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最佳拍檔

《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最佳拍檔

“利益?”

娘沉片刻,螓首輕搖道:“若是有利益的話,只怕都不需要我去跟他們爭論,他們也會答應的,之所以難以說服他們答應下來,就是因為其中是無利可圖的。”

韓藝笑道:“好歹是一塊地,怎麼可能沒有利益,之所以他們不會答應,是因為他們都深儒家思想的影響。”

娘道:“就算如此,那也是事實呀!”

韓藝又道:“所謂的利益就是疆土,他們肯定是反對朝廷出兵,如果這樣算的話,對於朝廷而言,可能是不劃算,但要是能夠不出一兵一卒,就擁有更多的疆土,朝廷又何樂而不為呢?”

娘更是納悶道:“既然不出一兵一卒,那為何還要朝廷幫忙。”

韓藝道:“當然是為了皇后啊!”

娘抿一笑,道:“你可莫要再說這等話,你這話裡可是帶著三分毒啊!”

“看來皇后對我誤會頗深啊!”韓藝呵呵一笑,也不在意,又道:“朝廷只是名義上出兵,實際上只是給予元家招募勇士的權力,並且招募過程中,由朝廷全面監督,另外,朝廷再支援一些武給元家。而當元家取得勝利之後,立刻在那些島嶼上建立起州縣來,納我大唐的版圖,就算失敗了,朝廷也沒有損失什麼,那點點兵,對於朝廷而言,只不過是九牛一。”

娘道:“就算納我大唐版圖,也難以有效管控,如今趾那邊的管理,朝廷都是鞭長莫及。”

韓藝笑道:“以前是管理不了,但是如今可以,原因就是商人。元家為什麼想要得到那些地方,無非就是希在那裡種植糧食和棉花,然後這些商品都將要運送到中原來,但如果沒有中原這個大市場,他在那邊種糧食意義不大,元家上下可不差這口飯吃。而當兩邊產生貿易,那麼朝廷可以做到有效控制,因為元家必須依附中原。還有一點,我之前就已經說過,當國貧富差距增大時,勢必會出現新得矛盾,就應該未雨綢繆,將矛盾轉移到海外,由朝廷組織那些窮人出海,讓他們從小小的佃農轉為地主,這樣下去的話,才能夠安定國,不至於發不可調解的矛盾。但是,這些都是後話。”

Advertisement

娘詫異的看向韓藝。

韓藝道:“在此之前,還是得讓朝廷出兵,想辦法制造出激烈的爭論來,只有當爭論持續發酵,才能夠讓皇后得到商人支持。整件事的重點,是要借著一次機會,令皇后你與商人站在一起去,至於那些島嶼麼,不過只是附屬品罷了。”

娘聽後,突然問道:“是不是你建議元家去佔領那些島嶼的?”

韓藝愣了下,道:“這重要嗎?”

娘笑了笑,道:“不是很重要,我只是非常好奇,你當初是如何制定整個計劃的,你又花了多年?我自問是無法做到如你這樣。”

韓藝笑道:“那是因為皇后天資聰穎,什麼錦囊妙計,都是信手拈來,像我這種田舍兒只能勤能補拙。”

娘笑道:“你就不要在我面前謙虛了,我自問勤是遠勝於你,但是你得計劃遠比我的要更加縝,而且都是越好多年,就連那長孫無忌恐怕也沒有你這般厲害。”

韓藝笑道:“皇后過獎了。”

娘又問道:“不過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促使你制定出這麼一個大計劃來,要說權力和財富,其實你很早之前就已經擁有,就算不這麼做,你同樣也可以得到。哦,別說是為了我,因為我不相信。”

韓藝哈哈一笑,又正道:“不是我不想說,而是因為我說實話,人們總是不願意去相信我。”

娘道:“那你倒是說說看。”

韓藝道:“我只是想將來能夠頤養天年。”

娘抿一笑,道:“我的確不信,因為這並不是實話。”

韓藝問道:“何以見得?”

娘笑道:“因為這對於你而言,實在是太簡單了。不,應該是對於任何人都非常簡單。”

Advertisement

“是嗎?”

“難道不是嗎?”

韓藝淡淡道:“長孫無忌、褚遂良、李義府、許敬宗等人,是何等的厲害,可是他們的結果又如何呢?”

娘黛眉微微一皺,不偏頭看向韓藝,見其是一臉無奈的看著自己的,眉宇間不著一猶豫之

韓藝又道:“我還是那句話,我做得這一切也是為了皇后,因為要是像我這種田舍兒都能夠頤養天年,更何況皇后。”

娘笑道:“我也還是那句話,別說是為了我,因為我不相信。”

.....

