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最佳盟友

《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最佳盟友

那些罪狀如雪花般的飄到李義府旁來。

李義府稍稍看了一眼,便是面如死灰,渾抖著,突然猛地叩頭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微臣知錯了,微臣知錯了。”

砰砰砰!

太極殿的地板那是木的,叩頭髮出的聲音,真是很有覺。

韓藝看在眼裡,都有一種想為他求的衝,這麼好的隊友,今後上哪去找呀。

“饒命!”

李治都笑了,指著李義府是咬牙切齒道:“朕要將你五馬分,朕要將你們滿門抄斬。”

如果是剛開始的時候,他興許還沒有這麼氣,如今這怨氣肚子裡面滾了一年之久,都已經發酵了,尤其是看到那些目驚心的罪狀,柳元貞家裡就搜了出來了好幾萬貫財,其中還沒有算上糧食哦,在唐朝貪汙幾萬貫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就,李義府家裡就更加不用多說,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李義府貪汙賄,只是當時武娘罩著,大家也拿他沒有辦法,李治心裡也清楚,如今這況可就不同,他心裡是恨不得吃李義府的,喝李義府的

五馬分,滿門抄斬,這簡直就是宰相的最高待遇,沒有比這更加狠的。

許敬宗聽罷,知道這回李治不是站在上面唱戲,是要跟他們真格的,當即也都嚇傻了,他也後來才來到的,沒有想到事會這麼嚴重。

許圉師他們也都在抖著,李義府是五馬分,那他們最也得是一個斬刑吧。

這個就太冤了!

他們幾個都沒有貪錢,只是說被武娘新政給綁住了。

正當這時候,長孫延突然站出來道:“陛下還請息怒,據我大唐律例......!”

“這裡沒你說話的份。”

Advertisement

李治一言就將他給懟了回去。

這要不將李義府五馬分,他怎出得了這一口惡氣。

不過懟完之後,他又有些犯愣,怎麼長孫延幫李義府求,這又是什麼況。

不僅是他,崔戢刃他們都到非常詫異,按理來說,這時候長孫延應該是最開心的,無緣無故就報了大仇。

長孫延非常委屈呀,他只是想提醒李治,咱們大唐律例沒有五馬分這一招,最多也就是斬刑,你怎麼能夠用刑法。

李義府本來都快嚇昏過去,長孫延突然一打岔,他不也看了眼長孫延,忽然,他的余看到站在最前面的一人,猛然驚醒過來,倏然原地蹦起,指著站在最前的那人道:“陛下,是他,這都是韓藝弄出來的,他與長孫無忌勾結想要圖謀不軌。”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包括李治和長孫延在

韓藝跟長孫無忌勾搭?

這真是非常勁的黑幕啊!

李義府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被自己的智商,自己真是臨危不呀,又道:“陛下若是不信,可找袁公瑜來詢問,是他當初發現韓藝與長孫無忌謀的。”

李治哪裡會信這話,袁公瑜不也是你們的人麼,如果韋思謙這麼說,他可能到一些些懷疑,隻覺得李義府已經瘋了。

正當李治準備人將李義府給押下去的時候,忽聞韓藝詫異道:“你們派人跟蹤我?”

眾人立刻看向韓藝,只見韓藝一臉震驚的看著李義府。

李績不眉頭鎖。

而崔戢刃則是豁然開朗,心道,原來如此。

李義府激道:“陛下,你看,微臣沒有騙你,他自己都承認了。”

李治本沒有在聽,他只是驚訝的看著韓藝。

Advertisement

韓藝瞧了眼李治,點點頭道:“回稟陛下,微臣當初的確與長孫無忌見過一面。”

李治瞇了瞇眼,面無表的問道:“是見過一面,還是會?”

“應該算是會。”韓藝如實道。

李治眉頭鎖,哦了一聲,道:“不知你們為何要遮遮掩掩的?”

韓藝道:“是長孫無忌先約的臣,他是想托付了臣幫他辦一件事,臣當時也答應了他,並且已經做到了。”

李治面一驚,都已經做到了?忙問道:“什麼事?”

韓藝看向長孫延。

長孫延是一臉懵

李績他們也都懵了。

這劇翻轉的實在是太離譜了。

李治問道:“究竟是什麼事?”

韓藝道:“長孫無忌希臣能夠保長孫延一條命。”

“放屁!”

李義府嚷嚷道:“你分明就是與長孫無忌勾結謀反。”

韓藝看了眼李義府,暗道,你還真是我的最佳隊友,我特麼真舍不得你死呀!苦笑不語,道:“我懶得與你說。”說著,他又向李治道:“陛下,臣之所以答應長孫無忌,那是因為臣也認為長孫延為人正直,而且通律法,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一個人才,而長孫無忌之所以找到微臣,是因為他知道臣與長孫延關系非常不錯,而在當時,也只有臣能夠幫助到長孫延。”

“原來爺爺當初去找過你?”

