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355章 紛紛擾擾

《定居唐朝》 第355章 紛紛擾擾

“阿家辛苦,奴已廚下燉了燕窩,阿家用些可好?”

待看著柴氏母子的馬車走遠,馬府一家才回府,馬母臉上的疲憊之盡顯——

乃是馬三寶的原配,出不好,年輕時頗了些苦楚,老來欠佳,這兩日哄著柴氏母子飲宴做客,頗為勞累。

馬母擺擺手,道:“大家都用些罷,這兩日委屈你們,陪著我討好人,辛苦了!”

長媳張氏連忙道:“不辛苦,這些都是奴等應該做的。”

馬母點點頭,道:“我家出不好,如今這些都是你們公爹與夫郎于戰場上用命換來的,長安城多的是世家大族出之人,我們底子薄,唯有謹言慎行,安守本分,方是興家之道。你們須謹記!”

“喏,奴領訓。”

三個兒媳皆恭敬應著。馬母擺擺手,道:“等四郎回來,讓他和二郎一起來見我。”

“喏!”

到得傍晚,馬元良從北衙散職回家,剛回到家,服都還沒換,就被母親了去——

“阿娘,二哥!柴家人走了?”

馬元良進去當先問道。馬母朝他點點頭,示意他過去坐下,馬母看他滿面塵土之,關切的道:“看我兒滿面疲,一塵土,你媳婦兒多讓廚下給你燉些補品,莫要虧了子。”

馬元良道:“多謝阿娘,兒知道。兒不怕辛苦,幸虧有薛叔提攜,兒才能有今日,多用心些方才不負薛叔的提攜。”

“你知道這些就好,今后做事當多用心才是。”

“喏。”

母子倆互相關懷了一番。馬母方才道:“今日你們兄弟二人過來,乃是為了柴氏之事。”

“阿娘請說。”

馬氏兄弟嚴正以待。馬母神含憂,道:“為娘看著柴氏上門,似有別意。二郎是否探問過阿統爺?”

Advertisement

馬二郎道:“兒晦的問過,得知柴氏父子已拜訪過公主,殿下已答應為阿統爺謀前程。”

馬母面上憂慮更濃,馬元良見母親神,不解的問道:“阿娘何事憂慮?”

馬母嘆了口氣,道:“這兩日柴太太來做客,我聽言談間,所謀者大。然柴氏已非前朝之柴氏,前隋滅亡,唐應運而生,昔日大興城已今日之長安,所謂人走茶涼,這長安城,還有幾人買柴氏之賬?柴氏所依憑者,不過是公主一人!”

馬氏兄弟表凝重,馬二郎道:“阿娘是覺得柴氏恐會人心不足,得寸進尺?”

馬母頷首:“你們阿耶曾說過,柴氏兩房,家族依仗者唯有大房,二房才干有限,二老爺雖謹慎本分,然懼妻,二太太有眼高手低之嫌,若是偏居江南一隅,耐心培養子弟,柴氏復起有。若是添了非分之想……只會磨滅公主心中的念舊之,所謀落空!”

馬氏兄弟資質有限,想不到他們父親那麼遠,也看不了那麼徹,但這兄弟倆兒有一個好,自知平庸,愿意聽話。

馬二郎立即問道

:“那阿娘的意思是?”

馬氏當機立斷:“來人,備車,為娘這便去公主府求見公主,稟明況。”

馬元良一怔:“阿娘,天已晚,不如明日再去?”

馬氏道:“此時不去,明日再去還有何用!四郎,為娘剛才才說過,為人當謹言慎行?,守本分,我馬家出家僮,能憑仗者不過是一個忠字,既然選擇對公主盡忠,當時刻謹記,事有變化,為下者當立即報與主人知曉,哪里還能等到明日的!萬一事有變,如何對得起主人?”

“喏,兒子記住了!”

當下,立即命人備車,已然養尊優的馬母乘上馬車,直奔公主府而去。

Advertisement

馬府的靜,薛朗自然不知,他正忙著與王顯做接。當日,裴矩宣布把倉部劃給他管的時候,王顯面上并無驚訝之,顯然已經提前知道。接的時候,竟沒有對薛朗做任何為難,一板一眼,不多做也不做,看薛朗又要忙接,又要忙拍賣會的籌備等等,頗有冷眼旁觀之嫌。

薛朗也不想他手,充分利用統籌調配,把自己的時間劃分的僅僅有條,忙而不,竟意外的讓裴矩夸了他一頓,說他管理才能竟不比其他才能弱,這也算是意外地收獲。

薛朗主要坐鎮接一事,拍賣會只給出統籌方案和大的步驟、措施,細節由從翰林院調來的兩位編修理。

兩位編修正好是一對兄弟,今科剛取中的進士,姓李。因兄弟倆兒都是一年考中的進士,在三省六部都有些名氣,知道他倆兒的人還多的。哥哥人稱大李郎,名李義琛,弟弟被人做小李郎,名李義琰。

剛考中的進士,多是在翰林院做編修,做些清閑的職位和工作,很有實務分到頭上。所以,薛朗去翰林院調人,選中李氏兄弟的時候,這兩兄弟都開心。因為有事做才能立功,兩人有進士出,只要有機會做事立功,升職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這年頭,能讀書考中進士的,代表的都是長年累月的刻苦攻讀,能讀出來的,多是心堅忍刻苦之輩。同年的其他進士還在翰林院熬資歷,李氏兄弟已被薛朗選中來協助他籌備拍賣會,兩人都很珍惜這個機會,做事十分用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因薛朗忙著接,李氏兄弟有關于拍賣會的事來請問的時候,只能跑到民部來。薛朗滿意兄弟倆兒的辦事能力,又對勞煩別人跑來跑去有些不好意思,想請兄弟兩人到家里吃頓飯,聊表謝。這般想著,便起追了出去,想找剛才才離開的小李郎說一聲,讓他們休沐日過來——

Advertisement

“小李郎請留步!”

薛朗剛追出辦公室,走到拐角,突然聽到有人住李義琰。就聽李義琰恭聲道:“下見過王侍郎,王侍郎有禮!”

“小李郎無須多禮!本近日常見你兄弟二人來往民部,不知所為何事?”

李義琰答道:“回王侍郎,下兄弟二人被薛侍郎選中,協助他籌備拍賣會一事,薛侍郎負數職,分,所以,下兄弟便常于民部來,求教薛侍郎。”

住李義琰的就是王顯!想起那日王顯叔侄名為道歉,實為嘲諷的行為,薛朗的步伐不一停,無意識的放輕呼吸,默默地聽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