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38章 各退一步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38章 各退一步

“沒聽說過。”

裴行儉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

蘇定方此時聲名不顯,既無出,又無功績,當然沒人聽說過他的名字。

“沒關系。”韋安平笑了笑道:“等你們認識之后,你就知道他的本事了。”

聽到這話,裴行儉再次意識到……先生真的很看重此人!

“先生可否為我引薦一番?”他提議道。

“其實我跟他也不是很。”韋安平哈哈一笑。

自從當初把蘇定方推薦給李世民后,他就沒怎麼見過蘇定方,更談不上悉。

想要引薦的話,恐怕還得通過另一個人。

“我試試看吧。”

“多謝先生。”

“對了,你最近在學堂學得如何?”韋安平又問道。

裴行儉點點頭:“還行。我覺得火藥聲勢浩大,亮如白晝,可以用來……”

說到火藥,兩人很快就有了共同話題,聊的飛起。

就在兩人其樂融融的時候,太極宮的朝堂上卻已經吵翻了天。

崔氏、盧氏、謝氏三大世家,聯合鄭氏、王氏,以及部分朝堂高,共同向李世民發難。

要求他撤銷對崔氏、盧氏、謝氏的考。

對于這個要求,李世民當然不答應,但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卻異口同聲地反對。

“陛下!科舉作弊,錯在一人,不應牽連過甚,更何況是崔氏這樣的大家族!”魏征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

“是啊,陛下!”杜如晦跟著開口道:“圣人云:不教而殺謂之。陛下之前并未公布過作弊的后果和罰,如果因此而重罰崔氏一族,實在是不妥!”

“朕沒說過,難道律法里就沒有嗎?”李世民沒好氣道:“只是那些人不當回事罷了!既然他們敢目無王法,那朕就要狠狠地懲罰!”

Advertisement

“陛下仁德,就連死刑都不牽連家人,何況只是作弊?”刑部尚書張亮也站出來勸說。

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氣得不行:“死刑不過涉及一兩條命,科舉卻關乎著大唐的江山和未來,孰輕孰重,朕還能分得清楚!”

當初改革科舉制,他特意向韋安平請教了后世的科舉制度,也清楚大唐的科舉制到底差在哪里。

如果不能保證科舉的公平,最后只會變擺設,名存實亡!

而作弊,就是對科舉公平的最大破壞。

“陛下!”李孝恭也站了出來:“崔氏乃河北大族,族人眾多,戶籍數萬。如果考全族,恐怕會寒了所有人的心啊!”

他的意思很明顯,考崔家可以,但不能了整個崔氏……否則打擊面太大,容易牽連無辜,讓旁人寒心!

誰敢保證自家的親戚里沒有傻叉?

萬一下次科舉,自家的親戚里出了個傻叉,頂風作案,整個家族豈不是要跟著完蛋。

風險這麼大,下次誰還敢參加科舉?

李世民聽到這話,不由得沉思起來。

不得不說,這話還是有點道理的……殺儆猴可以,但不能把全殺了,否則以后誰來下蛋?

“陛下,臣也認為此舉不妥!”房玄齡趁機說道:“河北道一帶,如今正在經歷旱災和蝗災,民心本就不穩。若是牽連太廣,恐怕會激起民變啊!”

“他們敢!”

聽到這話,李世民頓時臉一變。

如今山東一帶確實都在遭災,而且還是連綿不絕的天災,在這種況下,民心肯定有問題。

就算有朝廷的各種救災措施和文工司的努力,也不足以對抗世家大族在當地的影響力。

Advertisement

如果世家大族趁機煽風點火,說不定真的會激起民變!

“陛下,不可不防啊!”房玄齡再次強調道。

“臣附議。”杜如晦再次開口。

“陛下,不如只定崔晃一脈之罪!”魏征提議道。

一脈就是指近親親屬,比如父母、兄弟、妻兒。

崔晃的父親崔仁已經是員,又沒有兄弟……至于兒子,都還沒出生就更不用說了。

照這樣定罪,約等于沒有任何懲罰。

“不行!”李世民果斷拒絕。

“崔晃出博陵安平房,不如考安平一房?”杜如晦提議道。

李世民聞言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

“可!”

博陵崔氏一共七房。

一房,相當于把打擊面小到七分之一,既能避免引起眾怒,又能準打擊到崔家。

也算是達了李世民想要的效果。

“陛下……盧氏和謝氏,是否也照此例?”張亮問道。

“是。”李世民點點頭。

此言一出,在場的朝臣們終于松了口氣。

不管怎麼說,這次終究沒有牽連到太多無辜之人……算是各退一步吧。

至于崔家,只能算他們倒霉了。

朝議的結果很快公布,得知只考了安平房,其余崔氏族人頓時松了口氣。

尤其是清河崔氏的族人,更是暗地里將崔晃狠狠罵了一頓……

崔氏都跳不起來,盧氏和謝氏就更不用說了。

科舉后的第三天,李世民親自為新科舉人舉辦了一場宴會,會上人人皆唱《鹿鳴》之詩。

于是,這場宴會也鹿鳴宴。

宴會過后,新科舉人的任命詔書也同時下達,馬周書郎。

第二名的上儀,被任命為起居舍人,負責記錄皇帝日常行與國家大事。

Advertisement

第三名的來濟,被任命為侍史,專門負責彈劾百僚,糾察不法。

……

裴行儉作為第七名,自然也有相應的任命,但他卻拒絕了。

為此,韋安平還親自進宮解釋了一番。

聽到裴行儉的志向是當將軍,李世民頓時沒了脾氣……這是好事啊!

裴行儉此時才十七歲,等李靖這一批將軍打不之后,就到他來接班了。

如此后繼有人,李世民高興還來不及呢。

解釋完之后,韋安平當天下午便聯系張九郎,讓他代為牽頭,宴請蘇定方。

張九郎和蘇定方都參與過平定梁師都的一戰,雙方還曾經合作過,關系相當不錯。

有了張九郎這個中間人,此次宴會可謂賓主盡歡。

不但互相認識了彼此,還加深了眾人的關系。

或許是命中注定,蘇定方和裴行儉十分投緣,一場酒宴過后,就直接稱兄道弟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