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244章 苦心勸慰

《定居唐朝》 第244章 苦心勸慰

待公主府的屬僚們都散了后,太子對魏征道:“玄陪我一路疾行,旅途勞頓,且先下去安頓歇息吧,我與阿妹共敘兄妹誼,不用玄作陪。 ? ”

“喏。下臣告退。”

魏征恭敬的應著,施禮告退。

兩人的屬僚皆告退,只留的仆役在旁伺候。平公主吩咐初雪:“給太子泡盞人參茶,去去疲乏。”

“喏。”

初雪從斗柜中拿出人參來,現時切片沖泡。

太子安坐座,轉頭對平公主和聲道:“阿妹與去年在長安相見之時相比清減許多,葦澤關清苦,待傷勢再好些,且回長安去吧,圣人一直掛念阿妹,如阿妹能歸家,圣人定然心下歡喜。”

言詞間倒是頗有關懷之意,只是神態間還有著長兄的威嚴之態,不自覺的帶著些命令的意味。

公主道:“前些時日二郎為圣使,已告知圣人我歸京之意,我已經通令屬下做好回長安之準備,待接任者一到,便啟程回長安,有在長安陪圣人過個團圓年。”

“如此甚好。”

太子嘉許道:“阿妹年紀尚輕,待回長安后,可讓圣人為你擇婿,招上一個好駙馬,夫妻相偕,共敘天倫,于你將來也好。”

公主低著頭,既不言語,也不反對。太子見沒反應,訝然反問道:“阿妹可是還不愿招駙馬?”

公主神一頓,道:“大兄之好意,小妹心領,然則克夫之言,猶在耳側,何敢親招駙馬!又有何人敢為我之駙馬?”

太子神一滯,道:“不過是愚夫愚婦之妄言,阿妹為何還記掛于心耶?無事,你貴為圣人嫡,金尊玉貴,何言愁嫁?有阿耶與為兄在,你想要誰做駙馬,盡可明言,我與阿耶定會為你做主。”

Advertisement

公主一福,道:“多謝大兄,且等回長安之后再說。”

太子點點頭,滿眼復雜之,嘆道:“已有多年未聽弟妹們喚我一聲大兄矣。”

“是臣妹失言,請太子恕罪。”

公主連忙請罪。太子搖搖頭,嘆道:“你我乃是一母同胞之兄妹,何故如此生分?難道你與二郎也是如此?”

公主道:“大兄乃是太子,是為儲君,臣妹不敢逾越失禮。二郎乃是秦王,與我一般,故可以以名字相稱。”

太子聞言一窒,靜默片刻,方才道:“這幾年你雖然不在長安,然則你自聰敏,行事頗有章程,想必京中之勢,必然瞞不過你。我與二郎之事,你知否?”

說罷,眼神銳利的盯著平公主,平公主也不避讓,坦然道:“小妹知道。”

太子立即迅疾的問道:“然則,你支持誰?”

公主抬頭,直視太子,直接反問道:“太子乃是我之大兄,二郎乃是我之弟弟,太子、二郎與我皆是阿娘親生,一母同胞,手心手背皆是,太子如此責問臣妹,要臣妹如何回答?”

太子直接厲聲道:“心里如何想便如何回答!”

公主不說話了。

太子氣得站起,一腳踹翻面前案幾,怒道:“你不回答可是心里其實是支持世民的?世民乃是你一手帶大,親授書字,份自與旁人不同,李建瓴,你心里支持世民,對否?”

“太子慎言!”

公主也站了起來,施禮冷靜的道:“儲位一事,事關國家社稷,自有圣人與朝臣們商議定奪,何有臣妹一個婦人置喙之余地!太子如此說,乃是強人所難!”

“強人所難?”

太子滿目失,怒道:“我乃圣人之嫡長子,無有失德失禮之,監國施政也無有錯,禮制規矩之上,我乃是圣人天生之繼任者,我坐儲位,乃是正統,于禮相符,天經地

Advertisement

義。你乃我之嫡親之妹,出大家,當知禮儀規矩,為何不說一句嫡長子繼承方是正統之語?”

