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127章 景隆傳信,燕王疑心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127章 景隆傳信,燕王疑心

平安有些心煩意,李景隆是燕王玩伴,又是大明國公。

他本該給對方這個面子。

只是扶桑小鬼,也敢在他這頭獅子頭上土,未免太過猖狂!

“平安,以前我還以為你事事針對寧王殿下。”

方孝孺心懷愧疚道:“今日方知你對寧王府的忠心!”

平安無奈苦笑,他發誓這輩子,都會遠離方孝孺!

不跟這廝一起出去!

本來揚名應天府,為武將的平安理應到高興。

可偏偏他是燕王府的臥底,卻以寧王府的武將名。

“賊老天,你玩我不!”

——

北平。

落雪紛飛的季節,總是充滿白發征夫淚的悲愴。

這座古城,已經從元朝國都變為了燕王封地。

治好了頑疾的朱高熾,終于能夠正常行走,不再需要其他人的幫扶。

對待那位醫治自己的十七叔,朱高熾一直心懷恩。

朱高煦則在舞槍弄,自從去了一趟應天府,他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自己連朱權一招都接不住,還說什麼為古今名將?

朱棣看到兒子們這般勤勉,不由地心大好。

“平保兒,已經兩個月未曾來信了。”

朱棣心中擔憂道:“老和尚,他不會被寧王發現了吧?”

看著對義弟擔憂的朱棣,道衍和尚病虎之姿,狡詐的三角眼一轉,規勸道:

“殿下不必擔心。平保兒也是皇上的義子,即便朱權發現,也不會刻意為難。”

“何況平安此人做事小心,定不會輕易暴。”

“說不定是寧王府戒備森嚴,這才沒有送出消息。”

道衍和尚通曉三道九流,學得一才華之后,卻尷尬地發現天下一統,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

Advertisement

有些人,生來就是為了一統天下,建立秩序,例如洪武大帝。

有些人,生來便是為了破壞一切,重鑄秩序,例如道衍和尚。

“啪嘰!”

王府上的青瓦掉落,朱棣皺眉頭。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道衍和尚卻面,看得燕王有些不解。

“老和尚,你何故如此?”

“回殿下!藩王的青瓦已經不適合您的屋頂,唯有金瓦才合適!”

聽聞此言,朱棣渾冷汗直流,訓斥道:“不許胡說!”

藩王屋頂用青瓦,能用金瓦的唯有皇帝!

道衍和尚一言一行,都在暗示朱棣造反!

朱棣自然心,畢竟蒼蠅不叮無的蛋。

為燕王,他卻清楚自己面對的力。

朝廷之,有洪武大帝坐鎮,父皇在世一日,他敢起兵就是自殺。

熬過了父皇呢?

恐怕依舊不行!

大哥朱標,看似宅心仁厚,但卻明至極。

朱權那般資質的怪胎,年之際,誰能發現這等潛力

還不是朱標不嫌棄對方,長兄如父般地照料那小子。

現在朱權則了太子一大助力!

將來就藩大寧,甚至直接威脅到燕王封地。

何況滿朝文武,都對太子尊敬有加,想要造反,無異于癡人說夢!

除非……大哥能夠出現意外!

想到此,朱棣就連自己也嚇了一跳!

平心而論,大哥對他很不錯。

“道衍!莫要再對本王說這些話!”

朱棣怒目而視,道衍卻不為所

“守護大明,驅逐蒙元,太子繼位未必能比您做的更好。”

道衍如同病虎,一對三角眼轉,時刻想著謀詭計。

“太子的子一直不太好,倘若出了應天府,途中發生了意外……”

Advertisement

“姚廣孝!本王讓你閉!”

燕王震怒,道衍和尚這才閉口不言。

趕來送信的張玉有些不知所措。

道衍和尚一向到燕王重,這還是燕王第一次對和尚發火。

“何事?”

朱棣有些不耐煩。

“回王爺!應天府送來信件!”

張玉恭敬遞過,朱權簡單翻越,不由地眉頭鎖。

信件是李景隆所寄,快馬加鞭送到了北平。

可惜卻是報憂不報喜,讓朱棣有些心寒。

“老和尚,你且看看吧!”

姚廣孝接過書信,看過之后,連連搖頭。

“殿下,李景隆此人志大才疏,紙上談兵。”

“他說的話,您只能信一半!”

“平安此人驍勇善戰,乃我燕軍不可多得的猛將!”

“不可因懷疑,便讓此人倒戈寧王!”

姚廣孝一針見地說出了自間接。

李景隆在心中,多次詆毀平安,稱其已經淪為寧王府忠犬。

差點害得他面盡失,扶桑人已經提起了他李景隆的大名,結果平安還是選擇了手。

張玉站在一旁,有些發懵。

平安之強,為同袍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有平安在,他與朱能只能排在其后,更別提丘福、李斌之流。

“老和尚,那你告訴本王,該如何回信?”

燕王有些疲乏,“景隆,也是本王布置的一顆棋子!”

姚廣孝雙眼放,如若朱棣沒有異心,何必布置下李景隆?

“殿下無需回話!讓這兩人各司其職即可。”

姚廣孝抖擻黑僧袍,笑道:“讓李景隆莫要暴與平安接!他們兩顆暗子,定會為王爺助力!”

“如今我軍該整頓軍備,好生訓練!以皇上的格,明年依舊會組織北伐!”

Advertisement

“我燕軍,還要在此戰中,多多占據好才是!”

朱棣滿意點頭,有此人出謀劃策,他才能屢戰屢勝。

“張玉,你去告訴其他人,莫要耽擱了訓練!”

“哪怕年關將至,也要隨時準備出征!”

朱棣一聲令下,張玉領命而去。

道衍和尚也識趣離開,唯有一人的時候,朱棣才會想起遠在應天府的父親。

“爹,咱們已經多年,沒有一起過年了……”

朱棣無奈一笑,自古無帝王家!

父皇看似將他們各個奉為藩王,結果卻頒布詔令,藩王無事不得進京!

合著只有大哥是他的兒子,其他人都只是戍邊的臣子不

——

武英殿。

老朱手中朱批停頓,看向李善長。

“快過年了?”

“回皇上,還有一月半。”

李善長有些發愣,洪武大帝一向忙于政務,沒想到會提起過年。

“以前……咱還沒當皇上,老二老四他們也不是藩王!”

老朱出一苦笑,“那時候過年熱鬧啊!咱這一大家子過的團圓喜慶!”

李善長還想勸說,卻看到老朱擺了擺手。

“過來,繼續陪咱批閱奏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