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

《定居唐朝》 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

“國丈??!”

公主冷淡的表一斂,瞇起眼睛喃喃一句。不過,吳狗剩似是悲憤攻心,只知道捶地嗚嗚大哭,對平公主的話語,無暇顧及。

公主向旁邊的初雪看了一眼,初雪立即會意,轉低聲對平公主的護衛說了兩句,護衛應喏,兩人一起上前,拉著吳狗剩開始詢問

公主對薛朗道:“我們先走,莫要耽誤釀酒。”

薛朗默默嘆了口氣,這件事既然平公主不想他手,他就權當不知吧。其實,平公主的心理也不難理解,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里是長安,能在長安地界以國丈名義行事的,肯定是圣人后宮那些小人們的父親。然而,圣人立國之后,只有一個皇后,那便是追封的太穆皇后竇氏,圣人李淵明正娶的嫡妻,之后,再沒立過皇后。

周公定禮天下,以嫡庶分,以長序。這一套禮儀規矩廣為世人接,甚至在歷朝歷代頒發天下,廣而實行的律法中,皆有重點闡述。

即便是宮中現在份位最高的萬氏萬貴妃的娘家,也不敢以圣人的國親自居。即便升到貴妃,妾依舊是妾,圣人的妻族唯有竇家。說白了,按照現行律法和禮俗,能與圣人論親的只有竇家,余者皆不夠格。

公主為竇皇后的兒,圣人李淵與竇皇后正兒八經的嫡,對平公主的驕傲和自尊來說,這些人不過是父親小妾的親屬,冒認國親等于是在侮辱

所以,前幾日在城門口與尹阿鼠的沖突,薛朗便沒告訴因由,便是不想讓生氣。

公主這人啊,養氣功夫極為出,越是生氣面上反而越發平靜,淵渟岳峙,不。薛朗讀史記的時候,太史公寫顓頊帝時,曾寫道——

Advertisement

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這句話,若用在平公主上,也是極為合適的。他的心上人吶,便是這樣的子,說王吧,平公主從不以霸道凌人,說姐似乎又太單薄,不足以形容出的特來。唉,作為對象,薛朗只想說一句——

我喜歡!

這般想著,薛朗走兩步,跟上平公主的步伐,一起回到準備用作釀酒場地的小院子,把櫻桃放下后,也不急著開始,而是拉起平公主的手,凝視著:“建瓴!”

公主抬頭,沒說話,只是眼帶疑問的看著薛朗。薛朗道:“圣人年事已高,你行事時,且多想想,莫要太過直接、犀利,可委婉些。好不好?”

公主眼神驀地犀利起來,直視著薛朗,似是有些不悅。薛朗也不避讓,繼續勸道:“與圣人日日相對的,是后宮中人,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即便你日日進宮,也抵不上后宮中人與圣人日日相對,所以,莫急莫慌莫氣,就如你往日一般便好,此事是我們占理,行事便先拿住了勢。既然時勢在我,那麼,懲除惡,懲前毖后,不過是時間問題,若是太后在,想必也不想因這等事失了分寸,傷了父和氣,對不對?”

公主默默看著薛朗,不言不語。薛朗溫的看著平公主,給時間思考,低聲道:“越是面對親近的人,遇事的時候,越要冷靜,不要因為一時的沖,放任緒,做下日后后悔的事,人心是個復雜的東西,面對外人會堅強,面對自己親近的人,可能會堅強,可能會脆弱,誰也說不清楚。所以,我希建瓴能記得,那是你親近的人,下任何決定,說任何話語之前,且想一想。好不好?”

Advertisement

公主還是沒說話,只是,剛才平靜得有些抑的神,微微有了些波,走近兩步,抬頭看著薛朗,眼神深刻得似乎要把他刻印到心靈深,良久,方才又輕又長的吐出一口氣息,仿佛悠長的嘆息似的:“我的,何以如此的……”

話沒說話,語音漸落,眼神迸發著強烈的意,脈脈看著薛朗。薛朗不明:“怎麼了?”

