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步

《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步

今日是初一,李治也已經出來理政務,按理來說,這日是要召開朝會的,但是因為李治的並未痊愈,反正也有些月沒有開了,所以李治並沒有召開朝會,但是樞要大臣還是要來尚書省開會。

“盧侍郎,這殿下的是不是痊愈呢?”

狄仁傑拿著一道奏章,向盧師卦問道。

盧師卦愣了下,道:“倒是好了一些。”

狄仁傑又問道:“那能否批閱奏章?”

盧師卦搖搖頭道:“那還不能,你問這個作甚?”

狄仁傑仿佛沒有聽見一般,隻道:“真是奇怪,難道是陛下已經痊愈呢?”

一旁的崔戢刃道:“陛下若是痊愈了,那麼今日應該會召開朝會。你為何突然說起這事來呢?”

狄仁傑將奏章遞給崔戢刃,道:“關於我們曾提議在民間建立更多的衙,加強府與百姓的流,陛下已經批示了,不但準許,而且還在奏章後面提了許多建議,可見陛下應該是經過深思慮的,但這只是小事,也不需要急於批示的,如果陛下還未痊愈,犯不著急於這一時啊。”

王玄道突然道:“說起這事來,似乎這兩月來,上面政令下達的都是非常迅速,甚至於去年積累的一些事務,陛下也都已經批示了。”

崔戢刃拿著奏章看了看,不皺了下眉頭。

正當這時,韓藝走了進來,“你們這麼早啊!”

一乾大臣立刻起行禮。

韓藝見他們個個眼中都著困,不問道:“你們在聊什麼?”

崔戢刃不答反問道:“尚書令最近可有見過陛下?”

韓藝點頭道:“前幾天我還去過一趟兩儀殿,怎麼呢?”

崔戢刃又問道:“陛下的如何?”

Advertisement

你這家夥會不會問問題啊?韓藝歎道:“比以前要好一些。”

說是好了一些,但是語氣已經告訴大家,還就那樣。

狄仁傑嘀咕道:“這就奇怪了,殿下的也未康復,不可能能夠理這麼多的奏章啊。”

“你在說什麼?”韓藝納悶道。

狄仁傑立刻將這事告知了韓藝。

想不到來得如此之快。韓藝問道:“這又能說明什麼?”

盧師卦道:“你們說會不會是皇后批閱的?最近皇后可一直都在東宮待著。”

此言一出,大家皆是面一變,其實他們剛剛猜到一點,但不管往那方面去想,如今聽到盧師卦直接說了出來,還是抖了一下。

這個消息對於他們而言,那絕對是要了親命。

他們為什麼會坐在這裡,不就是因為武娘的下臺麼,武娘要是再翻的話,他們就都岌岌可危呀。

“就是皇后。”

忽聞門口有人說道。

眾人猛地一驚,轉頭一看,只見張文灌急匆匆的走了進來,道:“這兩個月來的奏章,都是皇后代為批示的。”

韓藝驚呼道:“你怎知道?”

張文灌道:“據老夫所知,咱們奏章還是送往東宮,並未轉到兩儀殿,但是陛下也只是偶爾去一趟東宮,可是皇后卻一直待在東宮,這不是皇后批示的,又會是誰批示的。”

他本就是太子之師,東宮出來的,他對於東宮的靜,自然比其他人要清楚的多。

大家面面相覷,氣氛顯得有些張。

王玄道道:“陛下可否知道這事?”

張文灌道:“我看陛下定不知此事,皇后此舉分明是想借太子來乾預政事,這可不行,咱們一定上奏,將此事告知陛下。”

長孫延眉頭鎖道:“若真是如此的話,只怕會引起朝中。”

Advertisement

他真是怕得要命,武娘要是再出山,那肯定是容不下他。

大家不又都看向韓藝。

比起長孫延而言,韓藝應該更加害怕才是,武娘就是對付他,才被打冷宮的,要是翻,首先要對付的肯定就是韓藝。

看我幹什麼?我會怕?別搞笑了好麼。韓藝心裡暗滿是不屑,上卻憂心忡忡道:“這事目前還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就先不要上奏,下回我見到陛下,先試探一下。”

......

這些奏章當然是武娘批示的,武娘的行政能力可是非常出的,若非如此,韓藝當初也不會費勁心思,讓王萱去幹擾武娘,讓無暇顧忌他的新政,更為關鍵的是,武娘的那真是相當健康,別說大病,就連小病都非常見,理事務又非常果斷,很快就將積累下來的奏章都給理了。

但是,武娘沒有實權,是輔助,批示的奏章,而且大部分還是經過李治的點頭,並且都是商量來辦,仿佛又回到了廢王立武時候的那個狀態,那時候武娘在外庭也沒有任何勢力,就是李治的一個賢助。

李治其實很滿意這個現狀,因為武娘確實可以幫他分擔不力,只不過李治怕引起,於是將奏章放在東宮,借太子之名來掩護武娘。

“陛下,此乃楚州司馬遞上來的奏章,他彈劾揚州刺史楊展飛違反朝廷制度,擅自廢除宵。”

娘將一道奏章遞到李治面前。

李治裝模作樣看了下,其實他也看的不太清,皺眉道:“楊展飛為何要違反朝廷制度?朕看定是楚州司馬嫉妒楊展飛,故此想搬弄是非,你在奏章後面警告他幾句。”

娘道:“臣妾倒是認為這未必楚州司馬搬弄是非,因為這種事不難調查,而楊展飛目前可是地方上政績最好的刺史,陛下也是幾番褒獎他,楚州司馬怎會做如此愚蠢之事,臣妾看此事應該是真的。”

Advertisement

李治納悶道:“但是楊展飛為何要這麼做呢?”

