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35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35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幸好,李世民說的全部,并不是指兩千名考生的考卷,而是前一百名考生的考卷。

一百張考卷,對于韋安平來說并不算太多。

只用了半個時辰,他就徹底檢查了一遍……然后又抓住了兩個!

不得不說,這一次的糊名考試,確實讓許多人急了。

為此不惜巨資,也要買通考進行作弊。

被查出之后,兩名考當場認罪,李世民也直接給予罰……流放州!

對待杜正倫,李世民還給了他最后的面,只是貶外放。

而對待別的考,他就沒有那麼好的脾氣了。

同樣的,新查出來的兩名考生,也得到了“終考”套餐,就連他們所在的家族也被考三次。

跟崔氏了同樣的待遇!

三名作弊者被查出之后,又遞補了三名考生進來。

隨后,李世民才親自閱卷,復核前十名考生的考卷和文章。

他看得很慢,每一張都看得十分認真,直到夜幕降臨,侍從點起油燈,才終于把十份考卷看完。

看完之后,李世民長舒了一口氣。

“陛下覺得如何?”韋安平趁機問道。

“還算不錯。”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不枉朕跟先生費了這麼大的心思,這些考生確實有幾分本事。”

“那就好。”韋安平笑道。

“對了,這有一篇勸進文。”李世民說著,從一沓考卷中取出一張道:“此文勸朕以隋為鑒,省徭役,恤民力,慎選吏,對諸王勿過優厚。其文章之容,有幾分先生的影子,先生要不要看看?”

“不必了!”韋安平連忙搖頭。

能夠有幾分他的影子的文章,怕不是裴行儉寫的吧?此次參加科舉的考生中,他跟裴行儉的關系最為親近,要是看了,怕不是有徇私的嫌疑。

Advertisement

“那就揭名吧。”李世民說著,把剛才那張考卷放在了最上面。

片刻后,考們再次進來,李世民指了指桌面上的考卷道:“最上為第一,其余依次排名。”

“是。”眾考紛紛點頭。

一分鐘后,前十考生的名字揭開,第一名竟然是……

“馬周?”

這名字,覺有點耳啊。

韋安平想了很久,但又實在想不起來。

不過,人家既然能考到第一名,那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李世民看到這個名字,也有些意外,但隨后又十分欣

馬這個姓,一看就知道不是世家,甚至連寒門都不是……而是真正的百姓。

這樣的人才,才是他最想要的!

馬周之后,前十中還有兩個名字的,分別是裴行儉和上儀。

看到上儀,韋安平就想到了他的孫——上婉兒!

只可惜,上儀此時才二十歲,也不知道親了沒有。

除了這兩人排名比較靠前,韋安平認識的人中,還有田靈竹的夫君劉子奕,排在了六十六名。

倒也跟他的姓名很配……

另外,韋安平還看到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名字——來濟!

來這個姓氏十分稀,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還有大名鼎鼎的酷吏來俊臣。

也就是請君甕的那個!

這個來濟,不會就是他的爺爺吧……

除此之外,韋安平還看到了另一個大名鼎鼎的人

“劉仁軌?”他直接喊出聲來。

“先生認識他?”李世民忙問道。

韋安平想了想,點評道:“出將相,大才!”

“太好了!”李世民頓時欣喜不已。

看來,這次科舉果然是正確的。

Advertisement

劉仁軌連前五十都不是,卻能得到“出將相”的極高評價,說明前面的人更加厲害……簡直就是人才濟濟呀!

這也說明了此次科舉改制的正確

若是沒有包括糊名在的各種改革,說不定名額早就被那些門閥世家占去了,哪還有寒門士子和貧民人才的出路?

“先生,你還有認識的人嗎?”他又問道。

“這個……”

韋安平撓了撓頭,笑道:“勉強算有兩個吧。”說完,他便把上儀和來濟介紹了一遍。

聽到又有兩人,李世民再次大喜,甚至忍不住開口道。

“先生,天下英雄,盡吾彀中矣!”

“……”

韋安平頓時無言以對,這才哪到哪啊!

哪個時代沒有人才?

這一次科舉,最多只能說撈到了不人才,真正的天才還沒出現呢。

這麼早就開始驕傲自滿,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陛下,我現在很想念一首詩。”韋安平忽然開口道。

“什麼?”李世民有些奇怪:“先生怎麼會有詩興?”

韋安平卻不回答,而是直接開口。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百年。”

聽完這首詩,李世民直接被沉默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數百年……這不是在回懟他剛才說的那句話嘛。

你覺得天下的人才,都進了你的籠子里,卻不知道人才有的是,每一代都會出現厲害的人才,引領風數百年。

“先生……教訓得是。”

李世民長長的吐了口氣,之前的興和喜悅,一下子變沉穩。

“我倒不是這個意思。”韋安平搖了搖頭道:“只是想告訴陛下,永遠不要小看天下英雄。”

Advertisement

“先生說得對,是朕太過自滿了。”李世民點頭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韋安平還能說些什麼呢,只能趕轉移話題。

“陛下,紅榜已經做好了,來題詩吧。”

“哦,對!”

李世民猛地想起了那件事,連忙走到紅榜前,隨后拿起一只筆,在上面題下一首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書中自有如玉。

李世民的字寫得很好,但更好的卻是這首詩。

在場的眾多考看到這首詩,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讀書!

這是陛下在號召天下人讀書!

再結合陛下對此次科舉的重視,以及崔氏和另外兩大家族被考的懲罰……時代恐怕要變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