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做,朝廷既修了河道,當荒到來的時候,百姓手中有錢能夠買糧食,就不必朝廷拿糧食賑災,把糧食白白送給百姓。
黃耀昱聽李元景這樣說,他既非常驚奇,同時也非常高興:
趙王殿下這樣做,可是省了他許多麻煩,同時又能爲百姓們掙到一些錢財。
天旱了許久,從越來越多,大災之年已經在所難免。
而大災之年,百姓們吃飯都了問題,如果再讓他強徵民夫服徭役,百姓們肯定會怨聲載道。
如果李元景不是強徵民夫服徭役,而是招聘工人支付工錢,那百姓們就能通過自己的勞,掙到銅錢買糧食,這樣李元景的到來,不但不是爲濰坊添麻煩,反倒了救助濰坊的財神爺了。
招聘信息被張了出去,當人們看到尊貴的趙王殿下來濰坊,需要人幹活不是強徵民夫服徭役,而是給幹活的工人支付工錢,並且這工錢不是給工錢而是給鹽:
一個工人每天給一兩品鹽、或者相當於三十文錢的一等、二等鹽!
所有有力氣、有時間能去幹的人全都非常興,爭搶著去報名。
要知道此時的大唐,鹽很貴,製鹽完全是一個賠錢的買賣,平民百姓如果自己架鍋煮鹽,府是不會補錢的,那煮出的鹽的價格就會遠遠高於府的定價。
如果出錢買的話,因爲府製鹽補有錢,賣鹽是賠錢買賣,所以府供應鹽是限量的,如果你的定量用完了,你有錢也買不到了。
所以現在這些百姓們看了李元景張了廣告,自然非常興:
給趙王殿下幹活,不但不是強徵民夫服徭役,還給發工錢!
並且這工錢還是給發鹽、幹一天發給三十文錢的鹽!
有錢買不到鹽,但拿鹽卻可以換糧食、以及幾乎所有的東西啊!
上哪兒去找這樣的好事啊!
今年夏天是大旱天,很多地塊的糧食很可能將會顆粒不收,平民百姓們想掙一文錢都很難,如果普通人找活幹,每天能掙到三五文錢,就很不錯了。
而趙王殿下卻每天給開三十文錢的工錢,這一天的工錢,就相當於他們在別找活幹七八十來天的工錢了。
許許多多的人全都踴躍前來報名,而李元景因爲京城中還有一大攤子事急需他回去理,能在這耽擱一天,京城中的事他就能快一天。
所以他決定在這兒儘可能多地招聘人手幹活,反正只要鹽田建好,幾天時間就能曬出幾千幾萬斤鹽,那時候支付給這些工人每人幾兩鹽,實在不值得一提。
因爲在路上李元景已經詳細地向工部的這些員們講述了怎樣佈置鹽田曬鹽,所以,工部的這些員對怎樣佈置鹽田、曬鹽的過程都記得很清楚。
到了濰坊海邊,李遠景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大唐人是怎樣煮鹽的:
就見海邊挖著一些池子,池子裡鋪了一些草木灰,等到漲的時候,海水會漫到這些池子裡,等到海水退了,煮鹽工人把這些浸滿了海水的草木灰放在鍋裡煮。
鍋裡的水慢慢地蒸發,當水中食鹽的濃度超過了飽和度時,食鹽就慢慢地結晶析出。
這、這、這樣煮鹽,效率也太低、造價太高了!
這樣煮鹽,一鍋煮不出來多鹽,但要耗費大量的木柴。
在海邊,木柴可沒有在山邊得到得容易,而海邊通往陸的道路又非常難走,很多時候,這鹽是靠人背、牲口馱送往地的。
本來這樣煮鹽的造價就很高,再加上高昂的運輸本,鹽的價格不高才怪呢。
李元景穿越過來之前曾寫過一本網絡小說《穿越到李淵上做皇帝》。
爲了能寫好那本小說,他對大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做了非常深地瞭解、研究。
他知道唐朝時,製鹽技非常落後,製鹽本很高,食鹽非常昂貴,當時的李淵爲了讓平民百姓能吃得起鹽,他就下令,由工部、民部、戶部合作,在海邊煮鹽,煮出的鹽低於本價賣給大唐子民,虧空部分由朝廷補。
但研究是研究,現在李遠景親眼看到了大唐製鹽的方法,他實在想不通,唐朝人爲什麼用這麼落後的方法煮鹽:
明明海邊照充足,尤其是夏天,太很強,完全可以用太曬,把海水曬乾,鹽不就結晶、析出了嗎?
