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48章 關中大水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48章 關中大水

“道家是一種思想,而道教是一種信仰。”

韋安平侃侃而談道:“兩者雖然都有一個“道”字,但本質上卻不是一種東西,甚至可以說毫無關聯。類似的,還有佛家和佛教,以及儒家和儒教。”

“什麼……這三者都一樣?”李世民有些目瞪口呆。

說佛家和佛教,他還能理解,但為什麼還有儒教?

“是的,本質上是一樣的。”韋安平直言道。

“可是……儒教是什麼?”

“儒教就是儒家那一套禮教和各種讖緯學說,包括天人應、天命所歸,還有各種七八糟的德行觀。”

“那,儒教信仰什麼?”

“先賢啊。”韋安平聳肩道:“立在天門街上的圣賢碑,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這麼說,儒教好像也沒那麼差,只是比其他兩教強多了。”李世民想了想道。

“確實強多了,否則也不會為當世顯學。”韋安平道:“千百年后,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治國都得用儒教那一套。”

李世民點點頭,隨后慨道:“今日聽先生說了這麼多,朕算是長見識了。”

“只希陛下能看清信仰的本質。”韋安平淡然道:“有些東西,可以拿來用,但不能真信!”

聽到這話,李世民頓時眼前一亮。

先生的意思是,兩教可以作為工……

“本宮有句話要問先生。”

聽了這麼久,長孫皇后終于忍不住開口:“先生說了這麼多,為何卻沒有告訴本宮,該如何排解擔憂和難過?”

“皇后既然想念太子,為何不去看他呢?”韋安平反問道:“其實承乾也想念皇后,但又害怕被皇后責怪。”

“皇后怎能隨意出宮……”長孫皇后猶豫了一下。

Advertisement

“皇后為什麼不能出宮?”韋安平不由得笑道:“這只不過是儒教的規矩罷了。”

“對!”李世民點頭道:“先生剛說過,有些東西可以用,但不能信。”

“本宮明白了。”

長孫皇后點了點頭,頗為激地看了韋安平一眼。

當天下午,長孫皇后就去了一趟醫館,看病榻上的李承乾,母子二人大哭了一場。

之后的半個月,長孫皇后同樣每天都去,而且都是早上去,中午回。

如此一來,韋安平去看的時間就改了下午。

為了方便長孫皇后,韋安平還特意讓人在側面的院墻上,開了一道方便門,讓可以不經過大門進醫館。

皇后的探,效果十分顯著。

半個多月以來,李承乾終于不再愁眉苦臉,聽故事和道理也都認真了不

看樣子終于長大了一些。

這半個多月,韋安平除了每天來給他上課、講故事,也在工廠和商業街做了不安排。

經過大半年的擴張,如今的造紙廠和印刷廠都比最開始大了好幾倍。

尤其是印刷廠,現在已經擁有五條流水線,每天都能印刷上千本書。

于是,韋安平一口氣向李世民要來了弘文館里的大量藏書,然后再印刷出來,放在承乾書店售賣。

這當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讀得起書。

科舉放榜的那首勸學詩,已經讓長安城的讀書人徹底沸騰,所有人都在如地看書和學習,期待著下次科舉能夠一舉高中。

對這些讀書人來說,承乾書店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金山銀山。

這里,幾乎已經為了年輕人的圣地!

書店的效果喜人,所以韋安平很快就在開了第二家分店,同時還有配套的造紙廠、油墨廠和印刷廠。

Advertisement

隨著他進軍,李孝恭等人也紛紛效仿,前往開分廠,賺大錢。

與此同時,田靈竹所在的良種司,也取得了不果。

秋收時節,良種司的試驗田里,小麥的收獲足足多了兩層。

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卻證明了韋安平提供的種田思路是對的!

在各種農料的幫助下,糧食的收獲可以平白多出兩層……如果還有更好的種子,更加科學的種植方法,以后說不定能翻倍!

得到這個結果后,田靈竹興得整日都睡不著,立刻將今年的收匯報給李世民。

李世民看完后,同樣激不已。

良種司的功,讓他看到了大唐盛世的希……只要能堅持下去,用不了多年,大唐就會為最強盛的國家!

然而……他的喜悅很快就被一場雨打斷了。

收到匯報的第二天,長安下起了一場秋雨。

起初,誰都沒有在意這場秋雨,以為只不過是普通的天氣,就連韋安平也沒有注意。

直到這場雨持續了三天,他才猛然醒悟。

“水災!”

他連忙去提醒李世民。

一開始,李世民本不信,但卻被他一句話說服了。

“陛下,今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這句話說出后的兩天,他的提醒就應驗了。

關中大水!

關中是大唐的心腹之地,長安也在關中,因此也到了水災的波及。

韋老莊的田莊同樣遭了損失,只有工業園和商業街地勢頗高,幸免于難。

至于河邊低洼,大量的農作被毀,有些已經的小麥,甚至都來不及收割,就被徹底淹沒。

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百姓的家園,被洪水沖垮。

無所人流離失所,踏上逃亡求生之路……如同戲劇里的重八一般!

Advertisement

好在,有了韋安平的提醒,大唐朝廷早幾天做好了準備。

收到水災消息的當天,大量的救援人員被派了出去,長安城也敞開了接收難民,所有逃難來的百姓,都可以在這里領到救濟。

雖然吃的不好,但至能夠活下來。

至于那些逃不到長安的百姓……朝廷只能盡力救援。

“為什麼?先生,到底是為什麼!”

災詳傳回,李世民在大殿上痛哭流涕,歇斯底里地大喊:“從初春起,天下的災難就持續不斷!先是河北大旱,接著山東大旱,然后又是蝗災頻頻,如今關中又發洪水。難道真的是朕的德行不夠,惹怒了上天嗎?”

“狗屁德行!”韋安平大聲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災是自然規律,跟誰都沒有半點關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