公主又是一嘆,退后一步,在兩人之間拉開一些距離,抬手他的臉,道:“天壤之下,竟有薛郎!為何呢?”

&n

bsp; 薛朗一聽,不由笑了:“才謝道韞說家郎君王凝之的話,我還是知道的。幸好這院里現在也沒外人,不然以后后人看史書,看到安國平公主也這麼說的駙馬,那我的樂子可就大了!”

公主挑眉:“你也在乎后名嗎?”

薛朗聳聳肩,答道:“本來是不太在乎的,不過,想到以后你我的子孫,出去的時候別人問他,你祖上哪里。子孫一報我的名諱,別人一聽,哦,原來是那個‘天壤之下,竟有薛郎’的那個薛郎的后人啊!萬一子孫覺得愧,回來對著我的牌位碎碎念埋怨我就不好了。”

這想法也是奇葩!平公主笑罵一聲:“胡說!”

薛朗笑道:“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所以,今天這句話要記得不能外傳,我們要做對子孫負責的祖先。”

公主失笑,拉著薛朗過去一旁的胡凳上坐下,以手托腮,笑看著薛朗,眼神若有所思:“我一直覺得驚奇,天下何以有這般人?”

薛朗上下看看自己,臉,好奇地問道:“我哪里奇怪?”

公主道:“看行事,非是不通世故、目下無塵的人,觀剛才勸我之語,于世俗人也算通,可看待我,卻又純摯熱烈,一片赤誠,幾讓我毫無招架之力。何以如此呢?”

Advertisement

原來是說這個。薛朗想了想,道:“大概是家學淵源吧。”

“家學淵源?”

薛朗面帶追憶的點點頭:“對!我母親呢,是個不太靠譜的人,即便我是親兒子,說起我母親來,我也要說,母親優點比起缺點,簡直得可憐,說起來,即便是薛晴十歲的時候都比靠譜許多。家里家外幾乎都是我父親一個人撐起來的,母親呢,能把自己照顧好便是幫了大忙了。我剛上初中的時候,差不多是十三四歲吧,看父親太累,忍不住問他為什麼愿意過這樣的日子,喜歡母親什麼。”

“公公大人如何說的?”

薛朗滿臉懷念之的笑道:“父親先以我不敬母親的理由揍了我一頓。”

公主一怔,追問道:“然后呢?”

薛朗道:“揍完了父親才告訴我,因為那是他喜歡的人,他選的妻子。若是喜歡一個人,不僅要喜歡的優點,還要包容的缺點,若只喜歡優點,不肯接缺點,那不論多麼相的伴,日子也是過不下去的,人無完人。父親說,不管是伴還是朋友,待人要多看別人的長看別人的短。只要不是什麼不可調和、及原則底線的東西,那麼,不妨襟放寬廣些,包容些,日子才能過的輕松愉快。若整天只盯著不足看,那世間再無可陪伴之人,人生該多麼的孤獨寂寞啊。”

公主贊道:“公公大人是位值得尊敬的睿智長者!”

說起父親,薛朗神戴上懷念和崇拜,點頭道:“是啊,父親雖然沒有什麼大就,但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個好父親、好丈夫,是個了不起的人,是我人生的榜樣!”

公主點點頭,神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兒,方才道:“有人妄稱國丈之事,我會慎重待之。”

薛朗開心的點頭——

可憐以他的商,想要勸解平公主對他來說,簡直是史詩級的任務,困難不是一點半點兒。

他只能對照后世那些中老年的年紀才再婚的事例來揣圣人的心理,然后絞盡腦的從自己的事例中提醒、勸公主。實在是在后世見多了父母再婚后與子的矛盾沖突。何況,圣人可不是普通的父母,在父母的份之上,他還是大唐皇帝,對待這樣的父親,考慮的問題當然更多,思慮也需要更全面,冷靜理總比沖強!

冷靜與理,于大唐第一家庭來說,其實是一種保全,對父的保全。

然而,薛朗忘記了,他在這里勸住了平公主,但是,圣人與太穆皇后并不止平公主這麼一個孩子,該來的總會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