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263章 此書堪比孫吳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263章 此書堪比孫吳

朱標走進武英殿,心中忐忑不安,畢竟這位十七弟接連闖禍,讓他也是頭疼不已。

“只父皇不會發怒吧!”

朱標抬眼砍去,父皇朱元璋埋頭苦讀,毫沒有注意到他過來。

再看某位“逆王”,正在幫父皇肩捶背,當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場面。

若不是朱標知道這廝做了什麼,他絕對要夸夸“孝順”的十七弟。

朱家老十七,紈绔屬第一。

舌戰翰林院,腳踏百兵營。

朝臣們如今見到寧王,無不退避三舍,生怕與其有什麼關系。

“噓!”

朱權做了個聲的手勢,示意大哥不要打擾父皇看書。

老朱已經很久沒有沉浸在一本兵書里。

在他看來,前人的兵書有借鑒作用,但所的時代不同,練兵方法也不盡相同。

朱權的這本《紀效新書》,則有效地結合了當今時代。

連火銃的使用,朱權也寫得相當詳細,更有大明水師的建設,令洪武大帝倍

“有此書在,何愁兵將不強?”

朱權這本平平無奇的書,還解決了老朱的憂患。

他一直擔心兵權的問題,尤其是大明以將為主。

正所謂一將無能,拖累三軍。

不同的軍隊,在不同的將軍帶領下,發揮也各有好壞。

可朱權的思想,卻是以兵為主。

士兵強大,哪怕主將差一點,也不會影響士兵的戰斗力。

這也讓老朱不必擔心,為將者贏得軍心,會威脅到中央政權。

士兵們的訓練都從一而終,由朝廷專門來負責,糧餉也都相同。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書中更是詳細提供了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的思路。

Advertisement

“軍屯?好想法!”

“平日訓練之際,開墾荒田,自給自足,又能為朝廷省下許多糧餉。”

“每年派史前來巡視各地軍屯收,再由朝廷商議,是否撥下錢糧。”

“每衛所,暗中部下錦衛,以此來杜絕為將者中飽私囊!”

看到此,老朱倍,沒想到那逆子考慮周到,連如何監管都盡數列出,直接跟那些武將明面攤牌。

“標兒,何時過來的,為何不提醒咱?”

朱元璋這才注意到,太子朱標站在他邊,同樣目不轉睛地看向《紀效新書》。

“父皇,此書是何人所做?若有如此大才練兵,我大明肯定不缺兵強將!”

朱標深吸一口氣,百般考慮,還是想要拿起兵書查閱。

誰知父皇大手一揮,直接在兵書上。

“咱還要看看其他容!還有,此書斷不可外傳!”

朱元璋語氣嚴肅道:“老十七,就按照你的法子,誰敢不服,就讓他來找咱!”

朱標恍然大悟,果然又是十七弟的手筆。

不過看父皇這般模樣,竟然是在夸贊十七弟。

當真是太打西邊出來了!

“父皇,兒臣想要用這本書,讓我大明兵力強盛。”

“那便需要將軍們心悅誠服,按照書中容去練兵。”

“父皇一句話,他們自然會照辦,可若是違,豈不是誤了軍中士兵?”

聽聞朱權所言,老朱皺眉道:“那你告訴咱,該如何讓他們心服口服?”

朱權笑道:“自然是當面對質,不行就校場練兵!”

朱標點頭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若想讓軍中將軍們服氣,做好的方法便是打贏他們。”

Advertisement

“這麼一想,武將們倒是比讀書人更容易被說服。”

“十七弟的心學,如今可是將儒林攪不得安生!”

朱權無奈搖頭道:“這可不怪我。一個國家沒有革新之志,遲早會被別國超越。”

朱元璋聞言,不由地點了點頭。

他為何能夠戰勝一眾強敵,最終問鼎天下?

就是不斷在部革新,使得明軍的武裝備,戰戰略始終優于其他人。

可自從奪取中原后,大明前進的腳步變得緩慢了不

一方面要防北元南侵,另一方面則要整頓國瑣事。

“老十七說得對,咱的大明要不斷革新,才能建立萬世不朽的江山偉業!”

父子三人相視一笑,繼續翻閱《紀效新書》。

——

北平,燕王府。

朱棣把玩著手中青瓷酒杯,笑道:“本王那十七弟,還真是不得安生。”

“剛得罪完翰林院的書呆子,這就去招惹武將們!”

“他是真以為有父皇撐腰,武將們在外面也會聽命于他?”

張玉站在一旁,點頭道:“行軍布陣,尤其是主帥,想要得到將士們認可,那都是踏著尸山海而來。”

“寧王聰穎,天賦不凡,可也需要戰場磨礪。此番掛帥出征,沒有損兵折將,便算得上功。”

朱能不屑道:“我看啊,鮮怒馬的大明寧王,說不定想要復刻藍玉那般功偉績!”

“若是深漠北,害得大軍被韃靼殲滅,那可就有意思了!”

丘福甕聲甕氣,說話最為直白,“皇上他老人家糊涂了不?有咱們燕王殿下不用,非要讓那寧王掛帥出征。”

李斌不,他縱然心有不甘,卻也能無奈接

Advertisement

燕王鎮守北平多年,大戰北元鐵騎,就是為了為軍中統帥。

可征北大將軍的職位,卻落在了年的弟弟上,怎能怪他心中不滿?

“此乃太子爺高明之。”

道衍和尚雙手合十,坐在一旁,突然開口道:“王爺執掌軍權,本就在軍中素有威信。”

“若我是太子,也不會令王爺輕易為北伐主帥。”

“藍玉尚且有功高蓋主這條鐵律鎮,可王爺是皇上的兒子,并不會因此被奪取帥位。”

眾人聽聞此言,這才清楚,平日里看似人畜無害的太子爺,同樣有強不容人的逆鱗。

也怪朱權和藍玉兩相配合之下,讓朱標對四弟產生了不滿。

你一個藩王,不好好戍邊打仗,非要去干涉地方錢糧大權,你這是要做什麼?

朱棣冷笑道:“本王這十七弟,此番打了敗仗,到最后主帥之位,還不是要落在本王手中?”

“應天府那些個武將,便足夠他喝一壺了,本王已經準備看他的笑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