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

《定居唐朝》 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

要把堆得跟小山似的紅薯運上京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護送的的人手,運送的車輛、人員等也要安排,這需要做大量的調度工作。??? 何況,還有土豆等著采挖——

其實土豆也可以挖了,不過,薛朗覺得如果李綱一來就挖出來,搞得好像專門等著李綱來似的,往后推幾日也無妨,公主殿下前戲已經做了,薛朗總要把后戲做足才不枉費公主殿下花費的心思。

為了等土豆收獲,李綱一面派人送疏奏進京,一面耐心等待。平公主治軍嚴格,駐軍在當地名聲不錯。李綱即便為上使,也不可能去軍營打轉,所以只能在附近走走。平公主也不管他,盡由他轉就是,還派了府中的長史韓進出面做陪。

負責準備車馬裝運紅薯的騎曹那邊,因是第一次裝運這個東西,又是要進京進獻的,唯恐裝運不妥損壞了紅薯,去公主殿下那里問話后,公主殿下直接把這事兒丟給了薛朗。

薛朗這幾日便忙這個,說是忙,其實也只是,指揮人準備大量的茅草,紅薯又不是蛋,拿茅草墊筐,即便路途遙遠,也足夠了。

如此忙碌了三四日,薛朗捉著也差不多了,去請問公主殿下的意思:“殿下,屬下想明日采收土豆,時機合適否?”

公主問道:“土豆已可采收否?”

薛朗道:“土豆與紅薯不同,其實只要土里的土豆長得差不多大就行,只要苗不枯死,收也可以,不收也可以。”

公主道:“既然如此,那就采收吧,早日出,免得被劉黑闥了好事。”

“喏。”

薛朗應是。平公主道:“另外,關于條制法推廣一事,寫一封疏奏出來,我讓人快馬呈送圣人。”

Advertisement

薛朗一愣,忍不住指指自己鼻子:“殿下讓我自己寫?”

公主頷:“正是。”

薛朗有些不敢置信:“就屬下的文采,殿下覺得呈于圣人面前,不會污了圣人的眼?屬下怕所寫疏奏太沒文采,圣人一個生氣,說不定要治屬下的罪呢。殿下,還是不要嚇圣人為好。”

公主不一聲長笑,笑得薛朗臉都快綠了,他明明說的是現實的、比較可能出現的況,是很嚴肅的擔憂,公主殿下笑這樣是什麼意思!

笑完了,平公主才收住笑聲,但滿面的笑容卻沒收,笑的道:“何以如此自嫌?”

薛朗嘆道:“非是屬下自嫌,而是事實如此。”

公主這才收了笑容,道:“長于異國,不習慣我朝文實屬正常,現時你可找人代寫,將來當如何?總不能一直找人代寫,還不如一開始便把此事呈于圣人面前,圣人并非不同道理,想來定能包容才是。”

也對,晚暴不如早暴,萬一以后才暴,被險小人扣上欺君的帽子。薛朗一想,干脆同意了,不過,還是沒什麼自信的道:“屬下回去寫好后,還請殿下斧正一番,看看可有錯字什麼的。”

公主莞爾,倒是答應他:“可。”

薛朗想了想,道:“還請殿下給屬下派個寫疏奏的先生。”

公主

看他一眼,看得薛朗怪怪的,平公主才道:“看府中可有人能做你之先生,難道本宮這位現的先生才學不足嗎?”

哎喲我去!

薛朗心里默默了一聲,連忙拱手:“屬下不是想著殿下事務繁忙,想來無有時間教導屬下,這是經驗主義犯下的錯誤!”

Advertisement

“何謂經驗主義?”

公主殿下每次的關注重點都是這麼的清新俗。薛朗不得又給解釋了一通,閑扯兩句,總算讓公主殿下放過這一茬兒,開始教他寫疏奏的格式。

公主道:“漢以前,上行文書統稱為書,文分奏、章、疏、表四種。格式大致可分為奏抄、奏彈、布、議、表、狀六種。”

薛朗用心記下,追問道:“請問殿下,不知這四種文,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應該用哪種文?有什麼講究嗎?”

公主不徐不疾的道:“奏以按劾,章以謝恩,疏按異議,表以陳以為你所寫之條推廣方法該用何種文?”

薛朗想了想,試探著答道:“疏議?”

“然也!”

公主贊許的看他一眼,大有老師表揚聰明的學生的欣

薛朗默默蛋疼,做古人的學生也不容易,看公主殿下字句儉省的,如果不是他自己對照著學過的歷史知識和以前背誦過的古文對照理解,只怕現在還沒明白呢。不過,能得到公主殿下的親自教導,他不應該嫌棄,還是應該心懷謝,不過,在謝公主殿下之前,應該先謝兩位——

謝語文老師!謝歷史老師!薛朗在心里默默合十。

公主道:“奏,在秦漢之前,稱之為書,至秦時,改書為奏,奏乃是群臣論諫之總稱,劉勰對此曾在《文心雕龍》中言,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衍謬,總謂之奏。”

薛朗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平公主繼續道:“章,章以謝恩,記住,此次進京,圣人封贈,須得書寫奏章謝恩。”

薛朗連忙答道:“喏。屬下記住了!”

公主續道:“疏,又稱議,乃是臣下對君王論事說理,陳述意見之文。所謂‘學古,議事以制,政乃不迷。議,奏議也。表以陳,乃是臣僚向君王陳之文。如論諫、勸請、推薦、慶賀、安、辭解、陳謝、進獻等皆可用之。”

Advertisement

給薛朗總論了一番,公主殿下又不厭其煩的把四大文之下的各種小區別說了一遍,什麼時候該用什麼,雖然言辭習慣的儉省,但說的也算深淺出,薛朗倒是一聽就明白了。

聽完后,薛朗倒是恍然明白,這時候對上呈送疏奏統稱上疏,也是沿襲古制而來。奏折這種稱呼是清朝以后的事,清以前是沒有這個稱呼的。

跟著公主殿下學習了一通行政公文的寫作,薛朗一腦子的疏奏表章,急吼吼奔回聽風院寫自己人生的第一封奏疏去。

沒穿越的時候,薛朗雖然是藝生,績卻并不差,作文寫得還算可以,自認寫一篇言辭順暢,邏輯嚴謹的文章出來并不難,難的是不知道圣人李淵陛下能不能理解,會不會嫌棄文采太差。

文化差異什麼的太闊怕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