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49章 國債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49章 國債

“天行有常……可為什麼所有人都說是朕的問題?”

李世民有些崩潰道:“他們都說是朕得位不正,這才引起上天震怒……”

“放屁!”韋安平再次罵道:“天地不仁,以萬為芻狗!上天才不會管人間的屁事!這不過是儒教的那套說辭,陛下要是信了,才完蛋。”

“可是……”李世民還想反駁什麼。

韋安平又道:“陛下,一切天災都是自然現象,跟任何人都無關。”

“那跟什麼有關?”

“這個問題太復雜,我說了你也不懂。”韋安平嘆氣道。

天災的因,在后世已經研究得比較清楚了,但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比如他穿越前的那場南方大旱,就連鄱湖都干涸見底了。

就算是科學發達的后世,也拿它沒辦法,更別說現在的大唐了。

“那朕該怎麼跟大臣和天下百姓解釋?”李世民苦著臉問道。

“不用解釋,全力救災才是最重要的。”韋安平堅決道。

“可是……”李世民猶豫了一會兒,終于說道:“房玄齡和魏征等人同時上書,希朕下詔罪己。”

“天災不是陛下的錯!”韋安平搖頭道:“天災來了,救災不利,才是陛下的錯!”

“自古以來,就算是明君也避免不了天災,周武王、漢文帝都遭遇過類似的災難,也沒見誰罵他們是昏君。”

“可文帝也寫過罪己詔。”李世民苦道。

“罪己詔有什麼用?”韋安平沒好氣道:“百姓了災,最希看到的是朝廷的救援,而不是一張廢紙和幾句廢話!”

“所謂的罪己詔,不過是儒教拿陛下的手段,想讓陛下為他們辦事不利背鍋罷了。”

Advertisement

“罪己詔能讓洪水消失嗎?能讓百姓的家園重建嗎?能變出糧食來嗎?”

“但罪己詔至能安天下百姓的心。”李世民堅持道。

“沒用的。”韋安平再次搖頭:“百姓要吃飽穿暖,有房子住才會安心,而不是憑一句話。”

“先生為什麼一定要反對呢?”李世民問道。

“那陛下為什麼要相信呢?”韋安平反問:“陛下難道忘了當初說過的話?大唐是一個嶄新的帝國,大唐的思想是發展、革新和銳意進取!”

“而不是遵循儒教那套腐爛到發臭的規矩!”

“之前的兩次旱災,一次蝗災,陛下沒有下詔罪己,百姓因此而不滿了嗎?沒有!”

“百姓本不關心這些,百姓關心的是有沒有救援,能不能活下去……”

“我說句不客氣的話。”韋安平深吸一口氣道:“你的一封罪己詔,還不如我寫一部重八救災,更能安天下百姓的心。”

“說得再多,不如實打實地去做!”

“這……”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才徹底醒悟過來。

是啊,天下百姓,又有幾個會關心你說什麼?百姓只會看你怎麼做。

就算你說得天花墜,哭得昏天暗地,對于百姓來說,都不如給他一碗飯吃更有用。

“多謝先生點醒,朕已經明白了。”他深吸了一口氣道。

“那就趕唄。”韋安平道:“天災可以死人,但災后不能死人,這是陛下最應該做到的。”

“可是……”

“可是什麼?”

“左藏庫,已經沒有錢糧了。”李世民一聲長嘆,滿臉無奈。

今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各種天災不斷,朝廷的賑濟也一直沒有停過。

Advertisement

再加上大力發展民生,可謂是花錢如流水……前幾年的積蓄,早就花得一干二凈了。

“那就去借!”韋安平想都不想就說道。

“向誰借?”李世民眉頭一皺,忽然想到了什麼:“難道還找那些糧商?”

當初秦王府賑濟城外災民,缺錢缺糧的時候,韋安平就提議過向糧商借糧,最后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難道現在又要這麼做?

“幾個糧商頂什麼用。”韋安平搖頭道:“要向有錢人借。”

“難道是……”李世民手放在脖子下,做了個抹脖子的作。

“不是強搶……”韋安平沒好氣道:“是發行國債!”

“何為國債?”

“就是以國家為名義,以朝廷的信用為基礎,發行的一種債券。”韋安平想了想道:“國債會有一定的利息,比如五年一。今年發行十萬貫的國債,五年后就要還十一萬貫錢。”

“還要給利息?”李世民驚訝道。

“沒利息誰會買?”韋安平撇道。

“有利息,就一定會有人買嗎?”李世民又問。

“當然。”韋安平點頭道:“有朝廷的信用作為背書,國債就跟銅錢一樣值錢。那些家里錢多得發霉的,肯定會樂于購買,畢竟買了國債可以錢生錢,總比放在家里發霉要好。”

“那要怎麼發行呢?”

“可以先立一個國債司,由國債司來專門負責此事。”韋安平想了想道:“國債的形式就是債券,類似于書簽那種。發行的國債,一式兩份,一份由國債司存檔保存,另一份由購買者保存。”

“國債到期后,購買者帶著債券來國債司,雙方出債券,確認無誤就能兌換銅錢。”

Advertisement

“萬一有人作假怎麼辦?”李世民問道。

“我們的書簽,有專門的防偽標記,一般人做不了假。”韋安平自信道。

當初只是做著玩的書簽,經過好幾次技升級,如今已經為承乾書店最大的賣點。

不但有專門的防偽標記,就連用的紙張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如果朝廷賴賬不還怎麼辦?”

“那就是在自毀長城。”韋安平搖頭道:“國債又不是只借一次。大唐要快速發展,以后不了要向百姓借債,一次不還,以后就再也借不了了。”

“更何況,陛下也不是不守信義之人。”

“說得好!”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但朕還得跟朝臣們商議一番。”

“這是應該的。”韋安平點點頭,又提醒道:“國債新創,恐怕會有許多,陛下最好與刑部尚書商議,專門制定一些律法條文來防止有些人鉆。”

“說的也是。”李世民點頭。

國債涉及到大量錢財,必須要慎之又慎,為它專門制定一些法律法規并不算過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