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187章 三千飛熊軍

《三國第一奇兵》 第187章 三千飛熊軍

袁尚沉聲道:“陳到,你擅統兵、練兵,我給你三千編制,在你陳家部曲的基礎上,招募士兵湊三千銳。同時,三千士兵盡皆為輕騎,騎士批甲,戰馬沖陣,我要這一支軍隊所向披靡。即便面對虎豹騎,也可堪一戰。”

“卑職,定不負主公厚。”

陳到一下就激了起來。

心很是歡喜。

這是他的機會,單獨建立一軍,陳到很是激

陳到心思一轉,順勢道:“卑職這一軍,懇請主公賜名。”

袁尚道:“昔年董卓麾下的飛熊軍,便是涼州鐵騎,所過之,擋者披靡。今日,以飛熊軍命名。你他日,所訓練出來的軍隊,不弱于飛熊軍,甚至更強。”

“卑職遵命。”

陳到抱拳應下。

袁尚道:“關于練兵一事,不論是甘寧,亦或是陳到,你們都初到軍中。我麾下的將士,練兵自有章程,且麾下將士,必須讀書識字,這是一個本。”

“同時,所有的將士,必須清楚為什麼而戰,讓他們忠于我,忠于我袁家。這事,你們向黃忠請教,他是最早在我麾下任職的人,也是最早參與練兵的。”

“遵命!”

甘寧和陳到,再度齊齊回答。

袁尚道:“黃忠,你帶甘寧、陳到、魏延、鄧興去軍中,了解一下況。”

“喏!”

黃忠應下,帶著人離去。

房間中,只剩下袁尚、李儒、龐統、徐庶四個人。

袁尚沉聲道:“文優,這段時間,鄴城的況如何?”

李儒神肅然,緩緩道:“回稟主公,鄴城一切倒是風平浪靜。不過卑職借助甄家的商業渠道,加大了對青州、幽州和并州的滲,加強了報的了解。”

“高干這里,倒是沒什麼作。袁譚、袁熙兩兄弟,在各自的區域,都在加強實力,不斷的籠絡力量。卑職斷定,一旦大將軍崩逝,到時候他們會發生叛。”

Advertisement

“當然,要解決他們,其實也容易。只要大將軍出面,一道命令下去,召他們回到鄴城,他們就必須回來。”

“如果等到大將軍崩逝后再來安排,恐怕他們會滋生,會聽調不聽宣,不服從主公管束,會為獨立狀態。”

李儒道:“總之這一事,越早理越好。”

袁尚心中思忖一番,道:“袁譚、袁熙的問題,眼下我們要對付他們,不容易,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如果現在我去找父親,或許父親會同意。但這麼做了,會給父親一個印象,我急不可耐要對付自己的兄弟。”

“這樣的結果,是得不償失的。再者,他們各自都有力量,即便下令下去,他們也可以找理由搪塞。到時候,目的沒達到,反倒顯得我心狹窄,尤其也是打草驚蛇。”

“對付袁譚、袁熙,是勢在必行的。這一事,你加大滲。”

“眼下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加強父親對我的好印象,彰顯兄友弟恭。另一方面,加強自的實力提升。一旦父親有個三長兩短,他們有任何舉,直接剿滅。”

眼下的況,要對付袁譚、袁熙,如果袁紹主出面,一切都沒問題。

甚至也比較輕松。

袁紹的秉,就是相信自己人,所以這事兒辦不到。

袁紹寵溺袁尚,可是袁紹也固執。

這就是癥結。

袁尚如今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最大限度的安自己的力量。

李儒聽完袁尚的話,也是點了點頭,道:“主公所言甚是,既如此,卑職加大對幽州、青州的滲即可。”

說到這里,李儒話鋒一轉,又道:“眼下還有一事,我們和審配、沮授、田員的關系,頗有些敵對。原因很簡單,就是各自爭奪話語權。隨著主公的愈發強勁,這些員,自然而然的,會打我們這些人。”

Advertisement

袁尚說道:“這事,不必過分在意。只要對方不過分,沒必要起沖突。我們如今,還在發展的階段。真要鬧大了,對我們不利。另外,如果對方真的蹬鼻子上臉,無需畏懼,該打就打,該出手就出手。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這就是我的一個觀點。”

李儒道:“主公圣明!”

袁尚的一番態度,不卑不,也是最理智的應對。

袁尚道:“還有什麼事?”

李儒搖了搖頭,道:“其他方面,倒沒什麼特殊的。就是一些財政、商業上的事,這些事,卑職都編纂冊,全部記錄在賬簿中,主公查看就是。”

袁尚點頭,道:“既然事沒什麼,那就來議一議烏桓使臣南下的事。”

李儒、龐統、徐庶一聽,神都是肅然。

烏桓使臣南下。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涉及到烏桓這樣的胡人,絕對不可小覷。雖說在東漢時期,不論是烏桓,亦或是匈奴,實際上都是被東漢制得沒有半點脾氣,不敢造次。

可是在黃巾起義后,漢室江山對地方上的統治力量削弱,又加上西北涼州羌人、氐人作,又有董卓朝廷,加上李傕、郭汜拿皇帝,大漢部的力量嚴重削弱后,匈奴和烏桓都有一定的實力崛起。

如今的烏桓、匈奴,是能影響到大漢國局勢的。

李儒說道:“主公,烏桓南下,所為何事?”

袁尚道:“父親執掌河北之地,籠絡了烏桓大單于蹋頓。所有烏桓的力量,雖說屯兵在遼東右北平等地,但也聽從我袁家力量的。”

“不過這一聽從,并非是真正的歸順,雙方是利益的結合。這樣的一個局勢下,每年袁家都會給予烏桓一定的糧食等資源。”

Advertisement

“如今這一次,烏桓大單于蹋頓來書信說,匈奴開春后一直干旱,草場不行,派遣了使臣來拜見。其用意,就是為了糧食這些資源。”

“當然,或許也有試探父親狀況的意圖。我已經征得了父親的同意,讓我全權負責。烏桓使臣在一個月,會抵達鄴城。”

“這一事,你們怎麼看,該如何應對?”

在袁尚的心中,已有大致的想法。

只是,還是要聽下面的人分析一番,看看眾人的態度,以便于袁尚做出安排。

徐庶眼神銳利,眼中甚至有一抹仇視,斷然道:“主公,卑職的建議,這一次徹底敲打烏桓。眼下這局勢,和烏桓開戰是不可能的。要剿滅烏桓,也得等主公徹底掌權,一統河北后。如今先震懾對方,令烏桓不敢輕舉妄,甚至懼怕咱們。在這一前提下,就足夠了。”

李儒眼眸瞇了起來,道:“烏桓人,或者說所有的胡人,都是欺之輩。這些人,畏威而不畏德,靠德行化,本不可能。”

“所以必須是展力量,卑職的建議,主公屆時舉行閱兵,把黑龍軍、錦帆軍、飛熊軍都拉出來,讓他們看一看。”

“如此一來,自然而然能起到作用。沒有這一步,其他的談不攏。在這一個前提下,再考慮其他的所有事。”

龐統道:“主公,卑職贊同李長史的分析。”

徐庶頷首道:“主公,李長史的方向是正確的,卑職也贊同。等未來,我們一掌整個河北之地,就可以逐漸在烏桓中,培養我們的力量,使得烏桓漸漸歸附。”

袁尚點頭道:“就這麼安排吧,事,就到這里。”

眾人應下,起告辭離去。

袁尚徑直往后院去,他洗漱一番后,接下來還得先去見鄭玄,然后去甄家。

回了鄴城,該去拜訪都得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