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只有十余本恐怕是無奈之舉,兩千年前玲瓏道本就沒有劍道一說,所以底蘊淺薄;就這十余本估計也大多都是來自劍府址,自創的恐怕也極。
至于遁,輔助類,不用想,也知道這些書簡必然存在于玲瓏九道各道的藏書閣,都是通用的東西,放得多些,也好讓劍道的存書不至于太過寒酸,惹人笑話。
李績先走到功法柜架,雖然他不可能拋棄修練了三十多年的黃庭景經,但適當的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真府-筑基篇,劍元真解-筑基篇,定錄尺素真訣-筑基篇,李績仔細看了看,真府,定錄尺素真訣應該是出自玲瓏道大道之法,中-正平和,和劍修之能夠兼容,所以也放在這里給弟子們更多的選擇。
劍元真解則完全是另外一個路子,可以想象,應該出自劍府址,李績選的也是這本,雖不會主修,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另一個劍修圣地的功法,肯定多多還是有些獨到之的。
然后,李績來到劍柜架旁,一本一本仔仔細細的看下去,二個時辰后,才大略看完十七本書簡,不由長出一口氣。
神劍府劍,和軒轅劍不是一個路子!
但正因為如此,才格外顯得有價值。
軒轅劍之,其實并不是一不變的;就象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打法,年有年的路數,-年人有-年人的側重;劍修也一樣,金丹以下是一種殺法,金丹以上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到了元嬰真人這個地步,其劍的表現形式,已經和低階修士完全不同。
就象大象殺草原真人,從頭到尾就一劍而已,到了這個時候,劍修才真正有了一劍仙的風采,出青冥,雷霆一擊;而不會如李績這般,象個機關槍一樣的突突個不停。
所以,軒轅的劍系,很注重實際,你一個筑基劍修,就練筑基該練的劍,而不會強行灌輸過于高大上的劍理念,哪怕這種理念是正確的,是未來的方向,但你現下做不到,知道了又有何用?
故此,軒轅低階劍修很強,強在他們知道該學什麼,該練什麼,而不會因為到元嬰后需要領悟劍勢,而去現在就做一些毫無用的無用功。
軒轅,是為生存而存在的門派,萬年的與火,教會了他們不要好高鶩遠。
而這神的劍府,顯然是那種更理想化,更純粹的劍修門派,從筑基開始,修練的便是一些和未來方向完全一致的法,這樣做,毫無疑問在未來會走很多彎路,但缺點也很明顯,在-長期,劍修的實際戰斗能力不足,很難想像一個筑基劍修,卻能劍出夾帶天地之勢,就像兒要舉起千斤重石,不現實。
劍府的這種傳承方式,適合在玲瓏界這樣萬年無戰事的地方,有足夠-長的時間;不過話又說回來,時間是有了,又缺了劍修需要的那種世環境……很矛盾。
李績正需要這樣的劍,他有足夠堅實的基礎,有在九宮界磨煉百年的底蘊,有無數次生死搏殺的經驗,他缺的,是一些可以一錘定音的手段。
他選的第一個劍是,羊角;
聽起來很土的樣子,其實卻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周邊地勢環境的劍;羊角,微彎一道優流暢的弧線,這不是為了觀,而是為了抵角之用,數十萬年的進化,讓羊角的弧度能夠承遠遠高于自的力量,這就是自然的選擇。
大能之士,劍勢存于心中,揮之即來,頃刻勢;但低階修士不,不可能做到這點,所以需要借勢,哪怕只借得一,也能讓自己的飛劍威力倍增長。
注意,是倍增長,而不是如李績以前那樣,一點一點的爬,這就是勢的威力。
羊角教的,就是如何借勢,借山勢借水勢,借風勢借雨勢,借周邊的一切,壯我劍威。
李績很喜歡!
他選的第二個劍,是為立二拆三;此準備時間較長,是一種蓄謀式強攻劍,充分準備后,有機會發出雙倍威力的飛劍,神奇之在于,當遇到對方的強力防后,會拆出三倍威力的飛劍過防攻擊。
這樣的攻擊,對手稍微一個不小心, 立刻就是死道消的結局,除非躲閃,或者還有更多層的防。
李績同樣很喜歡!
第三門劍,李績選擇了畫劍為牢,UU看書 www.uukanshu.com這是劍中極為見的單人控制類劍,施展前提是五行劍丸齊全,預先測查對方修士的五行屬。
攻擊時,以五行劍丸依次攻擊,最后一擊必須是和對手同屬飛劍,由此產生的五行錮,強制定,時間由雙方境界修為而定。
這個定,和立二拆三配合使用的話,非常有威脅。
化繭觀心,是李績選擇的第四門劍,有些類似道家的胎息,佛門的寂滅;化繭,完全隔絕了對方六識的探查,尤其是泥丸宮中劍丸的靈機波。
要知道,劍修其實是個很不擅長偽裝的職業,他們的劍丸,即使是在泥丸宮中,也如黑夜中的燈火,是對手追蹤探查的首選。
有了化繭觀心,就意味著劍修可以在某種況下裝死,即使高過一個境界,對手也不能發現。
這個技能很沒有劍修的風采,不符合劍修寧折不彎的品行,但李績不在乎,總有他無法面對的況,總有強大到令人窒息的敵人,一個修士不可能總是順風順水,偶爾的認慫躲藏是必須的,他沒有神潔癖。
劍元真解,羊角,立二拆三,畫劍為牢,化繭觀心,四門技藝就是他今天全部的收獲;至于還有一額度,李績今天不打算使用,還需要慎重考慮,再說了,遁,輔助類數百上千門中,也保不齊就有特別適合他的,留一個名額以備萬一,這是他一貫的宗旨。
這麼多劍,已經足夠他修練很長一段時間了,畢竟,現在沒有了九宮界的時間比例,純粹在大世界中修煉,那速度真正慢的令人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