公主不說話,只躬行禮,沉默以對。

太子失道:“建瓴,在你心里,是否對為兄與世民有親疏之分?你可知,即便你不明言支持世民,只站中立,于為兄來說,也是支持世民,否認為兄這嫡長子天然之繼承權。”

說完,太子一頓,哀嘆道:“建瓴,這麼多年,你是否真把為兄視為嫡親兄長?”

“大兄慎言!”

公主抬頭,直視太子。太子怒極反笑:“被為兄言中否?我知你與世民,這麼多年一直有來往,以你之聰慧,別告訴我說你其實看不出他有爭儲之心?”

公之迎著太子又悲又怒之目,不避不讓,直接道:“臣妹是看出來了,也多有彈,也常勸誡二郎,大兄乃是我們一母同胞之嫡親兄長,當有長尊卑之心。然則二郎已不是稚齡之子,有自己所思所想,哪里還能事事聽我之言!太子所言,皆是強人所難,恕臣妹難以做到!再者,太子為何不自省自,反而把責任推與旁人?”

太子怒道:“我有何責任?二郎為弟,目無兄長,無視長尊卑,覬覦儲君之位,當視為不忠不義!”

公主直視太子,冷靜的問道:“然則,二郎天賦過人,歷來頗才干,勤敏好學,做事頗有章法,這些乃是今日才有之事嗎?二郎自不是一直如此嗎?”

太子一窒,張了張,一時竟有些詞窮,無法反駁。

公主繼續道:“太子貴為我大唐之儲君,乃是一國之本,將來是要繼任皇位,治理天下的。然則,普天之下,天賦出眾,才能過人者雖說不是過江之鯽,然也不算稀有。太子為君,當襟廣闊,為何面對世民之出,失了底氣、分寸,以致進退失據?”

Advertisement

“我……”

太子一時竟無話反駁,只能沉默以對。

公主不管太子的沉默,續道:“太子為君,世民為臣。君之道,再于知人善用。臣下出,為君的只有歡喜并加以任用,哪里有懼怕的道理?太子為何對世民失卻為君者之底氣與自信?且以此次征討劉黑闥論,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之金尊玉貴,豈是千金子可比擬?太子卻為何輕言親征?如此冒失,在臣妹看來,不當為也!”

太子失語,長嘆一聲,道:“阿妹言之有理,然則,你不在朝堂,不知為兄之力,世民不僅是天賦出眾,他之才能太過出,為兄與他一比,有如皓月與微星,天差地別。我為太子,卻事事不如自己的親弟,阿妹,你讓為兄如何安坐?如何面對臣工們之眼?”

公主輕輕一嘆,語氣終了些,語重心長的勸道:“大兄你是太子啊,是圣人與阿娘之嫡長子,我大唐王朝天然之繼承者,既無失德之,又無錯,為何不敢安坐朝堂?世民再出,也是次子,所謂長有序,太子既然才德兼備,又是嫡長子,便可理直氣壯的安坐朝堂,為何懼怕二郎之出?太子當拿出為君者之氣度來!如若太子自己都心虛氣短,你讓朝臣們如何想?”

太子臉一變——

是啊,如果他自己對上世民都覺得心虛害怕,那他的臣下們對上秦王,自然也心虛。而他這般心虛之態,放在有識之士眼里,可不就是無有為君之態麼?

公主看他臉便知道他已經明白,嘆道:“大兄,天時地利人和皆在你這邊,你為何懼怕世民之才干?只有一人是不了儲君的!”

太子臉再變,滿臉的悔。平公主嘆道:“臣妹言盡于此,太子三思而后行。臣妹還有傷在力難繼,無法奉陪太子,請太子至別院歇息。”

太子點點頭,什麼話都不說,只是擺擺手,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帶著親隨往別院去。

公主看著他茫然的樣子,黯然一嘆,希他能把今日之言真的聽進去,想明白,端正己。骨相殘的慘劇,不僅是,想必九泉之下的阿娘也不想看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