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239章 卿等,真乃劍人也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239章 卿等,真乃劍人也

眼見李景隆挫,其余三人自然不能當做沒看到。

三放人馬,都有求于李景隆。

尤其是李芳遠,更想要借助李景隆與朱棣,爭奪朝/鮮王世子。

好在如今大明大皇帝,沒有強行指認李芳碩為王世子。

否則就算是朱棣,也不敢明面跟父皇對著干。

若是以往見了蒙古人,尤其是赤這般皇室后裔,三人不僅要點頭哈腰,還要繞著對方走。

可如北元的形勢,卻讓他們有了充足的自信。

何況邊還有李景隆這個主人,狗兒們容易得更歡。

“今日與曹國公飲酒,在下即興賦詩一首,如何?”

李芳遠輕搖折扇,李景隆眼神中滿是鼓勵之,“也好!我等洗耳恭聽,五王子的佳作!”

一旁的赤則充耳不聞,他只想快點離開此地,遠離這群蒼蠅。

“四子政權元廷!”

李芳遠第一句話,便是嘲諷十三翼四子兄弟不睦,尤其是出了拖雷這等狼心狗肺之人。

“捕魚兒海倉惶犬!”

這一句話,則是諷刺赤等人,在捕魚兒海被明軍打得惶惶如喪家之犬。

咔嚓!

赤稍微用力,便掰斷了手中筷子。

他們敗給大明,無話可說!

但怎麼也不到一個朝/鮮人,在這里大放厥詞!

有李景隆在邊,李芳遠自然有恃無恐,繼續說道:“群狼無首韃靼起,堪笑失國為哪般?”

這兩句,則是嘲笑大元連國號都已經丟棄,更是被叛徒鬼力赤篡權,變為了韃靼部。

可謂是一番嘲諷,令面無存。

“好!五王子果然好才華!”

“就算是去我扶桑,也是一介才子!”

Advertisement

兩位扶桑使者,意識到李芳遠也是可拉攏之人,自然上前捧臭腳。

李景隆則覺得杯中酒,如此香甜,尤其是看到氣得渾抖的赤。

“好詩!”

李景隆更是笑道:“素聞寧王殿下,同樣擅長作詩!”

“此番我大明得勝而歸,殿下何不賦詩一首?”

聽聞此言,赤再也忍不住,“汝等,至于這般戲弄于我?”

朱權則將其拉住,笑道:“作詩啊,本王最不怕的便是作詩了!”

聽聞此言,李芳遠趕勸道:“殿下,在下這等拙作,便不老殿下發揮……”

畢竟那一日在翰林院,李芳遠可是朱權詩詞的害者!

那兩首詩,可謂是將李芳遠和其國家貶低的一文不值。

扶桑人則不那麼認為,反正傷的又不是我,聽聽又何妨?

“殿下佳作,我等已經準備洗耳恭聽!”

“請殿下賦詩!”

一旁上酒菜的店家,同樣看不起扶桑人與朝/鮮人的臉。

又特娘不是你們戰勝了北元,至于這麼跳腳麼?

還不是抱上了我大明的

“封狼居胥揚明旗,飲馬翰海醉胡姬。”

好!

聽聞朱權上半闕,饒是李景隆,也忍不住大聲好。

封狼居胥,飲馬翰海,完了多漢家兒郎的夢?

大明旗幟飄揚,懷中躺著胡姬,更是足以表明,此番明軍勝利之景。

“待到皇旗滿天下,馬踏京都賞落櫻。”

下半闕一出,發出笑聲的人,則換赤。

“哈哈哈!安達大才!好一個馬踏京都賞落櫻!”

赤冷笑道:“到時候算我一個!”

葦名一與北條宗政臉鐵青,下半闕分明是告誡扶桑人,別特娘跳。

Advertisement

惹急了大明,直接將你們的王城京都踏為平地!

李景隆四人,仿佛中了沉默,一時間沒有言語。

倒是店家,主奉上一壺陳年佳釀。

“公子大才!老朽我開店這麼多年,很久沒有聽到如此解氣的詩了!”

店家笑道:“聽聞扶桑人的櫻花很是漂亮!不知有生之年,可否去看上一眼!”

朱權謝過店家,笑道:“這還不簡單?讓他們進貢便是!”

兩位扶桑使者,臉鐵青,誰能想到朱權才思敏捷,令他們面無存。

“這般好的詩,倒是沒人喝彩!公子放心,老朽我這就告訴街坊鄰居們!”

葦名一等人本來想要制止,卻已經來不及!

旁邊還有位大明寧王,他們攔得住?

“殿下,扶桑乃是我大明藩屬國,何必如此?”

李景隆臉不悅道:“他們不過是敬仰殿下詩才而已,絕無半點惡意。”

朱權品上一杯佳釀,酒香醇厚,口有回甘,可謂是相當味。

“讓本王作詩的是你們,埋怨本王作詩的還是你們。”

朱權將酒杯放在桌案上,笑道:“卿等,真乃劍人也!”

眼見李景隆面紅耳赤,朱權解釋道:“武士,持劍之人,你們一聲賤人,有錯?”

眾人一聲不吭,只得生悶氣!

赤則是掌大笑,總算是出盡了這口惡氣!

——

天香閣。

慧兒正在幫花魁娘子梳妝。

“娘子,今日聽到一首好詩!可謂是氣勢磅礴!”

聽聞慧兒吹噓,韓月兒嗤笑道:“你這丫頭,懂得什麼?無非是之詩,已經沒有李太白、蘇東坡那等豪邁之詞!”

被娘子取笑,慧兒不滿道:“你聽聽嘛!封狼居胥揚明旗,飲馬翰海醉胡姬。”

Advertisement

聽完了上半闕,韓月兒已經察覺到對方才華,這兩句可謂是氣勢磅礴。

“下半闕呢?速速道來!”

“待到皇旗滿天下,馬踏京都賞落櫻。”

韓月兒當即執筆,將這首詩寫下,顧不得梳妝打扮。

——

武英殿。

老朱閉目養神,閣群臣很見到皇上打囤。

正是有了寧王的提議,閣建立,皇帝才不必那般勞累。

群臣們都不忍心打擾陛下。

李善長則皺眉道:“一年一度的科舉又要來了!汝等要嚴加把控,莫要再出現榜之人,皆為南方學子這等事!”

一眾閣臣躬行禮道:“是,請李閣老放心!”

說起科舉,在大元朝可被折騰的不輕,連續八十年被停!

好不容易,中原重歸漢家兒郎,這才重新興辦。

可多年荒廢,尤其是北方學子,績一直上不來,可謂是愁煞群臣。

而事實是,南方學子績,遠比北方要好!

可在皇帝看來,分明是考徇私舞弊,饒是李善長也倍無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