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夏布衣 217 賜婚白衣侯!

《大夏布衣》 217 賜婚白衣侯!

不僅如此,這些世家門閥們經常用的手段也失效了,他們的違,他們的歪曲政策,在這個機構出現之后,就全都沒了用。”

“比如說在之前,世伯下了清查黃冊的命令,這些世家大族不樂意出手中匿的土地,那麼他們便會用他們那龐大的影響力,要麼讓地方吏消極怠工,要麼讓這些地方吏過分執行,或者就是找些鄉紳秀才們,讓他們歪曲政策,但是報行立之后就不一樣了。”

“且不提這些人的前途命運全都系于世伯一,必會實心用命,那些宦便更不用提了,都是窮苦出,對世伯更是忠誠,那些書生也都是出寒門,自然不會去坑自己人。”

“而且他們全都是識文斷字之人。”

“此前世伯的政策下達下去,也全都是那些鄉紳或者是秀才去解讀,而世家大族想要影響他們,那簡直不要太容易,可現在報行中的書生也都是識文斷字之人,雖然沒有品級,可是卻也是份,到時候誰真誰假,老百姓信誰厭誰,自然很是清楚了。”

聽著寧修一字一句的說完,趙極的眼中已經是生出了無限的興,他不住拍手道:“妙極!妙極啊!”

“如此一來,這幫狗日的私下里念叨的皇命不下縣,便是直接當然然無存了啊!”

“正是如此。”寧修含笑點頭道:“其實說破了天,這幫世家最大的壟斷,就是信息的壟斷,世伯的皇命,雖然他們都滿口答應,可是到了落實的時候,卻要麼往左,要麼往右,要麼干脆曲解,這就是他們權力的由來。”

“本來不合規矩的事,他們一句這是皇命,不明就里的老百姓便被唬住了,最后就算是世伯追問起來,他們也會來一句是理解錯誤,歇去了大半的罪責,這一點可以貪污賄厲害多了。”

Advertisement

“到時候仁政也變了暴政,而百姓卻把這些過錯全都算在了世伯的頭上。”

“是啊。”趙極聽到這句話,不由得心中生出了萬千的慨:“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不得不和他們斡旋的原因。”

但趙極忽然像是想到了些什麼,話鋒一轉道:“賢侄,只是這件事雖好,但是卻也要一個弊端,現在我的庫有存銀五百萬兩,本是這麼多年省吃儉用存下來,打算災難太大時候拿出去應急的,可是這報行在你的設想之中如此宏偉,要是遍布天下,就算我下旨讓地方府協助,他們愿不愿意在兩說之間,就算真的協助了,地方財政也會吃,而我這五百萬兩也花不了多時間,那到時候該怎麼辦呢?”

“錢這種事給侄兒來心就是了。”

“這錢可不好賺啊。”趙極卻是皺了皺眉道:“你們兄弟二人雖然之前十幾天就搞到了百萬白銀,可是說起來終歸是有些取巧了,而且就算后面賢侄在弄出些新東西,這錢也不是進庫而是進國庫……”

“世伯,這一點你其實不必擔憂,且不說后面的錢是進國庫還是庫,只說這報行的用度,其實靠他們自己就可以了。”

“靠他們自己?”趙極微微一愣后道:“難不讓他們一邊辦公一邊種地?”

“當然不是。”寧修搖了搖頭。

“那他們該如何賺錢?”趙極不解地問道。

“世伯你想一想,一件東西如果被全天下人都知道,那它無論好壞,是不是都有著可怕的影響力?”

“沒錯。”趙極點了點頭道:“可這和賺錢似乎也沒啥關系吧。”

“那如果這件東西是商品呢?”寧修一語道破天機,趙極的腦袋之中仿佛有一道閃電劃過。

Advertisement

“你的意思是,等到報行有了影響力之后,就為那些商人宣傳?到時候找他們要錢?”

“正是。”寧修點頭道:“而且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檔次,比如說一百兩銀子,便只能在一個縣的報行發布,一千兩在府,一萬兩在省,十萬兩在全國都可以發布。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不過是一句無奈之下聊以自安的話罷了,如果有選擇,這些商人恨不得把好酒放到每個人的鼻子下面讓他們聞聞。”

“而現在,我們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他們能不抓住嗎?”

寧修還在那里舉例子做論證呢,但是說完之后才發現趙極好像并沒有聽見自己的后半句話。

“全國有一千四百個縣,一百四十個府,算上南直隸有十四個省,一千四百個縣,一個縣一百兩,那就是十四萬兩、一百四十個府,一個府一千兩,那就又是十四萬兩,十四個省也是十四萬,全國發布十萬兩,那也就是說哪怕一天各州府縣只有一個商人找來發布,全國的收便是三十八萬兩!”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年的收是……一千四百億兩白銀!”

趙極猛地深吸了一口氣,然后抓住了寧修的肩膀,雙眼放地說道:“賢侄!你快幫咱想想,要是皇帝加了報行,能有啥好?!”

“世伯,別激,別激。”寧修被趙極搞得有些哭笑不得了起來:“這事也不是那麼好干的,而且這也不是咱們的主要目的。”

趙極聞言一愣,旋即松開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是啊,是啊,我有些太激了,見笑見笑,實在是窮怕了。”

寧修一愣,然后眼中也是閃過了一抹慨。

趙極說他窮,這句話似乎有些可笑,畢竟他乃是九五之尊,是那些士大夫口中富有四海的天子。

Advertisement

可是實際上他窮不窮?還真窮!

宇十七年,沒修過一座宮殿,一年四季攏共就八套服,那真是省吃儉用啊,十七年了,才攢下了五百萬兩銀子,聽著好像也多。

可寧修雖然在靈源寺把那些賬冊給燒了,但是卻翻到了李承全的那一本。

林一木對李承全的賬冊記得尤為詳細,甚至就連不是他這邊給出的錢,也都暗中調查之后記在了上面。

遠的都不用提了,便說前段時間李承全巡鹽巡了八百萬兩稅銀上繳國庫,可實際上他卻是巡了一千六百萬兩,其中五百萬兩運去了張述酬的老家,另外三百萬兩運去了他自己的老家。

只是這一年中的一次機會,他便搞了三百萬兩。

而趙極為九五之尊,省吃儉用了十七年才攢下來五百萬兩,誰窮誰富,那當真是一目了然了。

就算是不提他,便說寧修這弄得酒和書,就這些東西十幾天在京城一地售賣,就得了百萬白銀。

這大夏,就是國家窮,百姓窮,可是這些世家可一點也不窮,不僅不窮,而且富都流金子!

而這些世家,哪些不是一屜的白手套?

可是,在寧修來之前,甚至是直到現在,這些錢和百姓有一錢關系嗎?

百姓還不是窮的連細鹽都吃不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