韓藝雖然沒有料到,元傑會跟佛逝國發生戰爭,更加沒有想到會大敗而歸,但是這並沒有偏離他的計劃,反而能夠推他的計劃,因為他一早就計劃讓大唐帝國向海外擴張,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種擴張可以為大唐獲得人力、原料、以及市場,尤其是市場,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市場的大小直接決定經濟的發展規模,唯有擁有全球市場,資本主義才能夠騰飛。

以前那些島嶼都是一些土著,但那可不算是市場,因為那裡沒有與中原產生貿易,但是當元家佔領那裡之後,他們只會種植中原需求的原料,那麼其它的東西,就需要從中原購買,上回危機之時,中原許多貨都是被元家給買走了。

這就是市場。

在與武談過後,韓藝又跑去元家,讓他們將消息放出去。

......

北巷。

“東主,元家的這果酒賣得非常不錯,主要是他這種果酒,口味非常特別,目前咱們店裡的存貨雖然還有一些,但是是也可以再去從元家那裡再買一些了。”

“嗯。”

錢大方點點頭,道:“改日我去一趟崇仁坊跟那元修談談。”

Advertisement

“東主,東主。”

忽見一個留著兩小撇胡須的男人跑了進來。

這人正是錢大方邊的一個隨從。

錢大方皺眉道:“我說你怎麼就改不了這冒冒失失的習慣。”

那隨從微微氣道:“東主,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錢大方好奇道:“你知道什麼?”

“我知道元家這酒是從哪裡來的了。”

“什...什麼意思?”

“如今外面都在傳,原來元家早幾年就在海外佔領了幾個島嶼,又在那些島上種植糧食和棉花,這些酒就是那島上的一種特別的果子釀造的。”

“什麼?竟...竟有這等事?”

“嗯,還有傳言說去年的時候,元家在海上還與那佛逝國打了一仗,但是卻大敗而歸。”

......

新市場。

“元家還真是狡猾,跑去海上佔領了那麼島嶼,這種好事竟然也不上我們,真是豈有此理啊。”

宇文修彌站在廣場上,不住的抱怨道。

他先前一直都想去打日本,就沒有想到去海外佔領其它的島嶼,這令他非常責怪自己,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

賀若寒道:“我就說那場危機中,怎麼元家能夠泰然自若,好像一點損失都沒有,原來元家手中有那麼些島嶼在。”

“可是小小一個島,能幹啥?”

“那島當然沒有中原大,那島上的人也沒有我中原多呀,而且你們不妨想想,若是那些島都是屬於一個人的話,那可就了不得了啊!”

“你們興許還不知道,當初危機解除之時,就是元家用糧食將我們的貨都給買走了,而那糧食都是來自那些島嶼。”

“還有一點,最近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咱們中原的昆侖奴增加了不,據我所知,可都是元家賣到咱們中原的,那島上可是有不人的,元家佔領了那些島,還將島上的人都當做是自己的奴隸,世上還有比這更賺錢的買賣麼?”

Advertisement

“不行,不行。”

宇文修彌越想越氣,道:“這好事可不能讓元家一家獨吞了,要不然的話,咱們永遠都超不過元家,據說那邊不是有很多島麼,咱們也去佔幾個。”

“哥哥,你難道沒有聽說麼,去年元家跟海外的佛逝國發生衝突,結果大敗而歸,可見那些島可也不是那麼好佔的。”

“元家都沒有辦法,咱們就更加吃不消了。”

“是呀!想要佔領那些島,首先得征服那些島上的野猴子,這可是需要兵馬的,咱們上哪去弄兵馬。”

.....

關於元家在海外佔領島嶼的事,一下子就傳開了,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元家在那場危機中,不但沒有賠什麼,反而還賺了不,因為當時中原糧食非常值錢,元家剛好從海外運來大量的糧食,不但沒有虧損,反而從中狠狠了賺了一大筆,關鍵那糧食沒啥本,只需要跑去佔領那些島,人力和土地都是現,說不羨慕元家那肯定都是假的。

再加上不商人從高句麗狠賺了一筆,嘗過這甜頭,這世上最賺錢的買賣,還是打家劫舍啊!

目前大家還不知道那些島上有沒有煤和鐵,如果有煤和鐵的話,那就更加不得了,因為隨著商業的發展,煤與鐵的使用量是越來越大,而在中原的話,朝廷對礦產管控還是非常嚴的,而且中原地區,始終還是講究地頭蛇的,商人很難去人家鄉村邊上開發礦產,當地的士紳肯定不會答應的。

得虧還傳出元家被佛逝國教訓的消息,不然的話,可能會刮起一陣出海高

但是正如韓藝預計的一樣,自始至終,朝廷都並未怎麼關注此事,雖然員都已經聽說過。

.....