長孫延是真不知道這事,怔怔看著韓藝,不眼眶都有一些潤,他知道長孫無忌的格,那也是非常自傲,竟然為了他,屈尊去求韓藝。

韓藝輕輕點了下頭,又向李治道:“除長孫延之外,還有三個人,那就是裴行儉、王方翼、趙持滿。長孫無忌曾對臣說,他們三人雖與他關系不淺,但是他們都是非常忠於大唐和陛下的,而且也都是不可多得人才,文武雙全,將來能夠很好的輔助陛下,為陛下分憂。長孫無忌還說他這個當舅舅沒有留下什麼給陛下,這三人是他留給陛下最為寶貴的財富。

Advertisement

但是臣答應他,並非是因為他的懇求,而是因為臣與趙持滿、裴行儉、王方翼他們有過不的接,因為在涼州和西北的事務上面,臣與他們有過多次通,也知道他們都是非常有才能,但是臣當時是打算如果沒有牽連到他們,那臣就不做聲,可是當時還是將他們三人卷進去,臣這才決定出面保住他們三個。但是事實也證明,臣當時沒有做錯,在吐谷渾危機的時候,正是因為他們三人都打算以殉國,才拖住了吐蕃大軍,若是沒有他們,只怕後果不堪設想,臣至今也不後悔當初那個決定。”

李治稍稍點頭道:“難怪你當初出面要保住他們三人。”

韓藝點點頭,道:“至於李義府說臣與長孫無忌勾結謀反,這事臣不想解釋,因為臣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李治聽得沉默不語,神有些容。

李義府見李治被忽悠了,急忙道:“事到如今,你還敢狡辯,你分明早就與長孫無忌暗中勾結,企圖謀反。”

韓藝沉默不語,心中是萬分,人生中若是了李義府,那是多麼的無趣啊。

李治突然看了眼李義府,道:“來人啊,將李義府拖出去,掌五十。”

李義府當即就傻了,激道:“陛下,你不能聽他的,他都是騙你的呀!”

李治冷笑道:“你沒有騙朕,但是你卻將朕的國家弄得烏煙瘴氣,險些將朕的大唐,毀於一旦,就算韓藝騙了朕,但是他卻拯救了朕的大唐,拯救了萬千百姓,如果一定讓朕選擇,朕寧可讓韓藝欺騙。還不快將李義府給朕拉下去,並且嚴加看管,朕不能讓他這便宜的死了。”

兩名軍將士立刻衝上前來,先就將李義府的給堵上,然後拖著就往外面走。

Advertisement

“唔唔唔!”

李義府劇烈掙扎著,眼中充滿著怨恨和憤怒看著韓藝,但是無濟於事。

這李義府真是到了臨死之前,腦袋都還沒有清醒過來,絕對是韓藝的最佳隊友,因為長孫無忌究竟有沒有謀反,李治心裡真不知道嗎?

李治心裡比誰都要清楚,長孫無忌當初沒有一點謀反之心的,就長孫無忌當時那年紀,他還謀反,他是瘋了嗎?長孫無忌當初也只是迷權力,不肯放手而已。

當初那件謀反案,擺明就是誣陷,而且沒有太多的技含量,就是一樁板上釘釘的冤案,只要人不傻,都知道,朝中大臣誰都心裡有數。

而李治當時也只是要借刀殺人而已,而他當時之所以要殺長孫無忌,倒不是害怕長孫無忌,只是因為他希趁機一舉將這一些元老都給清除掉,張皇權,不再任何人掣肘,而且,當時兩邊鬥來鬥去,他也非常頭疼,他只能偏向皇后這邊,這其實也是帝王登基的基本流程,輔助大臣就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所以,你要告韓藝別的都還好,你告他跟長孫無忌謀謀反,長孫無忌自己都沒有謀反之心,他還跑去跟韓藝謀反,你不是在搞笑嗎?

這李治能信嗎?

而且李義府自己也知道,當時長孫無忌沒有謀反,完全就是栽贓嫁禍,你又拿這個罪名出來說事,擺明就是要冤枉韓藝。

別說李治,其余大臣也都心裡有數。

而韓藝的話更有可信,因為韓藝到底沒有幫助長孫無忌說話,長孫無忌最終還是死了,元老也幾乎被清除了,韓藝就是保住了這幾個人而已,你說他們在謀什麼?

而且,長孫無忌找韓藝,也是合合理的,因為韓藝跟長孫延、趙持滿、裴行儉都有不錯的,尤其是長孫延,當時長孫無忌已經夕西下,作為爺爺想要為長孫家留後,這再合理不過了,唯有韓藝可以保長孫延一命。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韓藝的話,與吐蕃一戰中,王方翼、裴行儉、趙持滿三人都打算以殉國,這種事是不可能來假的,如果他們真的不忠於李治,肯定早就跑了,或者投降了,換做李義府肯定會這麼做的,並且來濟當時都已經是以殉國,是他們挽救大唐的半壁江山啊。

而且他們是在幫助李治彌補,當初是李治的優寡斷,導致局勢變得非常危險。

李治心裡在想什麼,他很,他也很愧疚,他如今才知道,原來長孫無忌還幫著他培養了一批忠於他的能臣乾將,此時此刻,他已經萌發為長孫無忌等人平反的念頭,反正人也都已經死了。

正當李治暗自傷神時,韓藝突然將手中芴板往地上一放,道:“陛下,臣欺瞞了陛下,罪不可赦,還請陛下念在臣立下一些微末功勞的份上,免除臣的職,讓臣致仕回家鄉去吧,微臣叩謝皇恩。”

李治微微一怔,猛然醒悟過來,你小子還真會找機會。他知道韓藝這廝一直都想回去旅行,這擺明就是想借坡下驢,豈能讓他得逞,憤怒道:“拿起你的芴板,給朕退回去。”

韓藝哭喪著臉道:“陛下,這欺君之罪可非小罪啊!”

李治冷笑一聲道:“若以欺君之罪而論,朕也可以將你滿門抄斬。”

話音未落,就見韓藝趕撿起芴板,站回原位去了,一臉的鬱悶。

李治角不,暗罵道,這混小子。

PS:兩章一塊發了,本來是打算分開發的,因為斷點就在李義府出那個消息那裡,但是我知道一定會被你們罵斷章狗的,為了證明我不是,我就索一塊發了,你們要知道,之前的那些斷章並非我的本意,純屬巧合而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