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178章 朝議出兵

《定居唐朝》 第178章 朝議出兵

突厥頡利可汗率十五萬大軍雁門,兵擾并州;別部擾原州,大震關陷。? ?? ?

這個消息一通知,眾臣面容嚴肅了幾分,卻沒有什麼驚訝過度的樣子。圣人李淵直接道:“年初,薛卿家就曾有言,言道今年突厥定會南下,我朝一直為此在做防范。如今,頡利果然來也!”

因為有了薛朗,朝廷對突厥的南下,并非沒有防備。只是,薛朗不在京中,不知道朝廷對此有什麼措施,可做了人事方面的調整等。

封德彝道:“可慮者為只怕南下的突厥部眾非止頡利。此外,尚有劉黑闥!”

南下劫掠的突厥,最大的一支是頡利可汗的十五萬大軍,其余諸部,雖然沒有這麼聲勢浩大,但是來犯者眾,加上還在作攻伐的劉黑闥,給唐朝諸州的防很大力。

秦王面容堅毅,直接請戰:“圣人,臣請領兵迎擊突厥。頡利南下,聲勢正盛,如于此時予以迎頭痛擊,滅其聲勢,則其余諸部之患便迎刃而解。如若不能滅頡利聲勢,則突厥聲勢日壯,必定影響我軍士氣,屆時,易打之戰也將變困苦之戰。”

薛朗就是打仗門外漢,也懂了秦王的意思,行軍之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于敵人聲勢浩大之時給予迎頭痛擊,滅敵聲威,壯己聲威,正是時候。

李淵沉一陣,道:“地圖!”

立即有侍抬出一張巨大的地圖,不知道是什麼皮所做,劃的自然沒有現代細,畫風還是那麼獷、象。反正薛朗跟著過去圍觀了一陣,字能看懂,但其他都看不懂,對這張地圖要表達的地理概況還是完全看不明白。

李淵接過侍遞過來的一手杖,以手杖點著地圖,道:“此乃并州、原州,乃是頡利率兵攻伐之地;這些州,乃是劉黑闥作之地。還有這幾州,乃是與突厥有接壤之地,皆有突厥兵患。”

Advertisement

李淵點過地圖,立即皺起眉頭——

與突厥接壤的地方多,加上劉黑闥,對唐軍而言,防力太大!眾臣也皺起眉頭,就連主戰的秦王也是皺眉沉思。

一個中年文臣直接道:“稟圣人,如今有劉黑闥攜突厥兵作,外有頡利率部雁門,可謂憂外患。古語有云,鑲外必先安。臣以為,朝廷當以平定劉黑闥為先,之后才是突厥,平定劉黑闥不過是須臾之功,掃平突厥卻須花費時日,是故,臣請圣人與突厥議和,忍一時之氣。”

這是主張議和。

李淵道:“鄭卿言之有理。”

原來這廝就是太常卿鄭元壽。薛朗特意打量了他幾眼,鄭元壽之所以提議和,也不是弱的人,而是從老謀國的角度出。

這人可是真正的有膽有識有謀的能人,自隋以來,一共五次出使突厥,每次都是臨危命,每次都能安然而歸不說,還能完使命。對這樣的能人,薛朗表示佩服。

封德彝出聲道:“臣反對!”

“封卿家為何反對?”

李淵問道。封德彝慨然道:“我朝對突厥南下,已然早有防范,打的非是無準備之戰。何況,自古哪有未戰先求和的道理?如此示弱于突厥,豈不是更加壯大突厥聲威,陷我朝與被之中麼?臣建議先打,打了勝戰再議和,如此方才能占據主。”

李淵也點頭:“封卿家言之有理!”

所以,圣人你到底是支持哪邊?

一時間,朝上眾臣為先戰還是先和,爭辯不休。李淵一時間似乎也拿不定主意,也愿意讓眾臣辯論一下,看哪個選擇更有利。

薛朗聽得頭疼,朗聲道:“稟圣人,臣有話說。”

“薛卿家請講。”

Advertisement

薛朗道:“稟圣人,突厥今年鬧荒,才是第一年。但凡荒一起,豈是一年就能結束的?何況,突厥不擅農耕,以畜牧為生,抗災能力較之我中原百姓更為弱一些。只是,他們男皆弓馬嫻肚子的時候,最先做的選擇肯定是南下劫掠。未來幾年,突厥肯定會頻繁叩邊,即便議和,也不過是用金銀換得短暫的、虛假的和平。可是,歷來只有打出來的和平,沒有議和議出來的和平!”

薛朗頓了頓,加重語氣,續道:“再則,我朝初立,如若朝廷未戰先和,讓天下臣民怎麼看?所謂上有行,下必效之。先有鐵骨錚錚之大唐,方有鐵骨錚錚、寧死不屈之大唐子民!是故,臣主張,這一戰必須打!而且必須狠狠地打,最好把突厥打疼打痛,讓他下次再想南下之時,不要再用屁決定腦袋,而是用腦袋想一想,如此,方才能換來短暫的安寧,以讓我朝分出力安。而待我朝患平定,就是突厥滅亡之時!”

“啪啪啪!”

一陣笏板擊掌聲,就連主張議和的鄭元壽,也轉而支持起薛朗的言。圣人看薛朗的目充滿贊賞,道:“卿家之言,有如暮鼓晨鐘,震耳聵,人深省。朕要治下之子民,鐵骨錚錚,遇強不怯,寧死不屈,有禮有節!議和一事且作罷,今日且議何人可領兵對戰突厥頡利可汗?卿家可由舉薦人選?”

最后這句居然是問薛朗的。薛朗被問得有些傻眼,他只知道貞觀朝的著名將領,高祖朝的將領……略略知道幾個,詳細的并不知道,于是,想了想,道:“稟圣人,微臣初歸,于我朝將領并不悉。只知平公主軍功赫赫,秦王能征善戰,只如今公主鎮守關隘,唯有秦王在朝,何不問策秦王?”

Advertisement

打仗秦王是行家,薛朗心安理得的推給他,順便幫他的主上平公主刷刷存在。李淵顯然心不錯,從善如流道:“秦王有何建議?”

秦王李世民立即起,站到地圖前,接過手杖,指著地圖道:“稟圣人,臣建議,可兵分四路,一路出幽州,一路出秦州,正面出擊突厥。另再派兵兩路,趕赴云中、夏州,突襲突厥,以斷突厥后路。至于頡利……臣自請帶兵,攜床弩、神臂弓,迎戰頡利。”

太子建驚聲問道:“床弩、神臂弓已然軍矣?”

秦王向太子,答道:“自得床弩、神臂弓,臣弟便著人日夜趕工,擇麾下士卒以練之,如今已一營之數,迎擊突厥足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