞識,特別是崇禎十年初,流寇鬧騰厲害的時候,崇禎在中極殿以“剿兵難撤、敵國生心”爲主題策試大臣(相當於後世國家公務員考的申論)。

Advertisement

楊嗣昌在策論中以天象引話題,提出攘外必先安的主張,力主對建奴妥協,集中全力平息中原羣盜。

當日楊嗣昌在殿中舌燦蓮花,列舉了歷史上許多上天象示警與異族關係的故事,如東漢時日蝕火星,漢武帝與南匈奴議和,宋太宗時月蝕熒,宋軍興師伐遼而戰敗等,來影他對建奴議和的主張。

儘管當時多數朝臣反對此議,並大罵楊嗣昌賣國,是袁崇煥第二,應該拉出去千刀萬剮,誅滅全族!但崇禎卻對楊嗣昌非常的賞識,認爲他無偏無黨、勇於任事。

於是在崇禎十年六月提拔楊嗣昌爲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機務,仍掌管兵部事,可謂是恩寵之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