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炎不良人 第一千七十八章 兵力不足

《大炎不良人》 第一千七十八章 兵力不足

許一凡和湯芮沿著城墻,緩緩而行。

“西域真的會心甘愿抵擋在第一線嗎?”湯芮問道。

“這不是他們愿不愿意的事,而是他們別無選擇的事。”許一凡緩緩道。

“信仰之爭?”

許一凡卻搖搖頭道:“沒有那麼簡單。”

“嗯?”

“西域和極西之地的戰爭,最初是信仰之爭,但那只是以前,現在極西之地要出世,天劫要降臨,單純以信仰之爭未免太牽強了。”

說到這,許一凡苦笑一聲,繼續說道:“信佛也好,信仰天道也罷,亦或者是信仰天劫,都不過是人們在貧苦之中,尋求的藉,其實信什麼不重要,重要的還是要依靠自己。”

“西域抵擋在第一線,除了是捍衛佛法,最主要的還是保衛自己的家園,他們除了死戰,別無選擇,當然,北蠻、南夷和東海王朝也都是一樣的,如果把我們大炎和他們的位置互換,選擇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許一凡停下腳步,出手,糙的墻垛,緩緩道:“此生若能幸福安穩,誰又愿顛沛流離呢?”

“就像我們西北七洲一樣,西北防線之所以能夠如此之快的建立起來,就是因為西北的百姓,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大戰再起,西北很可能會淪陷,這些駐守在西北防線上的將士,大多數都會葬此地,而他們也會背井離鄉,顛沛流離,既然大戰無法避免,那就盡可能做好眼前事兒即可。”

“西域地廣人稀,筑就防線不可能,而東征也不太現實,無論是面對極西之地,還有面對我們大炎,他們都沒有必勝的把把握。”

“選擇東征,就意味著,他們要放棄西域,一旦東征失敗,他們就會瞬間滅亡,到了那個時候,什麼西域王國,什麼佛門圣地,都是過眼云煙。”

Advertisement

“可若是選擇死戰,即便他們敗了,有我們在,西域至還有一條退路,還有一線生機。”

“在這種況之下,他們只能選擇死戰。”

說到這,許一凡轉過頭,看向湯芮說道:“我知道湯老在擔心什麼,你是擔心,西域會選擇跟極西之地作戰,卻不會死戰對嗎?”

湯芮點點頭,這確實是他最擔心的事

西域若是不選擇跟極西之地死戰,一旦極西之地大兵境,西北防線即便建造的再堅不可摧,也不可能抵擋得住,而西北防線一旦破防,那對于中原來說,就是一場史詩級的浩劫。

“湯老的擔心不無道理,而這也是為何之前,陛下非要下令,不惜代價西征的原因之一了,只要我們展現出強大的實力,既打疼了西域,又讓他們見識到我們的強大,他們就會到畏懼,也會到希,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理,卻又很合理。”

湯芮聞言,點點頭。

沉默片刻之后,湯芮問道:“極西之地到底有什麼?他們到底是什麼人?”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想問,都想知道的,可始終沒有人能夠給出他們答案。

許一凡繼續沿著城墻,朝前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極西之地跟我們一樣,都是人,只不過,我們彼此的立場不同罷了。”

“不可知之地的人,是從數個大湮滅時代,陸陸續續存續下來的人,他們見識過天劫的恐怖,也對天劫產生了恐懼心理,打不過就加嘛,這個道理很好理解的。”

“他們把希寄托在天劫的仁慈上,這種想法和做法,不能說他錯,卻肯定不對。”

說到這,許一凡轉過頭,看向湯老,問道:“湯老可曾想過,為何每個時代的天劫,其威力會一次比一次強大?”

Advertisement

“難道不是其力量越來越強大嗎?”湯芮反問道。

許一凡搖搖頭道:“天劫到底是什麼,我們其實都不清楚,或者說我們都很模糊,而天劫的威力,之所以一次比一次強,不是祂在變強,而是我們在變弱。”

“嗯?”

(°ー°〃

“很多見識過天劫,經歷過天劫的人,越來越畏懼天劫,這很正常,畢竟天劫降臨,萬湮滅,十不存一,恐懼是正常的,于是就有很多人選擇依附天劫,天劫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祂的破壞力,而在于祂對人心的控。”

“湯老不妨好好的想一想,有據可查的歷次天劫,真正造大破壞的,往往不是天劫降臨之后的毀滅,而是天劫降臨之前的混,在這些混當中,死的人才是最多的。”

聽完許一凡的這番話,湯芮點點頭,若有所思。

“我們擋得住嗎?”良久之后,湯芮還是忍不住問道。

“盡人事聽天命,盡力而為即可。”