娘又拿出一道奏章來,道:“陛下,這是閻尚書前幾日遞上來的一道奏章,他建議朝廷重新規劃城的格局,並且還有一張建設圖紙。”

李治好奇道:“這兩者有何聯系?”

娘道:“據閻尚書奏章上所言,隨著新政的頒布,城的人口是與日俱增,因此顯得非常擁,許多地方都變得非常骯髒,而且城道路也是年久失修,每當下雨,都變得泥濘不堪,還有就是百姓如今流非常大,裡坊制度不但不能實行有效的管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給百姓帶來不的麻煩。再加上水泥的出現,解決了許多以前難以解決的那題,故此閻尚書建議重新規劃城的格局。

臣妾仔細看過他的圖紙,不但更為合理,而且變得更加開放和自由。同理而言,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百姓的活,這對於商業發展是不利的。揚州這幾年變得非常繁榮,商業十分發達,乃是江南第一城市,因此楊展飛開放宵,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治稍稍點頭,道:“那你是如何認為的呢?”

娘道:“臣妾是認同閻尚書得建議,覺得應該給予百姓更多的自由,而且,這也是大勢所趨,因為隨著新政頒布,導致百姓的流是越發頻繁,裡坊制度,確實給百姓帶來許多的不便之,朝廷應該重新考量。同時,也應該在平時的時候解除宵,這樣能夠促進商業發展,也能夠為朝廷帶來許多收,因為開放宵,勢必會產生許多消費,那麼就會產生更多的契約,朝廷也能夠因此得利。而且,如今民安局已經非常,即便廢置裡坊制度,也能夠穩定長安的治安。”

Advertisement

說到這裡,頓了頓,又道:“不過這恐怕需要不錢,陛下還是應該與韓藝商量。”

李治嗯了一聲,又詫異道:“想不到你對於這新政恁地了解?”

娘苦笑一笑,道:“不瞞陛下,其實當初韓藝準備回去守孝時,曾向臣妾提過這方面的建議,可惜臣妾誤會了他的用意,並未采納他的建議,但是如今看來,他的確是真心希咱們大唐能夠更加強盛,是臣妾.....。”說到後面,是滿面慚愧之

李治卻是欣一笑,道:“你能夠想明白這一點,朕就安心了,好吧,改日朕與韓藝商量一下。”

......

大興善寺。

“看來這事還不小呀!”

崔平仲看著對面一直都在發愣的崔戢刃笑道。

崔戢刃一怔,回過神來,問道:“爹爹,你說什麼?”

崔平仲笑道:“你這是遇到了什麼難題,讓你這般愁眉苦臉的。”

崔戢刃面凝重道:“陛下可能會再度啟用武皇后。”

崔平仲雙目一睜,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崔戢刃道:“因為最近兩個月來,極有可能都是武皇后在代太子批閱奏章。張文灌雖認為陛下不知道此事,但是我認為,這應該是陛下授意的,擅自批示奏章,可不是小罪,武皇后如今在朝中已無任何勢力,並且還算是戴罪之如何敢這麼做。

另外,陛下也有這麼做的理由。當初陛下發病之後,便讓太子監國攝政,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防止宰相攬權過度,可惜太子如今也臥病在床,無法理政務,雖然韓藝一直都在極力避免攬權過度,但是陛下和太子的病,都是難以痊愈的,從這一點來看,陛下再度啟用武皇后,亦非是不可能的,畢竟在陛下眼中,這皇權始終是最重要的。”

崔平仲沉半響,突然笑道:“其實不管太子是否生病,武皇后始終還是會重新出來的,因為太子年紀到底還是太小了一點,陛下又是力不從心,而陛下是決計不會效仿太宗聖上,留下幾個輔助大臣給太子,那麼唯一可以替代輔助大臣,為太子保駕護航的,就只剩下武皇后,而武皇后不但有出的行政能力,還是太子的生母,對於陛下而言,他們始終才是一家人啊。”

崔戢刃皺眉道:“可如果武皇后再出來的話,只怕又會引起一場雨腥風,一定會報復韓藝的,甚至於......。”

“你們?”

“嗯。”

崔平仲笑道:“但是你可不要忘記,整個計劃都是出自韓藝之手,他能夠想到那麼長遠,難道就想不到這一點嗎?”

崔戢刃皺了皺眉,道:“孩兒不太明白爹爹的意思。”

崔平仲道:“我已經知道韓藝的最後一步是什麼了。”

崔戢刃驚喜道:“韓藝的最後一步是什麼?”

“就是武皇后。”

“武皇后?”

崔戢刃雙目猛睜。

崔平仲角難得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略顯興道:“不錯,韓藝做的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武皇后,他當初一方面輔助陛下,管理財政,一方面幫著武皇后出謀劃策,同時又暗中與長孫無忌聯系,但是他在武皇后出謀劃策的時候,才是最為真誠的,只不過他將這個事實給裝扮為了一個謊言。”

“這是為--為什麼?”崔戢刃驚訝道。

“因為普天之下,唯有武皇后才能令他的整個計劃變得完無缺,也只有武皇后能夠讓他做的一切都變得意義非凡,所以,韓藝不會對此到憂慮,相反,他一直都在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期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