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345章 紅薯再獲豐收

《定居唐朝》 第345章 紅薯再獲豐收

與來時的喧囂不同,薛朗回長安回得特別低調,打早出發,沒有大隊伍的冗長,就他帶著護衛、仆從回京,蘇寒還要留著,等平公主一起回長安。

話說,蘇寒聽說薛朗要回長安,而他不能跟著一起回的時候,那眼神簡直人終難忘。后來聽說薛朗不帶秀娘一塊兒回的時候,才又滿滿狀態復活,把薛朗樂的,吃貨做到這份兒上,也是本事!

經過一天的馬車顛簸,回到長安的薛朗,略作休息后,第二日特意到民部點了個卯,告知上司裴矩和他的下屬們,他回來了。然后,便一頭扎進紅薯地里,準備收紅薯。

首先,挑選要留作種子的植株,這個必須要薛朗親自來;其次就是挖紅薯,稱重,給圣人一個準確的產量。

去年進獻祥瑞搞得有聲有,但一個新的作,推廣不是簡單的事。一者去年種子有限,二者大家多于觀狀態。畢竟,這年頭,糧食減產那是會死人的。

但凡大家族,主子加上仆役,一兩百口人是很平常的事,貿然引種新作,若是了還好,若是失敗……歷史上,農民起義幾乎都有一個原因,肚子吃不飽,活不下去!肚子能把人瘋,反!誰家都不敢冒這個險,所以,在長安的產量沒出來之前,大多持觀態度。

薛朗用腳趾頭想都可以知道,等紅薯、土豆的產量一出來,京中各大家族,甚至是天下能排的上號的郡之族,只怕到時候都坐不住了。這些傳承數百年的家族,比普通百姓更知道手中有糧心不慌的,到時候,不了一番龍爭虎斗。

不過,這些政治上的事,薛朗不打算摻和,到時候全部上給圣人,他就兩手一拍,做別的事去。

Advertisement

薛朗做事喜歡有計劃、算,在采挖之前,先把人集中在一起,就蹲在地頭,教他們怎麼挑選適合留種的植株,又應該如何保存等等,把事都說清楚后,才開始手采挖。

司農寺的楊正卿也參與此事。聽到薛朗說紅薯可以采挖了,還大張旗鼓的使人備了許多的柳條筐,趕了長長一隊四馬車來,完了問薛朗:“薛侍郎看,這些可夠了?”

薛朗去年進獻的紅薯,圣人直接讓人種了五十畝。紅薯畝產兩千到三千公斤(鑒于作者君拙劣的數學水平,就不換算了,大家自己腦補)左右,五十畝的紅薯采挖出來,簡直能堆起來一座紅薯山。

所以,薛朗看看楊正卿準備的東西,堅定地搖頭:“肯定不夠!不過,多來兩趟好了!”

楊正卿有些嘀咕,等堆在他面前的紅薯越來越多,他下也距離越來越遠的時候,他才明白過來,薛朗真乃實誠人也,半句都沒虛的,相比起采收的紅薯,那些柳條筐和馬車,真的太了。到最后,為了稱重方便,干脆用麻袋裝了直接稱,稱完了記下數據,接著下一袋。

薛朗本著看熱鬧不事大的原則,還特意讓運紅薯的隊伍去長安城繞一圈,再把紅薯運到條作坊去。于是,京城人民這幾天的日子可熱鬧了,每天都能看到長長的,運紅薯的隊伍。

看著一車又一車紅薯從城里經過,很容易就喚起大家關于去年

的記憶,京城之,四打聽紅薯消息的人,漸漸多起來,有那明且注意留心的,大致數了下運輸的車次,自己估一下產量,自己都把自己嚇一跳。長安城,一時間,暗流涌

不過,這些不在薛朗的考慮范圍之,他的目的就一個,造勢,聲勢越浩大越好,把大家的興趣都勾起來,讓大家都迫起來,才方便圣人回來做換,把紅薯的利益最大化。

Advertisement

五十畝紅薯,幾天功夫也就挖完了,薛朗把每日稱重的數字一匯總,滿意的點頭,對楊正卿道:“五十畝紅薯,共計收獲一萬兩千多公斤,平均一下,畝產與比之葦澤關時多了許,不過,出不大。充分證明紅薯是一種高產穩產還易種的作,明年可以推廣了!”

“嘶!”

楊正卿倒吸一口氣,聲音都不自的抖起來:“方才未聽清,說合計多?”

薛朗又把數字報了一遍,確到個位數。薛朗道:“數據出來,可以奏報圣人了吧?”

“對,是該奏報圣人……唉喲!”

楊正卿也不知是驚訝的還是歡喜的,居然掉田埂下去了,問題是,從田里坐起來,臉上都還掛著傻笑。

薛朗嚇了一跳,連忙和他的小廝一起,把楊正卿扶起來,不過,一袍就不能看了,半個子全是泥土:“楊正卿,您沒事吧?有沒有摔到哪里?”

楊正卿也不管上的泥土,拍著大哈哈大笑,神莫名:“有生之年啊,想不到楊某有生之年也能見到五十畝地種出上萬斤糧的日子!不枉此生,不枉此生!”

薛朗笑道:“楊正卿,還有土豆沒收呢,土豆的產量只會比紅薯高,不會比紅薯低!您現在便這般激,收土豆的時候怎麼辦呢?”

楊正卿一愣,旋即大笑起來,爽朗的道:“?此言有理,看來我的養氣功夫還需修煉。”

說笑兩句,在楊正卿的提議下,兩人一塊兒合本上奏,向圣人報收之喜。

且不提圣人李淵在仁智宮收到這份喜報會有多麼的歡喜,長安城,經過薛朗那麼大張旗鼓的一番作,酒肆飯店,各家客廳、案頭,不論權貴還是百姓,皆在議論紅薯的收,猜測圣人何時會正式推廣。

Advertisement

東宮——

太子李建盤坐于坐榻上,著案幾上一摞兒帖子,目深沉。政事堂的老爺們,也在座,每個人臉上的表,皆有些復雜。

太子:“這個薛,弄出這般大的陣仗,倒我等頭疼!”

裴寂往常笑瞇瞇的臉孔,今日也是愁容滿面,嘆道:“不瞞太子殿下,我府上的拜帖,邀請赴宴的帖子,已然排到一月后。”

“臣等亦然。”

一群老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顧無語。太子靜默一陣,方才道:“此事,事關重大,薛朗又弄得人盡皆知,一切還需父親定奪,且等父親之敕令吧!”

“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