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169章 預定任期

《定居唐朝》 第169章 預定任期

薛朗沒答太子與秦王的驚嘆,而是緩緩地代事由:

“春天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雪,秦王攻打劉黑闥此影響,甚至有失利和損失。? ? 那時,臣在葦澤關,寒冷的氣候,十分難耐。向殿下打聽我朝有何寒之時,才知道竟然沒有棉花……也就是白疊子彈制的棉襖、棉被這一類,細問之下才知道,在我朝,因不得其法,白疊子仍作為奇花異草,用作觀賞之用。而在異國,棉花乃是冬日必備之,就算是普通人家,不管南方還是北方,皆會制上幾床棉被留作冬日寒之用,是十分平常的東西。而棉花,只要氣候適宜,卻是十分易種的作。”

來的時候,平公主就提醒薛朗,不要對圣人的留任推辭太多,以免沖撞圣人,讓圣人覺得不識好歹。

為解決這個問題,薛朗冥思苦想,想出來的就是棉花這個東西。棉花的試種,于家國社稷皆有益。用這個作借口,想來李淵也說不出什麼,還只會嘉獎他,也不會對平公主有什麼想法。

現在來看來,果然一切都如意料之中一般。薛朗表示機智如他,點贊!

李淵急忙問道:“何等氣候才適宜種植棉花?請卿家教我!”

李淵也不喊白疊子,跟著薛朗改喊棉花了。薛朗連忙道:“不敢,微臣這就告之圣人。”

我國自古以來的棉花產區,分為三個地區,一個是黃河流域棉產區,一個是長江流域產區,還有一個就是西北6棉區。

這三個產區,以唐朝的現狀及疆域,基本只有第一個產區可以推廣,第二個產區人口稀,朝廷都還沒開呢,第三個產區更不用說,現在那里還不是唐朝的疆域,朝廷管不到。就算是已經第一個產區,都還有劉黑闥在作,所以說,朝廷想推廣種植棉花,還任重道遠呢。

Advertisement

薛朗道:“稟圣人,關于棉花的種植條件,棉花喜溫喜歡日照,怕怕冷怕霜凍,怕雨漬澇,怕干旱高。有句順口溜,說得很直觀。說‘棉花從小是個病漢子,長大是個藥罐子,到老變錢串子。’依臣一路行來觀察所得,齊魯、冀、豫之地,是最適宜種植的;其次,關中、幽州等地也可以種植。其實最適宜種植棉花的是西域諸國的氣候,所以,高昌國才會有那麼多棉花產出。”

李淵點點頭,道:“葦澤關試種棉花,進展如何?”

薛朗道:“稟圣人,目前一切順利,等微臣回去,差不多就可以采收了,屆時核算一下產量。因為是第一年試種,微臣雖說知道棉花,于種植管理上其實并不通,今年的種植管理,乃是公主從京中掉了兩名培植白疊子的花匠前去,大家一起商量著試種。今年有了經驗,明年再試試增加種植面積,于種植過程中汲取經驗,改進技,這是須得耗費時日的事,急不來。”

李淵道:“既如此,卿家且先回葦澤關,待明年春日,京城附近你盡管挑選適宜的土地,把紅薯、土豆、棉花一起試種,由卿家你主管。在長安,朕定當把所有擅長培植棉花之花匠給卿家找來,爭取早日實現棉花之高產。”

這是給薛朗劃定期限,也是對薛朗的看重。薛朗心中其實還是不太愿意,最好是明年過后再來京師。歷史記載,公主殿下亡故于武德六年,是年初還是年中或是年底,本就沒寫!

在這樁顧慮沒

解決之前,薛朗哪里有心來什麼京城。不過,想到來時平公主的代,薛朗只得道:“多謝圣人看重,微臣定當努力。”

Advertisement

沒正面答應,卻也沒再推拒。

今日朝會,主要就是議紅薯和土豆的事,棉花那是意外收獲。薛朗能說的部分說完,接下來的細節安排,就是在京員的事,與他無關了。

細節安排不是什麼大事,很快就議完。又議了一下其他的事項,眾臣各自暢所言,言的時候,會時不時的看看手中的笏板。

笏板在上朝的時候,相當于一個記事本。上朝之前把想說的話,言要點記在笏板上,言的時候才能簡明扼要,條理分明。或是把朝議的結論、圣人的吩咐記在笏板上,以免忘記出錯

如果有員朝議當天要稟告的事多,一片笏板寫不下,就會多帶幾片笏板。帶的笏板多了,為了攜帶方便,員們甚至還會裝滿讓小廝背個裝笏板的布袋,做笏袋。

而在朝議過程中,如果有員的言,讓你贊嘆擊賞,可以以笏板擊掌而贊之。古代上朝也不是死板板什麼都不準的,其實是很人化的。

薛朗聽著群臣議事,再與心中所學、所知印證,只旁聽都覺得學到許多東西,起碼,對古代的風土人、民風世又有了些了解。

請留步。”

散朝的時候,薛朗正回去驛館,被李綱住,他旁還跟著一個年歲與薛朗相當的青年男子。

薛朗連忙止步,應道:“李公!不知喚住晚輩有何吩咐?”

李綱笑道:“乃是好事。來,老夫與介紹,這位乃是將作監之大匠閻立德閻大匠,大匠請我幫他引見,散朝之后,該帶賜的府邸了!這事可是好事?”

薛朗笑著拱手:“確是大大的好事,多謝李公。”

李綱笑著擺擺手,道:“既然大匠與還有事要忙,老夫就先走一步,待事務完畢,再與敘話也不遲。”

Advertisement

“多謝李公,李公慢走。”

送走李綱,薛朗朝閻立德拱手:“勞煩閻大匠。”

閻立德客氣的道:“薛郡公客氣,此乃下之事。”

說來,這位閻立德閻大匠其實也是歷史名人,著名的畫家、建筑家,可能有人對他不太悉,但說起他的弟弟閻立本,想必知道的人更多些。

說起來這兩兄弟也有趣的,出于工程世家,母親乃是北周武帝的兒請都公主,可算是出名門。兩人都擅長建筑,擅長繪畫。只是呢,哥哥擅長畫人、樹石、禽,弟弟閻立本則擅長畫人、車馬、臺閣。

薛朗當年考大學是想建筑設計的,雖然最后沒學,但自己也看了不書籍。對這位唐朝的大匠,閻家兄弟倆兒自然是知的,薛朗其實是這兄弟倆兒路人來著。

將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請兄弟倆兒合作畫一幅畫送他,要既有樹石、禽,又有車馬、臺閣的,讓兩兄弟都有施展所長的機會。

作為,薛朗暗的打算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