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極大,足足有十二個寶殿,供給香客燒香的是屬於正殿的大雄寶殿,其餘還有屋舍十數間,外頭還栽了一個桃花林。
興許是廟中得了鬼神庇佑,又興許是香火太盛的緣故,南山寺外的桃花開得最早,也開得最久。每逢三四月,寺外桃花爭相開放,在山下遙,景不勝收,寒煙裊裊,猶似仙境。
不過如今還未到時節,崔錦匆匆掃了一眼便直接去了大雄寶殿。
寶殿中空無一人。
崔錦不由有些怔楞,往日裏來的時候,寶殿裏總有兩三個和尚的。不過轉眼一想,估是來得太早了,也許和尚做早課去了。
阿欣從籃子裏取出香燭,點起后,便遞給了崔錦。
而就在此時,崔錦驀然發現供奉神像的香爐中已經上了一柱香,香燒剩一半,顯然是比先來的。阿欣這會也看到了,詫異地道:「大姑娘,這該如何是好?」
阿欣又說:「夫人說是要頭柱香呢。」
崔錦只好道:「阿娘平日裏都是這個時候來的,既然今日被人捷足先登了,只能說是無緣。神像面前講究誠心,我們誠心到了,頭柱香與第二柱香都是一樣的。」
阿欣說:「那……那夫人那邊該如何待?」
崔錦道:「阿娘心中有鬼神,會理解的。明日再來燒頭柱香吧,今日的香火錢添多點便是。」
阿欣應了聲。
崔錦執香跪下,虔誠地拜了三拜,隨後低聲乞求:「信崔錦來自樊城,只求上天庇佑信一家,爹娘大兄安康,平平安安。」
頓了下,崔錦的聲音又低了一些。
「再求燕謝五莫與信計較,早日娶妻納妾,早日視信為路人。」
說罷,上香,又鄭重其事地磕了三個頭。添香火錢時,尋常人家都是添碎錢的,像是林氏平日裏添的也最多也只有十金。崔錦今日出來只帶了二十金,本想只添十金的,但一想到自己方才祈禱的話,又在上的錢袋裏搜颳了一遍,尋出一些碎錢,又讓阿欣去外頭找馭夫想法子湊了一些錢,足足湊夠了三十金。
如此,崔錦方安心了一些。
謝五郎份量足,二十金似乎不夠誠心。想法子湊多了十金,鬼神若真能顯靈,定能看出的誠心。
添完香火錢,崔錦心滿意足地帶著阿欣離開了大雄寶殿。
晨曦破雲而出,和的輝普照大地,為深秋的早晨添了一溫暖。崔錦見時辰尚早,便去附近的桃花林轉了一圈。轉出來的時候,日頭半掛在空中,然而,卻有一點奇怪。
不僅僅是崔錦發現了,連阿欣也察覺出來了。
「大姑娘,都這個時辰了,怎麼南山寺里一個香客都沒有?真是奇了。」
的確是奇了。
平時即便是最寒冬的時候,也有虔誠的香客來上香,莫說此時還只是微寒的深秋,且今日秋高氣爽的,又是十五,這個時間明明該是人頭攢才對的。
除非是有貴客來了,才能令得南山寺閉門。
可若真有貴客上來,南山寺必定會提前幾日在山下告知的。且不說今早進來的時候,小沙彌瞅了一眼,並無任何貴客在裏面的跡象。
崔錦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此時,有和尚上前,說:「施主,這邊請。」
崔錦認出了是南山寺空知大師的大弟子信悟,平日裏空知大師講經時,信悟便在一旁。如今見到他前來相請,崔錦沒有多想便跟著他走。
空知大師看到有緣之人,便會指點上一兩句,不論份貴賤。
所以崔錦便以為是空知大師要指點,阿欣也是這麼以為,心裏頭還沾沾自喜的。到了一間屋舍前,信悟停下腳步,說:「裏邊請。」
崔錦不疑有他便走了進去。
阿欣不敢打擾,遂留在屋外。
.
屋舍很小,崔錦幾乎是一進去便立馬發現了一道白人影,很不巧的正是方才祈禱不要再出現的謝五郎。心中一涼,一想到今日南山寺的怪異,再看看眼前好整以暇的謝五郎,登時就想通了。
能有什麼貴人讓南山寺閉門謝客,眼前這位不就是麼?
當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崔錦都有取回三十金的衝了。只是當下,又豈敢多說什麼?只好不願地上前,低聲說:「阿錦拜見郎主。」
謝五郎說:「不必多禮,過來坐下。」
崔錦瞅了眼謝五郎所指的地方,暗暗鬆了口氣,以為謝五郎又要坐在他懷裏了。幸好是坐在他對面,兩人之間隔了一張桌案。
應了聲,慢吞吞地坐下。
謝五郎也不說話。
此此境,於崔錦而言,難免有些尷尬。一想到之前自己怒罵謝五郎,便心虛極了,甚至都不敢看謝五郎了。但好一會才想起來,謝五郎目不能視,瞪他兩眼又如何?
猛地抬頭。
這一抬頭,的心又涼了半截。
謝五郎一副面無表的模樣,跟以往的清高孤冷差不多,可是卻能明顯地覺到他……在生氣。
咽了口唾沫,呼吸微微有些急促。
「崔氏阿錦。」
「……是。」
「在你心裏,我謝恆只值三十金?」
崔錦的臉唰的一下紅了個。
他他他……他聽到了!當時謝五郎就在大雄寶殿裏!一想到自己說的那三句與謝五郎有關的話,心都涼了。
「我……我……」
此時,謝五郎忽然輕點桌案,只聽他輕描淡寫地道:「我添了一千金的香火錢,乞求窮盡此生與你扯不清。」
先是頭柱香,然後連賄賂的香火錢也輸了……
崔錦不僅心涼,頭皮腳底都涼!。
她像雄鷹一樣翱翔天際,天空是她的羈絆;他似巨龍深潛海底,皇宮是他的牢籠。一個是燕朝第一位女將軍,一個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情之路那樣漫長艱難,同樣強勢而又隱忍的兩個人,要如何才能走近對方,將思慕進展至婚嫁?
他是大傾權傾朝野的夔王,攻城掠地戰無不勝,可惜是個瘋子;她是身負血海深仇的相府嫡女,身份尊貴,可惜是個不受寵的草包。初相見,他掐著她的脖子將她扔進了泥潭;再相遇,他削斷了她半截頭髮讓她淪為汴梁城中的笑柄。 蘇玉徽此生有三願,一願血海深仇得報,二願天下安寧,所親之人皆安好,三願與趙肅那個瘋子天涯海角不復相見。 可是當大仇得報,四海安寧,那個瘋子卻突然問她道:你可喜歡吾? 蘇玉徽連忙點頭道:喜歡,甚是喜歡。 「吾願以江山為聘,可願嫁吾?」 蘇玉徽:願意,願意。咱們有話好好說,你……能不能先把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