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重生:我體內帶個臺式機 第506章 在太空中的第一個實驗基地

《重生:我體內帶個臺式機》 第506章 在太空中的第一個實驗基地

如果說有什麼能夠比翱翔天空還妙刺激的事,那就是飛翔在比飛機還要高數十倍的太空高度上,眺地球。

而梁春此時就是這麼激

在他的視野下,蔚藍的地球不再像是飛機上只能看到天圓地方的地平線,而是一個巨大的球

隨著自己的楓運一號以7.7KM/S的速度快速環繞,能夠看到整個地球正緩緩旋轉著。

不過是90分鐘,運載就可以環繞地球一圈!

就是日出都可以看到十幾次!

等到楓運一號到達了軌道之后,發機關閉,通過電推發機提供些許能量,維持運載變軌,圍繞著地球轉。

楓火航天發指揮中心指令長開口問道,“梁春指揮長,這里是穹海,能否聽到?”

經過非常短的延遲,梁春就收到了聲音。

聲音直接從艙傳出。

“梁春收到。”

“你覺如何?”

“已經覺到了失重,但狀況覺良好!”梁春朗聲回答道。

這個時候,發指揮中心中發了熱烈的掌聲。

太不容易了,也太順利了。

首次楓運一號載人實驗,上天非常圓滿!

“梁春指揮長,請按照預定任務開展工作。”指令長張明達心頭的激只是持續了一秒鐘,立馬繼續自己的工作。

“好的。”

整個楓運一號都有人工智能自控制,地上指揮中心更多是跟蹤、掌握飛行況,并不隨便干涉飛行。

只見得大屏幕中的高清圖像里頭,梁春解開了乘坐的安全帶,以有些不習慣的漂浮姿態往前飄去。

莫天青看著有些不解,問道,“江董,這次試驗還有別的安排嗎?”

“那是當然,除了這個載人艙段,我們還在楓運一號里頭帶了30噸重的實驗艙。屆時需要人工配合釋放。”江微微點頭。

Advertisement

因為整個運載的強大載荷能力,僅僅是送幾個人上去,連2噸的重量都用不著,自然除了這個載人艙段外,還帶了一個實驗艙。

實驗艙名為楓火1號實驗艙,并非是圓形,而是依照楓運一號的載荷空間,呈現底部和兩側平整,頂部半圓弧形的艙段。

長12米,寬約5米4,高約2米至2米78。

理論上有64平方米的空間,完全像是一個小型家庭住房了!(實際上要很多)

這個實驗艙,是作為楓火集團在太空中的第一個實驗基地。

屆時會容納至3人在太空居住停留3個月左右。

相關技是華國航天中心共同指導下完的,因為華國在建設空間站這一塊擁有了強大而又實用的技積累。

與其江自己花時間還不斷實驗,不如讓的機構給予指導。

當然為了得到這個指導,江同意了華國航天中心可以以合作對象的份,共同參與到楓火的太空基地建設上來。

畢竟和華國航天的空間站用途不一樣,對楓火集團來說,要建立太空基地,更多不是為了科研任務,而是主要用于建設太空工廠,兼職進行一些材料、碳基芯片領域的科研實驗。

說到底,江是一個企業家,做這些東西,那是要賺錢的。

搞發電,那是絕對不賺錢的,至也不是他來搞。

太空發電站,江計算過,就目前的技來說,又要發電,還要把電轉化為微波傳到地球上,這個損耗太大,意義不大。

要建的電站那是用來供應太空基地和太空工廠的。

就在這個時候,屏幕上看到梁春已經從乘坐艙進了實驗艙,到了艙段中的控制臺

花了十多分鐘的時間。

Advertisement

隨后梁春比了一個“OK”的手勢。

張明達指令長下達了指令,“實驗艙釋放。”

只見得楓運一號外部攝像頭C的畫面占據了主導,那里可以看到,龐大的楓運一號大肚子緩緩打開。

一個大型實驗艙被自釋放了出來。

速度看似很快,但其實相對速度幾乎是0。

一個長12米的艙段緩緩釋放著,兩側還有些碳納米線連接。

接著,線收了回來。

整個實驗艙速度稍微慢了一些,和楓運一號緩緩地拉開了一些距離。

“展開太帆板。”張明達下達指令。

“明白。”梁春平復了激的心,按下了作按鈕。

在楓運一號這個合格的邊上攝影師的見證下,藍白相間的實驗艙段前后兩側的太帆板緩緩地展開著。

長長的太帆板展開,以最優的姿勢面對著強烈的

沒有了大氣層的遮擋,這過來,更加的強烈,能夠產生的電能也更多。

這些技都是華國航天中心共同合作的,倒也讓江他們實現了快速地進展。

要是其他的一般民營航天公司,能發衛星就不錯了。

楓運一號仍在邊上伴飛,保護著實驗艙的安全,兩天之后,還將再次上太空,運輸上來第二個試驗艙段,實現人工智能對接。

屆時梁春將乘坐楓運一號返回地球。

實驗艙的力起來之后,梁春也下了宇航服,換上了便裝。

他朝著實驗艙的主攝像頭敬禮,“報告指揮中心!實驗艙運行正常。”

“祝賀梁春指揮長!接下來你將在實驗艙生活2天,期間請按照計劃安排,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張明達也松了一口氣。

“梁春明白。”

“我們在這等你返回。”

Advertisement

直播隨后就結束了。

不僅僅是楓火航天公司的人在歡呼,在觀看直播的那些好者,也非常熱切的討論起來。

“牛啊,楓火!”

“我還以為楓火就一個載人實驗呢,沒有想到真的是載人+實驗艙。”

“一下都搞定,本不給人留點期待空間啊!”

“我覺楓火航天是不是華國航天的私生子啊,什麼好的技都給他上了。我看空間站的再生循環系統,也都上了。”

“不過我好好奇啊,楓火這個艙段設計得怪怪的,不會是想整地上的房子在太空吧。嘿嘿,要是做酒店,豈不是全球最牛的酒店了。”

“你想多了,楓火是科技公司,我估計是要在太空建設科研基地。”

“同意樓上觀點。在太空失重環境下,能夠開展很多研究。”

“期待建設月球基地。”

“楓火要和華國航天中心多合作啊,估計過幾年就可以登月了。”

無論是在薇信朋友圈,還是知乎,都有不人在討論這個事

但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楓火自己的發展節奏卻是在那兒不會停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