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重生:我體內帶個臺式機 第314章 驅動?有8顆芯片負責就可以了

《重生:我體內帶個臺式機》 第314章 驅動?有8顆芯片負責就可以了

雖然已經畢業,但對材料學這一塊,卻是花了很多心思鉆研。

此前他不知道,后面在模擬了阿斯麥耳的刻機等相關設備之后,這才發現華國的材料技方面,還是有著非常多的差距。

為了發展科技,江不得不投新型材料制備等領域。

目前楓火集團公司雖然沒有專門立這個研發部門,但無論是顯示技還是電池技,這些都是需要新型材料的支持。

回到京都后的江,在前往eda設計研發部門看過之后,直接往新技研發中心而去。

對電池技和圖像傳,江和他們共同流了一下研發的方向。

電池技研發的牽頭負責人,名阿里木·達賈,是疆省維族人,讀的是材料學專業,也是一個博士畢業生。

沒有辦法,現如今江的楓火集團,進來的門檻已經不低了,要想當一個項目的領頭人,沒有一兩把刷子,那是不可能的,也服不了眾。

至于cmos圖像傳研發的,暫時的負責人是挖的一個教授兼任,教授名王國華,是長安大的一名教授,是微電子博士,由他來研發設計我們自己的傳,江認為非常有希

為此,江特意和他流了很多。

這也出乎王國華的意料,因為江對這一塊的鉆研深度很深,本不像是一個非這個專業人能夠掌握的。

不過,這兩塊的研發,只能說是剛剛開始,有些材料、設備,將據研發的需要進行采購。

對于這塊,江的支持是很大的,僅僅是2016年,就預算了20個億在三大研發中心之中。

當然這一塊,江主抓的是顯示技

“江董,按照每周計劃安排,我們的研發進度比較順利,目前已經據您提出的技設想,已經設計制造出了miniled燈珠,尺寸只有0.254*0.508mm,我們在65英寸的面板上,進行了布設,總計有28520顆燈珠。”

Advertisement

陳瑤向江介紹起了眼前的這個巨大的面板。

28520顆燈珠!

這真的是令人不可思議。

點點頭,手卻是下意識地了上去。

習慣使然,讓他直接把這個面板模擬進了的模擬實驗室中。

董俊宇撓撓頭道,“不過,我們還沒有解決混的問題,另外我們初步想25個燈珠進行一個分區,我們的分區驅還在完善。”

5*5一個分區,倒也可以,相當于1140個分區。

當然,如果要更加細,可以每個燈珠一個分區,但這個需要大量的分區芯片,本太高了。

“問題咱們一個一個來解決。”江心頭倒是沒有擔心,在他,其實已經對這個技進行過一次模擬設計了,雖然在實際上還會有一些問題,但總的方向,江已經找到了。

“你看,我們與其在背板上給led燈放置鏡,倒不如用一種新型的材料,把這些led燈全部蒙起來,讓均勻布滿,這樣就不存在混不均勻的現象了。”江拿手示范了一下,又就這個燈均勻分布的計算公式提了出來,在寫字板上書寫著。

這里頭,董俊宇懂一點點,陳瑤更懂一些,這會兒認真地聽講著。

但都被江這個大膽而又巧妙的辦法給震驚了。

一般的背板放置燈珠后,為了保證背的燈能夠均勻過,和擴散板是有一定距離的。

比如傳統的直下式背晶面板,在兩者的距離是20mm。

但倘若用江這樣的設計方案,那麼兩者幾乎是蒙在一起,距離可以做到1mm以

這樣的話,他們的這款顯示面板可以做到更薄。

陳瑤拍手好,“對呀,這個方案非常可行,及其想著辦法短距離,干脆直接蓋把鏡化一層版蒙在上面。里面的填充膠,既要能混,又要,這個材料我帶團隊來想辦法。”

Advertisement

董俊宇也有些高興,原本他們的進展很好,但到這個地步的時候遇上了難題,但江一來,這問題就有了方向。“江董,您真是太厲害了!”

擺擺手,“下一個問題,分區和巨量驅的問題,這一塊,我有這麼一個思路,我們公司在設計桌面級的時候,研發了神經網絡芯片,這種芯片,對于這類復雜的調度優勢很大。我覺得,我們可以將中央芯片,變我們的楓火自研的電視理芯片,同時通過多維脈沖神經網絡結構模型,設置一定量的憶阻芯片,用于管理分區。以我對憶阻芯片的了解,有8顆芯片負責就可以了。”

說話間,江對這塊背的miniled的驅方式進行了解釋和設計。

28520個燈珠,不再是像董俊宇說的那樣,整1140個分區,而是劃分8個大分區,每顆憶阻芯片對應管理3565顆燈珠。

這3565顆燈珠,每個在背板后面刻畫簡易電路板,用于簡易控制,而后連接憶阻芯片,進行分區控制。

而憶阻芯片的優勢,加這個神經網絡模型的快速傳遞、分布計算的特,能夠讓整個面板顯示隨心所

這個想法,在經江介紹之后,董俊宇張大的好不容易閉了上去,吞了口水,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其他幾個技骨干也是半懵的狀態。

因為江的這個設想太過于超前了,也完全打斷了他們一向以來學到的技知識。

在他們的眼里頭,現在就是解決分區和巨量驅的問題。

要麼就是再劃分大、中分區,每個分區用1到2個芯片控制,這樣的話,有幾十個大分區就足夠了。

Advertisement

要麼就是每個led都用一個芯片控制,把芯片麻麻地布滿。

但江的這個辦法,把控制放在了憶阻芯片,燈的開關電路,在每個燈珠背面刻了。

減輕了芯片控制的難度,也讓一枚芯片控制3565個燈珠提供了可能。

“江董,我想我們的芯片對接團隊,要和咱們的新型芯片進行學習,得和半導的電視芯片團隊,一同設計出屬于我們的miniled顯示芯片!”

陳瑤也很激,“這個技如果能夠,后面無論是顯示屏,甚至是手機、平板,咱們都可以試一試。”

無非就是前期本高了一些。

但新的技就是這樣,先是高價格發布,然后慢慢地,而后可以大規模推出應用。

或許通過這個辦法,有一天可以實現對microled燈珠超級巨量的驅控制,那麼這個顯示技,誰與爭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