接下來,湯芮沒有再詢問關于天劫的問題和西域的問題,而是開始跟許一凡詳細的匯報,西北防線的建造問題。

最開始,大炎王朝是打算以西涼沙三洲為第一道防線的,按照這三洲的城池和防能力,抵擋住外敵,不敢說很輕松,可至不會那麼容易崩盤。

但在幾年前,黑木崖的一場大戰開啟,炎武帝借題發揮,揮師西征,其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目的不是為了擴大大炎的疆土版圖,而是想要把未來的大戰,抵擋在國門之外。

這個計劃很功,可代價很大,西涼山上的數十萬碑林,就說明了一切。

拿下三洲之地,共計十八座城池,合縱連橫,構建了一道嶄新的防線。

Advertisement

每一座城池,都是一個獨立的軍事要塞,軍事堡壘,他們既是單獨存在的個,也是相互依存的整

按照朝廷和許一凡的計劃,這十八座城池算是一道大的防線,卻又可以細分為三道中型防線,六座城池為一個防線,層層推進。

如此一來,即便第一道防線被破,還要兩道防線可以堅守。

即便十八座城池防線都被攻破,以西洲城為中心的西北三洲,也可以組第二道大防線。

若是第二道大防線也被破了,還要玉門關這個中原的屏障防線存在。

因此,整個西北防線分為三道大防線。

第一道是以新三洲十八座城池建立的大防線,第二道是以西北三洲建立的大防線,第三道就是依托玉門關建立的大防線。

如果算上西域這道超級防線的話,整個西北總計有四道大防線。

目前,西北防線的重點,還是放在新三洲的防線之上,只要這里守住了,那中原西北一帶,至不會遭到荼毒。

高筑墻,廣積糧,深挖井,多修路,這是西北防線的主要建設方針。

高筑墻這件事,暫時已經完的差不多了。

十八座城池,主要就是修繕、加固、加高和加厚,爭取把其打造的堅不可摧。

但是,這還不夠,各種守城械,都需要運用上。

除了傳統的守城械之外,以神機營為核心的兵工廠,也據西北的戰場的況,生產出了很多新式武,這種武對普通將士的殺傷力巨大,即便是對修行者,也有很大的威脅

許一凡對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的在群傷威力上下功夫。

在未來的戰爭當中,個實力的對抗,會為過去式。

單兵對抗,肯定會有,而且會愈演愈烈。

Advertisement

但是,單兵對抗不會像以前那樣,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

未來的戰爭,不單單是國戰,更是領域戰,到時候投戰斗的軍隊,絕對不是幾萬,幾十萬,輒就是上百萬的戰斗。

在這種規模的戰斗當中,單兵對抗的意義并不大。

許一凡之所以在來到康城之后,就第一時間來巡查城墻,就是想要來看看康城的守備況。

一圈轉下來,目前來看,一切還不錯,該有的守備械,這里基本都有,但是在許一凡看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就康城的武裝況而言,打一場中大型的戰爭,絕對沒有毫的問題,可要想打贏一場史詩級的戰爭,絕對不夠。

但是,這已經是目前康城的極限了。

除了新三洲的防力量之外,軍隊的實力也很重要。

鎮西軍在經過休整和整合之后,實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為秦之豹不在康城,許一凡并沒有立即就去軍營視察,但是,就他一路走來,看到的那些將士,實力還是不錯的。

鎮西軍經過一年多的休整和擴編,已經有了三十五萬軍隊,達到了鎮西軍有史以來,人數基數最大的一次。

可是,在許一凡看來,這個人數基數還是不夠,遠遠不夠。

按照許一凡的計劃,想要把西北七洲防線發揮到最大化,至需要百萬大軍。

百萬大軍,看似很多,可分攤到十八座城池之后,平均每個城池也就五萬多人而已,而如果按照現在的鎮西軍的規模,三十五萬人,分攤到十八座城池,每座城池也就才不到兩萬人。

兩萬人守住一座城池,很難很難。

其一,這十八座城池,每座城池都是大城池,其中以康城,白蓮佛城等城池,都是曾經西域王國的國都,這些大型城池,雖然比不上京城長安,可也不會遜太多,別說兩萬人了,就是五萬人放其中,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其二,這十八座城池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都經過了數次擴建,其面積更大,其城池構造更加的復雜,如此一來,需要的兵力就更多。

其三,西北防線的防力量,許一凡是結合了當代的軍事防,還有科技防,以及修行防,三方面的力量展開布局的。

如此一來,負責駐守在每個城池的軍隊,都會被分割三部分。

然而,這只是大的分割,如果再據軍隊兵種的詳細劃分,每個區域的兵力,會更加的單薄。

其四,新三洲就有十八座城池,而西涼沙三洲,城池更多,又是西北防線的大本營,更需要軍隊駐守。

總而言之,西北防線現如今的最大問題,就是解決兵力問題。

百萬大軍只是一個基礎而已。

想要完的打造好西北防線,鎮西軍的基數,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可是,這有一個很關鍵的問

