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布衣公卿 第292章:造了個煙囪

《布衣公卿》 第292章:造了個煙囪

姜尤將沈黎的話語告訴姜承龍后,姜承龍點點頭,對沈黎很是滿意。

若是大渝沒有那些貧民,國力定然強盛幾分。

“兒啊,你覺得,沈黎此人怎麼樣?”

“有經世之才,他,聰明至極,不僅懂的治理一地,還懂的如何掙錢。”

姜承龍白了他一眼,被氣笑了:“我看你啊,也掉到了錢眼里了,評價一個大臣,是能用掙錢衡量的嗎?”

“可他,就是很會賺錢。”

“那你覺得,戶部尚書給他怎麼樣?”

理掉戶部幾個高層,是姜承龍志在必得的事,面對如此糧價,拿不出方案就算了,還居然瞞而不報,一群飯桶而已。

姜尤搖搖頭:“兒臣覺得,首輔比較適合他。”

姜承龍啞然,你比我還放得開,一國首輔你說給就給,你可知道那是個多大的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合適不過了。

他擺擺手,示意姜尤推下。

隨后,他從龍案一旁的小盒子中,拿出一個小木板,木板上,張的是六部主要員,用紅筆所寫的員名字,都是要更換的,有的紅筆旁邊,還有黑筆寫著另外一個名字,那便是替換名單。

整張小木板看過去,麻麻的紅字,目驚心。

整個朝堂,每個人或多或都會與貴族沾親帶故的,牽一發而啊。

他找到戶部一欄,將原定的沈黎名字,緩緩勾掉。

然后……秦補拙之下,填上了沈黎的名字。

“希你真的有命爬到這個位置吧。”

他嘆口氣,將木板放盒子中,隨后小心翼翼的鎖上。

在他的左手邊,是一道圣旨。

關于各地開糧倉的圣旨。

一旦這份圣旨發出去,便再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Advertisement

貴族們都知道,陛下這是鐵了心和他們撕破臉皮了。

……

這兩日,半山坊的改造速度越來越快,下水道通了之后,即便有些綿綿細雨,也會順著石板隙流下水道,整個街面進行修繕之后,整潔無比,路邊漸漸建造起來的公共廁所,也開始多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半山坊的小況,急速減,之前從登坊送來的一百多個潑皮無賴,被送各個隊伍,出現了幾次盜事件,被姜尤捆在旗桿上吊了三天,聲稱下次就要剁手,搞得那些潑皮人心惶惶,有的甚至直接連夜跑路了。

整個登坊,如今是一片海晏河清,貧民們上的補丁越來越,人們的笑容越來越多。

這里面大部分功勞,都是姜尤的,他也徹底贏得所有百姓們的好,現在人家都不他尤老板了,直接大善人。

作坊也漸漸完工,里面能容納五百婦進行工作,并且提供了食堂和宿舍,冬天還提供熱水,這種條件,天下獨一份。

許多婦爭著搶著報名,有的沒報名上的,甚至哭喊著在地上撒潑打滾。

不過,男人小有很多,那些中年婦喜歡占小便宜的也不,第一天便發現有人了針線往家中帶,罰了半個月的工錢,終于鎮下來。

這個作坊,主要生產的,是還有月事巾。

如今月事巾都快流了,富家小姐們,派遣各種下人前來購買,雖然有仙平供貨,但路途遙遠,還是有供不應求的況。

可見這東西完全改變了的生活習慣了。

但是這東西想要普及,還需要一些時間,很多貧苦人家的本用不起,這不是價格的問題,即便售賣十文錢一塊,那些窮苦人家的子地位低,也弄不到錢購買。

Advertisement

現在作坊招收大量的工,那些工回去后也能直腰桿做人了。

父系社會,男子的地位總是比子高出許多,子掙不到錢,不能出戶,在家中自然就要承丈夫的脾氣。

自從這些工掙了錢后,回家后丈夫也不敢輕看們了,甚至有的人家,還有丈夫給自家媳婦按況,這讓這些大姐大嫂們,越發努力干活掙錢了。

沈黎仔細計算過,按們的工錢,剛好能養活一家人,如果他們不工作了,掙的錢,剛好能夠開銷兩個月。

了剝削者,但沒辦法,如果工錢太多的話,會導致許多佃戶不愿在地里干活,到時候誰來種地呢。

第三日,姜尤興致的找到他,讓他前往工部作坊。

按工部尚書許青竹的約定,三日后來南山工部作坊查看新爐子的效果,今日剛好是第三天。

沈黎坐著馬車,看著路邊野草野花燦爛的綻放著,他心中有些著急。

他想回家看看林晴,可這該死的賭約,還有半個月,半個月后,他又要去佟州。

到了工部作坊,他有些奇怪,按當時許青竹的要求,可是要建造五丈高的煙囪啊,五丈,那可是十七米。

十七米米的煙囪,應該很遠就能看到了吧?

但前方禿禿一片,別說煙囪了,煙囪都沒有。

等到了工地,許青竹抓耳撓腮的訓斥面前穿服的中年人。

“你是個笨蛋嗎?本要的煙囪,你居然能將圖紙看反了,打了一口井。”

聞言姜尤一口噴出了出來,樂不可支道:“他們工部,居然還能將圖紙看反了!”

沈黎著下搖頭道:“這種況,很正常。”

許青竹有些尷尬的朝兩人拱手道:“抱歉,太子殿下,伯爵大人,讓你們白跑一趟,請三日之后再來吧。”

Advertisement

兩人苦笑對視一眼,只能答應。

正好今日閑來無事,兩人便在外面游玩了一圈。

按道理,沈黎沒有特許,是不允許出京城的,可有太子殿下這棵大樹在,本就不用擔心。

半山坊已經不怎麼需要人為干預了,姜尤也學著沈黎的樣子,每日前去視察一番,然后去其他地方玩耍去了。

可跟著沈黎見識了做生意的樂趣后,他對蛐蛐再也提不起興致來了,突然不忙了,讓他心中很是空虛。

而沈黎這幾天倒是忙活了起來。

百姓們的生活好了,便是給他們漲漲文化的時候了。

他一邊安排人做廣場,一邊在半山坊的地方書寫劇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