爲什麼大唐人不知道用太曬,而是這麼費力、艱難地架大鍋煮?
李元景問一位煮鹽工人,他們爲什麼用鍋煮而不用太曬,這名工人對李元景問的問題到很好笑:
“海水中的鹽都是有毒的,只有把海水浸草木灰中,然後把含有海水的草木灰放在鍋中煮,煮出來的鹽纔是無毒、可以食用的!”
李遠景又問:
“你們煮是把鹽從飽和溶中結晶、析出來,用曬的方法不也同樣能讓鹽從海水中結晶、析出來嗎?”
這名工人聽李元景說什麼飽和溶、結晶、析出,他就聽不懂李元景說的是什麼了,但他聽懂了李元景說的用曬的方法,他就回答李元景說:
“海水中的鹽有毒,把海水曬乾,得到的鹽同樣也是有毒的啊!
只有用鍋煮出來的鹽纔是沒毒的,千百年來人們都是這樣用鍋煮的,沒有人把海水曬乾,吃那曬出來的鹽的。”
李元景想告訴這名工人,製鹽,不管是用鍋煮,還是用太曬,其原理都是讓滷水中的水越來越,鹽的濃度越來越高,當鹽的濃度超過了鹽水的飽和度之後,鹽就會自己結晶析出,這樣得到的鹽,就無毒,可以食用。
但李元景沒有向這名工人再解釋,可是他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既然這些曬鹽工人都相信用太曬出來的鹽是有毒的,只有用鍋煮出的鹽才無毒,那自己佈置鹽田曬出的鹽,人們會相信嗎、肯吃嗎?
不得到時候自己要先吃一些給人們看看,古人有時候很聰明,但有時候真的很愚昧。
李元景觀看了煮鹽工人怎樣煮鹽之後,他就立刻指揮招聘來的民夫佈置鹽田。
章節報錯
自帶福運的相府千金寧芝穿成了七零年的小可憐,帶領養父母一家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古穿今,團寵,青梅竹馬)
職場女強穿越古代努力進城生活 第一卷分家記 雉水縣高莊村住著李高地一家人。李高地有李滿囤、李滿倉、李滿園三個兒子。兒子們大了,李高地為了孫子的前途,決定分家。結果分家后,李高地忽然發現事情似乎和他想的不一樣––三個兒子各自奔著自己的前程,呼嘯而去。 預收文:穿越之大男人不好做 預收文案: “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難上加難”這句話曾是現代文藝女青年趙任怡的口頭禪。 在被穿越大神變性成國公府嫡次子后趙任怡方才知道當年的自己真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內容標簽:性別轉換宮廷侯爵...
死在喪屍潮裡的蘇袂,被孩子的哭聲吵醒,甫一睜眼,便被人遞來了枚軍功章和一聲沉痛的「節哀! ” 在黃沙漫天的末世吃了霉變食物多年的蘇袂,乍然看到漫山的青綠,清澈流淌的溪流,和隔壁海島墾荒隊不時送來的魚蝦、黑山羊、海鴨蛋,覺得遵守原主留下的遺願,幫她養大兩個孩子不要太值! 趙恪帶著戰友的軍功章從邊境浴血歸來,收到妻子從瀘市發來的一封離婚電報。 帶著疑惑回家,往日溫柔善良的妻子,陡然變了模樣。 辦理了離婚手續,背著被人打瘸了右腿的長子,抱著剛滿一歲的次子歸隊...... 趙恪覺得當務之急,他應該先找個保姆。
虞清一陣眩暈后居然穿越到架空古代世界,成了一個馬上要被親爹賣掉的農家女?!同一時間,虞清還被一個名為【拯救戀愛腦】的系統綁定,要求她通過拯救戀愛腦來換取生存時長!而任務的第一個解救對象居然是她的母親!虞清一點點給自己母親樹立正確的觀念,帶她賺錢學習,幫助她找到自己的價值。 做飾品開商鋪,建學堂,研發衛生巾,開女人街,建婦聯,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女人心中的偶像,成了妥妥的婦女平權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