(本章未完,請翻頁)

題。

西涼沙三洲,再加上一個庭洲,總人口也不過區區三百萬不到,拋開老弱婦孺,真正能夠為將士的,也不過五十來萬的青壯而已。

即便加上新三洲的百萬百姓,青壯兵力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九十萬。

這不到百萬的青壯,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當兵的,西北防線是需要兵力,可需要的是能打仗的兵,而不是要炮灰,因此,若是把這不到百萬的青壯,在篩查一遍的話,能夠符合要求的,能有三分之二,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當湯芮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許一凡也很頭疼。

大炎王朝是中原最大的王朝,這數百年來,大炎王朝休養生息,除了邊境之外,很有戰火發生,這導致人口激增,在現如今這個全民備戰的新政策之下,組建一支百萬大軍,不是多麼困難的事

可問題是,大炎王朝的國土很大,防線眾多,西北防線只是其中之一,除了西北防線之外,還有塔撒哈防線,北蠻防線、南疆防線、東海防線。

這些防線都需要大量的軍隊去駐守,即便大炎王朝人口眾多,可這樣瓜分一遍的話,分攤到每個防線的軍隊,其實并不多。

踏平江湖,把江湖那些游兵散勇收編到軍隊,只是杯水車薪,而對修行勢力的整合,也只是在中高端戰力上有所提升,現如今,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基礎戰力。

“按照國師和朝廷方面的要求,西北防線想要發揮出最大的效果,至需要一百萬大軍。”湯芮說道。

然而,許一凡卻搖搖頭說道:“一百萬太,最低需要兩百萬軍隊,若是有兩百五十萬,那才是最合理的。”

聞聽此言,湯芮頓時苦笑起來。

現在的鎮西軍,人數連這個目標的零頭都不夠呢。

“西北征兵的況如何?”許一凡問道。

“征兵很順利,西北百姓在聽說需要征兵伍的時候,都很積極,很多退伍的老卒,再次披甲而歸,不但這些老卒歸來,還有很多半大的孩子,以及很多青壯婦人,也積極參與進來。”

聽到湯芮這麼說,許一凡默默點頭。

西北百姓的熱和慷慨,一次次染和刺-激著許一凡。

“若是把這些人都納軍隊的話,應該能湊夠八十萬大軍,只是,這戰力......”

說到這,湯芮無奈的搖搖頭,沒有說下去。

八十萬大軍,拋開三十五萬鎮西軍,剩下的四十五萬人,能夠形一定戰斗力的,能有一半就很不容易了。

這到不是許一凡和湯芮看不起這些人,而是事實。

老卒經驗富,這是其最大的優勢,可既然是老卒,就說明他們已經老了,力方面和反應速度方面,他們都達不到巔峰,打一兩場戰役應該沒問題,可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為軍隊的累贅。

新兵有可塑,可他們的短板也很明顯,經驗不足,若是沒有經過長期的訓練,貿然把他們投戰斗,那就是去給敵人送人頭的。

至于婦人,那就更不用說了。

見許一凡久久不說話,湯芮猶豫一番,緩緩說道:“如果不考慮戰力問題的話,西北七洲的三百余萬人,人人皆可披甲。”

然而,許一凡聽完之后,卻搖搖頭道:“還沒有到那一步,即便真到了那一步,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敗了。”

湯芮點點頭,沉默不語。

許一凡手指搭在墻垛之上,手指下意識的敲擊著。

思忖良久,許一凡才開口道:“西北防線的兵力問題,不能只局限于西北七洲。”

“國師的意思是從中原調軍隊?”

許一凡搖搖頭道:“從中原調兵只是一方面,我們也不能把什麼事都自己扛著,我們需要外援。”

“國師的意思是......”

許一凡抬起頭,舉目遠眺道:“西北防線需要二百萬軍隊,西域至要出一半。”

“這......”

聽到許一凡這麼說,湯芮言又止。

許一凡轉過頭,看了一眼湯芮,笑道:“湯老有什麼擔心的地方,但說無妨。”

“西域已經抵擋在第一道防線上,他們會派兵嗎?”

說到這,湯芮又說道:“即便他們派兵,又能派遣多呢?其實力如何呢?這些問題都是大問題啊。”

聞聽此言,許一凡點點頭說道:“湯老擔憂不無道理,但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也不等湯芮說什麼,許一凡又說道:“如果要把西域算進去的話,那西北防線的兵力部署,就要做出改變了。”

“還要增兵?”湯芮蹙眉頭道。

許一凡點點頭道:“對,增兵。”

“需要多兵馬?”

“三百萬。”

“這麼多?”

許一凡搖搖頭道:“三百萬大軍,防守的不止是西北防線。”

“國師有新的計策了?”

“容我再想想。”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