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刑偵大明 二六九 秦州典史!

《刑偵大明》 二六九 秦州典史!

“今日,這些卷宗就要送往鞏昌府,秦虎手下那些貫滿盈之徒二十三人,加上秦虎及孫阿七,便是一共二十五人。本也會對上提建議,建議這二十五人全部問斬!而秦記糧店中那些從犯,也都一一有所置。”

他聲音淡淡的,但那凜冽的殺氣卻是如同實質一般,讓聞安臣聽了心中也不由得一寒。

黎大人,下手也真是夠狠辣啊!

“只不過,現在遞上去,怎麼著也得秋後問斬,甚至有可能今年秋後都斬不了,可能得拖到明年。”

黎城淡淡道。

聞安臣趕附和的說了幾句。

黎澄看了聞安臣一樣,道:“這次你可立下大功了,若是沒有你,本抓不住秦虎,誰又能想到,他們竟然藏於一繁華鎮子裡的一糧店之中?”

當天秦虎被審訊的時候,便有人代了他們的據點,黎澄當即便派人去將那家糧店查封,把那秦記糧店所有的店夥掌櫃等一行人全都被逮了。而後便是分別審問甄別,那沒犯罪的自然釋放了,但凡犯了罪的,也一起下了大獄。

那一家曾經繁華興盛的秦記糧店,就此灰飛煙滅。

聞安臣趕謙道:“大人您謬讚了,說實在的,學生一開始想著這樣做,也是出自私心。”

黎澄淡淡道:“出自私心,但對家有利,對府有利,這終究也是好的。畢竟解決了秦虎,於公於私都有好,事做下就是做下了,無論出於公心私心!既然對公有好,那就算是你的功勞。”

聞安臣趕道謝。

“可惜啊。”

黎澄嘆了口氣:“那秦虎的老巢,遠在百里之外,而且山高林,難以通行。他手下賊人衆多,咱們州衙中人手不足,本是文,也無調兵之權,本調不來兵,若只靠這些捕快而已,可是本打不下來的。而若是要請兵圍剿,那就麻煩了,只怕得上奏朝廷才行。”

Advertisement

聞安臣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畢竟

咱們是做不了這事兒的,盡力而爲,無愧於心就好。現下就是盼著,看能不能上請到兵過來,若是不行的話,這個就只能先緩緩,以後再說了。”

黎澄點點頭,忽然輕笑一聲:“哎呀,顧的跟你說這些了,正事兒差點忘記。你可知道,今日把你過來究竟是爲的什麼?”

聞安臣趕豎起耳朵來聽。 шшш★ TтkΛ n★ C〇

黎澄笑道:“聞安臣,本已經上報鞏昌府,府中也同意了,要給你升了!升你做秦州典史!”

“什麼?典史?”

聞安臣不由得心中大驚,而後便是一陣狂喜涌上心頭。

在縣衙以及比縣的級別要高半級的州衙中,典史這個職,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存在。

典史也不流,並不算是,只能算是吏,但卻是這一州或是一縣所有吏員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個。

而且最重要的是,當上典史,就有直接升任一方父母的資格了。哪怕是小吏出,哪怕沒有進士的功名,甚至連舉人的功名都沒有,只要擔任過典史,也照樣有資格擔當某地之縣令。

只不過,大明朝歷史上由典史直接升任一地縣令的可是不,這種況還算是常見的。

能做到典史這個位子上,就相當於有了進一步向上攀爬的機會。當然,整個大明九以上的小吏,終其一生都是不可能爬到這個位置上去的。

對於許多吏員來說,能坐上某一房司吏的位置,就算得上是這一生的巔峰了,若是世世代代都能把持這個位置,那麼便能在地方上造就一方豪紳大戶。至於典史這等位置,是他們本想都不敢想的。想從一介小吏做到這個吏員中最大的兒的位子上,那麼除了有實力有手腕兒有能耐之外,還得有運氣,有大機緣,有貴人賞識才行。

Advertisement

能從刑房司吏的位子上一步到典史這個位置上,聞安臣很清楚自己的仕途,已經是展開了一部新的篇章,進一個新的天地,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

若是說之前他的仕途之路,是一個死局的話,而現在,典史這一步走完,從此滿盤皆活,以後的道路就會好走許多。

聞安臣心中念,他知道,黎澄這樣做,主要是爲了讓自己能夠安心讀書。

他知道自己要潛心讀書,要一門心思準備科舉,肯定力不小。而黎澄就是用這樣的舉來告訴自己:“沒事兒,別擔心,別多想,哪怕你中不了舉人中不了進士,只要是你還坐在典史這個位置上,也照樣可以再往上攀爬,仕途之路,並未堵死!”

誰說黎澄不通人?只是別人不值得他哪般做而已!

聞安臣跪倒在地,連著磕了幾個響頭,而後直起子瞧著黎澄,肅然道:“黎大人,今日之恩德,學生沒齒難忘,此生永記!”

黎澄哈哈一笑,親自將聞安臣扶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不用你沒齒難忘,此生永記,我只要你好好做人好好做,善待百姓,切莫忘了爲之初衷。”

聞安臣重重點頭:“學生絕不會辜負大人的期待。”

張居正和黎澄都對他有相當大的恩德,這兩人雖然政見不同,但他們都是聞安臣非常佩服的人。兩人都有才能,也都有對天下百姓的一顆赤子之心,只不過,他們所認知的方向,所認爲的手段不同而已。

聞安臣這般說,也是爲了把任命他爲典史這一事給定下來,免得打了水漂,對於這種近乎於天下掉餡餅的好事,聞安臣自然不會推辭。也沒有推辭的必要,雖說他這般年輕就當上典史,肯定會惹人非議,但聞安臣不怕這些非議!

Advertisement

因爲他能力足夠,立下的功勞足夠,而且靠山也足夠

若是現在當不上這個典史,失去眼下這一個機會,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須知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更是一個莫大的機遇。

因爲按照正常況來說,這個典史是不可能落到他的頭上的。能坐上這個位置,原因有二。

(本章完)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