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302章 三策

《定居唐朝》 第302章 三策

“機會?卿家想要何種機會?”

李淵饒有興味的問了一句,看薛朗的眼神還帶著笑意。 薛朗走到圣人對面,鄭重的躬作揖行大禮:“臣近些日子費盡力寫了一點兒東西,裝在一個木盒子里,放在隨我進宮的小廝長儉,請圣人撥冗一閱!勞煩圣人派人去取來,臣懇請圣人給的機會,請圣人看完再說可好?”

圣人上下打量了薛朗一眼,頷:“可!”

應允后,朝旁的侍看了一眼,侍立即會意,腳步飛快的出去。

侍出去后,圣人也不急著問話,耐心十足的等待著,只眼神時不時打量薛朗一下。薛朗一下子把話說出去后,反而冷靜下來,頗有點兒潑出去的水反正收不回來,該說不該說都說了,竟然不張了。這樣子,倒把圣人惹起幾分趣味,對薛朗請他要看的東西,多了幾分好奇。

等了沒一會兒,侍便回來,手里捧著一個木盒子,恭敬的問薛朗:“薛郡公,敢問可是這個?”

薛朗點點頭:“是的,多謝。”

親自從侍手里把木盒子拿過來,打開,拿出一摞紙張——

紙張已被他容分三份,各自簡單的裝訂了一下。

薛朗:“請恕臣放肆!”

說完,上前把三份東西分開,并排擺放在圣人新做的案上。放好后,退后幾步,躬拱手:“請圣人覽。”

圣人臉上帶著笑容,隨手拿起左邊那份,剛看了一眼便臉大變,猛地抬頭看薛朗一眼,薛朗神湛然,眼神清朗,迎著圣人驚訝的目彎腰躬抱拳作揖。

圣人表凝重起來,神肅然,重又低下頭,也不急著看手上的稿紙,而是抓起第二份、第三份都看了一下,只看題目,圣人的表便越來越凝重,越來越嚴肅:“薛朗,你可知欺君乃是大罪?”

Advertisement

薛朗正道:“回圣人,臣敢用項上人頭擔保,紙上所寫句句屬實,如有虛言,薛朗不得好死!”

圣人深深看他一眼,低頭拿起稿紙,細細讀起來。偌大的紫宸殿,一時間竟雀無聲,落針可聞。

薛朗眼著圣人,這會兒倒是有些張起來,這個張更多的是怕圣人看不明白他寫的東西——

他的遣詞造句近乎白話,圣人應該沒有什麼閱讀障礙吧?

薛朗有些忐忑。

第一份、第二份,圣人只是大致的看了一遍,倒是第三份,圣人細細的讀了一遍,看得很細,看一下,還會停下來凝目沉思一下,待通讀一遍后,還閉目沉思了一會兒,然后才點點頭,放下稿紙,凝目著薛朗,眼神似有些贊嘆,又似乎有些欣著薛朗,道:“《制鹽》、《竹造紙法》、《請造魚鱗圖冊與黃冊之疏》,卿家這三策,一策比一策驚人,即便是朕,看了也不心旌搖,不可自己。卿家何以上此三策?請細細道來。”

“喏!”

薛朗朗聲道:“第一份寫的是制鹽之。臣在葦澤

關時,因協助平公主練兵之故,曾大致了解過我朝的鹽業現狀,知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大家都缺鹽。鹽業關系天下賦稅,國計民生等,乃是重中之重。薛朗不才,特向圣人獻上制鹽之圣人國庫盈,我朝不再缺鹽。”

圣人點點頭。薛朗接著道:“第二份是以竹子為原料的制紙之。據臣觀察,我朝所用之紙張乃是以麻為原料制。但是,麻的產量有限,既要織布,又要造紙,紙張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臣以為,原材料的張乃是其中絕大部分的原因。使用竹子做原料制紙,可大大節省制紙的本。紙張便宜了,想來讀書的普通人便會增多,讀書的人增多了,想來人才也就會變多,圣人選拔人才的范圍也就廣了。”

Advertisement

薛朗頓了頓,繼續解釋:“第三份,請圣人建魚鱗圖冊、黃冊。前朝煬帝暴政,民不聊生,天下大。如今天下,土地有多畝,民眾有多戶,想來并沒有確切的數據。數據不準確,在征徭役賦稅方面,就有大。有那不遵守王法的人,就會鉆戶,逃賦稅,給朝廷造的損失,無法估計。若是建了魚鱗圖冊和黃冊,便有了依據和確切的數據。如今我朝初立,百廢待興,兼并土地,占耕地的事,農民失地的況幾乎沒有,于此時建造魚鱗圖冊和黃冊,花費的金錢、力都不會太過龐大。最重要的是,在國朝初立之時建冊,以后如有那藐視王法之輩玩戶的勾當時也當三思,即便狗膽包天真做了,朝廷也不是無據可依。”

有些話,薛朗沒有說得太,不過想來圣人應該聽明白了。建魚鱗圖冊和黃冊當其沖到沖擊的就是世家士族階層,最喜歡玩戶勾當的就是他們。

魚鱗圖冊與黃冊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減土地兼并,減為了逃賦稅而為世家大族戶的幾率,能加強中央集權。

其中的好圣人應該能看明白。要不然也不會這麼重視第三份稿紙,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圣人聽得連連點頭,道:“此策雖好,然則要做恐花費頗靡。外有突厥侵擾,匪未平……前朝亡亡于橫征暴斂,不恤民,我朝當引以為戒才是,難!難!難!”

一連三個難字,道盡圣人手頭的局促。薛朗竹的道:“所以,臣所獻三策,制鹽之排第一!”

要論這古代最賺錢的、繳稅最多的行當肯定是鹽稅!鹽在古代的地位相當于后世現代的石油,那是誰也離不開,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

Advertisement

薛朗續道:“據臣所知,目前各鹽井所產之鹽,完全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礦鹽、海鹽因為制鹽之不得法,利用程度也不高。稟告圣人,若是用了臣所獻的新法,多的不敢說,目前的鹽產量翻一番是絕對不問題的。屆時,所產生之鹽稅用來支撐朝廷的各項開支,應可緩解朝廷財政上的力。何況……”

薛朗頓了頓,圣人催促道:“何況什麼?卿家道來。”

“喏。”

薛朗道:“何況,還有以竹造紙之,魚鱗圖冊和黃冊的建立肯定需要大量的紙張,竹紙造出來,恰當其時,還能節省許多本。有朝廷率先采用,對于竹紙的推廣來說是再好不過。所謂上有行,下必效之。竹紙取代麻紙應該不難也不遠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