今日,武娘在政事堂召開了新年來第一次樞要會議,主要就是商議今年的工作安排。

這個就不是武娘做主的,而是尚書省,或者更直接的說,就是韓藝主導,因為整個新政都是出自韓藝之手。

來到政事堂之後,為尚書令的韓藝,先是將一份資料發給各個樞要大臣。

“如今大家手中拿著便是我對於工作安排的一些提議。”韓藝坐了下來,雙手放在桌上,十指叉向握,道:“在過去幾年的努力下,我們大唐終於是徹底從危機走出來了,恢復了往日的生氣,印花稅也徹底實行開來,雖然稅收還未完全統計上來,但是戶部預估至是往年的三倍左右。”

“三倍?”

張文灌等人驚訝的看著韓藝。

韓藝點點頭,道:“因為這還是第一年,許多州縣還未普及印花稅,如果都普及的話,應該可以達到十倍。”

大家聞言,皆是面震驚之

“這怎麼可能?”張文灌舌頭都有一些打結。

韓藝笑道:“如果你仔細看看資料上的數據,就可以發現一些原因,在實行印花稅之前,長安就有十萬人左右藏戶籍,逃稅稅,不是他們本不好,而是他們都沒有什麼土地,他們沒法稅,唯有藏戶籍,甚至於甘願給地主做奴隸,以此來避免稅。得虧我們改變的早,否則的話,這種況只會愈演愈烈。”

大家紛紛拿起資料認真看了看這一段,皆是啞口無言,因為這種現象他們都知道,只不過不知道這麼嚴重。

韓藝笑道:“就憑借這稅收足以證明我們當初的變法是非常正確的,一切都在欣欣向榮。”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但是當時我們是危機所迫,才臨時決定變法的,況是如此的急,因此是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如今國家已經走上正道,而且正在發生一些結構的變化,工商階級在新政變得變得越發的壯大,如果朝廷不能有效的管理,那麼肯定會出很多問題,因此朝廷應該未雨綢繆。

在去年的時候,長孫延侍郎和狄卿就已經開始針對長安工商的況,修訂了一些法案。但是目前為止,這些事都是戶部在負責,而戶部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印花稅的出現,導致稅收變得更加複雜,財政調控也變得比較頻繁,因此我建議朝廷立一個工商局,來專門管理工商階級的事務,從而分擔戶部的力。”

大家皆是一愣,正如韓藝所言,本來這一切都是歸戶部管,這就是權力呀,韓藝這麼做,等於戶部分權力出來。

鄭善行點頭道:“我讚尚書令的這個提議,如今朝廷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署,來與工商階級通,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便於朝廷的管理。”

張文灌道:“我倒是不反對,但是戶部一直以來都管理的非常,在這種況下求變,是不是會適得其反呀?”

劉祥道也道:“要不將工商局歸於戶部。”

劉祥道、任知古他們也都紛紛點頭。

娘都看在眼裡,心想,看來這就是韓藝與李義府的差距。

其實這些樞要大臣都不希其中任何一人權力太大,這樣的話,他們就沒有什麼作為,這要是換李義府的話,李義府不這麼說,他們也會想盡辦法削弱李義府的權力,但是韓藝的話,大家卻反而讓他不要將權力放出來,因為他們都知道,韓藝這人對於權力一直都很謹慎,不願意攬太多權力在手上,不然的話,他們都不一定能夠坐在這裡,故此韓藝主放權,他們還都有些不答應。

“我不建議這麼做。”韓藝笑著搖搖頭頭,道:“當時李義府便是一手抓,可結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都戶部管,那麼縱使我可以保證清廉之,但是下面的員呢?我不是不相信他們,只不過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那我就還得花很多很多的功夫去監督下面的人。將工商局放在戶部之外,各司其職,是可以產生相互監督作用,百姓在工商局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可以告到戶部來,反之亦然。但是戶部始終還是在工商局之上的,這又不會妨礙府的效率。”

這其實也是韓藝一貫的主張,盡量讓署之間做到相互權衡,但是戶部管得是政令,並不會影響效率。

大家見韓藝都這麼說了,於是紛紛點頭,表示讚

韓藝又道:“而關於工商局所掌管的事務,我是最悉的,如果工商局提議最終通過的話,關於工商長一職,我也有一些建議。我列舉了幾個名單,當然,我這也是拋磚引玉罷了。我認為工商局長,要符合幾個要求,第一,自的品行,我個人還是偏向貴族,雖然我是出庶族,但是在工商局長一事上面,我還是偏向貴族,因為貴族還是比較護自己的名聲,而且,貴族自就很有錢,他不會去為了那點錢,就敗壞整個家族的名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