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群雄逐鹿 第238章 郭嘉獻計

《三國之群雄逐鹿》 第238章 郭嘉獻計

“主公,我另有妙計對付李元。”郭嘉早已想好對付李元的計謀。

聽到郭嘉有妙計曹催促道:“奉孝快說。”

“不知道主公是否聽說過河司馬氏?”

“莫非你是指京兆尹司馬防?”曹之所以知道那是因為司馬防之子司馬朗在其麾下任職。

“沒錯,司馬防有數個兒子,他的長子司馬朗在主公麾下任職,次子司馬懿今年十七歲,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懷謀略,聰明過人,智謀要比他的兄長司馬朗厲害得多,并且格穩重,能夠在如此年紀就這麼,可見是一個城府頗深的人。”郭嘉向曹介紹司馬懿。

“不錯,我曾經造訪過司馬防一家,見過司馬懿一面,此子的確與眾不同。”荀彧在數年前曾經去過河,與司馬防有一些

“可是司馬懿與我等對付李元有何關聯?”曹有些不明所以。

“主公,李元建立鹿門書院招收學子,我等可以讓司馬懿前往下邳求學,并且掩飾份,憑借他的才學不用數年就能出師,以李元對人才的重視必定會讓司馬懿在他麾下出仕,司馬懿才華過人,應該能夠在擔任重要職位,一旦為李元邊的重臣,日后就會變我們對付李元的重要棋子。”郭嘉說出心中策略。

聽完之后不出了一冷汗,因為郭嘉這一次計謀太厲害了,安排一個人去鹿門書院學習,日后在李元麾下出仕,這樣就能不斷為他們提供李元的報,如果司馬懿真是謀略高深之人,還能從部破壞李元勢力,此計實在厲害至極。

“奉孝此計雖妙,然司馬氏一族在河頗有名氣,想要藏司馬懿的份恐怕沒那麼容易。”荀彧雖然覺得此計可行,但還有些瑕疵。

Advertisement

“我等可以事先和司馬防商量好,找一人冒充司馬懿,這樣就能瞞天過海。”郭嘉信心滿滿,即使李元去河探查也查不出任何破綻。

“好,就按奉孝所說去做,你去通知司馬防,說服司馬懿為我效力!”曹下令道。

“是主公,屬下親自前去說服司馬防和司馬懿。”郭嘉抱拳道。

就在曹策劃對付李元的時候,劉備卻是被李元的計謀弄得有些尷尬,自從敗給李元和曹聯軍后,劉備便率領剩下的數千兵馬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兩人都是漢室宗親,看在同宗的份上劉表收留了劉備,并且關張都是當世猛將,所以劉表也有利用劉備的意思。

剛開始的時候二劉相好,劉表對劉備也頗為欣賞,時常為劉備舉辦宴會,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還為劉備介紹麾下重臣,可以說相當看重劉備的能力。

但是李元使用戲志才的計謀,冊封劉備為荊州刺史,讓其執掌荊州軍政大權,當天子的詔書從下邳傳到襄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聞之變,因為劉表就是荊州牧,要是讓劉備當荊州刺史豈不是和劉表平起平坐。

李元此計是十分明顯的謀,但也的確讓劉表對劉備產生了忌憚,不再對劉備那麼熱,并且有意無意地疏遠他,這讓劉備對李元更加痛恨。

,劉表正與麾下重臣商量要事。

“主公,劉備狼子野心,投靠我等絕對不懷好意,如今天子封賞劉備為荊州刺史,很明顯就是為了跟我們爭奪控制荊州的權力,我們不如將其趕出荊州,以絕后患。”蔡瑁早就對劉備不滿,所以一直想將劉備趕出荊州。

“德珪兄此言差矣,將劉備升為荊州刺史的不是獻帝而是李元,這是非常明顯的謀,眾所周知李元已經將獻帝接到下邳,要挾天子而令諸侯,他此舉目的就是為了離間我們與劉備之間的關系,如果我們將劉備趕出荊州,那就真上李元的當了。”蒯良并不同意蔡瑁的建議。

Advertisement

“哼,蒯良你為何總要與我作對,雖然這是李元的計謀,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劉備的野心,當初劉備投靠孔融,還不是將孔融害死然后奪取北海,難道你還會相信這種表面仁義實則心狠手辣的虛偽之徒嗎?”蔡瑁一向和蒯家不和,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吵。

蔡家和蒯家都是荊州族,也是劉表麾下最大的兩個士族,他們的話往往都能影響到劉表的決定,然而他們經常互相看不慣,但誰都奈何不了誰。

“劉備殺害孔融雖然有流言,但無明確證據,所以證明不了劉備就是兇手,正所謂流言止于智者,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懷疑劉備,并且以劉備漢室宗親的份不大可能會做這種事。”蒯越反駁道,他是蒯良之弟,蒯氏兄弟就是蒯家的頂梁柱。

“好了好了,你等都不要吵了,玄德與我同是漢室宗親,我不可能將他趕出荊州,否則別人會說我劉表無無義。”劉表弱無力地坐在椅子上,雙眼無神,仿佛要睡著了一般。

劉表今年五十四歲,年紀已大,心中早就沒有爭霸天下之心,所以一直以來都以自保為主,從來不主出兵攻打任何人,即使諸侯會盟的時候他也沒有出手,但這并不代表他是一個無用之人,試問一個愚蠢的人又怎麼可能稱雄荊州數十年,真要打起來劉表不虛任何諸侯。

“主公英明。”蒯良對劉表的決定非常滿意。

“可是主公,我等對劉備不得不防。”蔡瑁依然不死心,作為荊州的傳統勢力他不想外人足荊州之事。

劉表對蔡瑁擺了擺手,“德珪也無需憂心,玄德在想什麼我非常清楚,如今他數千兵馬都要靠我接濟才能維持下去,我在荊州還有十萬兵馬,所以我們無需為此擔心太多。”

“是主公。”蔡瑁看到劉表已下決心,也不再多說話。

“主公,相對于劉備我覺得更應該防范李元。”蒯良對李元的戒心相當重。

“蒯良,李元與我軍向來井水不犯河水,我等又何須防范他,真是瞎心。”蔡瑁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和蒯家對著干就是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