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65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65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韋安平也參加了這場朝會,聽到大臣們眾口一詞地反對,頓時心中冷笑不已。

大臣們的理由冠冕堂皇,但都說已經說爛的東西……本不是最核心的問題。

真正的核心問題,是利益!

如今的朝堂上,員們幾乎都來自北方,包括關隴和山東地區。

如果是開發北方,他們當然舉手歡迎,但千里迢迢去開發南方,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利益收獲。

怎麼可能贊呢?

“陛下,我來說幾句。”

就在這時,韋安平終于開口了。

“先生請講。”李世民笑道。

“眾位大臣剛才所說的困難,確實存在。”他笑了笑道:“但想要解決卻并不困難。”

“先生說得容易。”工部尚書段綸第一個站出來道:“怎麼不見先生給出辦法呢?”

“辦法當然有。”韋安平淡定道。

“什麼辦法?嶺南與長安相隔千里,先生難道能把嶺南搬過來?”段綸冷笑道。

他雖然不管正事,但卻聽聞過韋安平的各種傳聞,比如神機妙算、能喚鬼神等等。

難道你還真的喚出鬼神,把嶺南搬到長安來?

“這當然不可能。”韋安平淡淡一笑:“嶺南和長安的距離是永遠不會變的,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讓馬車走得更快,這樣不就節省時間了嗎?”

“什麼辦法?”

“修路!”韋安平答道。

后世的人都知道,想要富,先修路。

想要開發嶺南,最重要的事也是修路。

只要有一條寬闊的大路,從長安到嶺南的時間,就能減大半。

一旦修通大路,大唐對嶺南的控制也能極大加強,到時候就不怕馮盎在嶺南搞事了。

Advertisement

“怎麼修?”段綸反問道:“嶺南全都是高山峻嶺,而且水域極多,河道縱橫,怎麼可能修得了!”

“當然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韋安平道。

“先生說得容易,莫不是忘了秦修直道的教訓?”

“什麼教訓?”韋安平反問:“難道秦朝是因為修直道而亡的嗎?”

段綸冷哼一聲:“即便不是,也消耗了大量的錢財和民夫。”

“朝廷做事當然要花錢。”韋安平沒好氣道:“什麼都不想出,那就什麼都別做好了。”

“那也不應該花在嶺南!”段綸同樣起了火氣。

“好了!”

李世民看他們越吵越大聲,連忙阻止道:“開發嶺南,并不急于一時,這乃長久之計。”

“陛下說得不錯!”韋安平連忙應和道:“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好一個利在千秋!”李世民頓時大喜。

其他大臣卻一個個眉頭皺,眼看他倆一唱一和,似乎已經把事定下來了。

就在這時,房玄齡終于站了出來。

“陛下,與其開發嶺南,不如開發江南。”

“說說理由。”李世民好奇道。

“鹽!”房玄齡只說了一個字。

聽到這話,李世民頓時愣住了。

江南的海鹽,確實給朝廷帶來了大量的利潤,值得大力開發。

但是……

“還不夠。”他搖了搖頭。

“大運河。”房玄齡又說了三個字。

“這個……”

李世民頓時陷了沉思。

大運河是前隋煬帝修建的,目的就是通關中和江南,只可惜剛修好,隋朝就崩潰了。

對于百姓來說,大運河是耗費了無數錢財和民夫命的罪惡工程。

Advertisement

但對于朝廷來說,大運河卻是意義重大,幾乎等同于心臟的大脈!

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大運河的終點是

到長安之間,無法行船,因為有“中流砥柱”的存在,導致這段水路事故頻發,本沒辦法行船。

大多數時候,從到長安的貨船都需要在三門峽附近上岸,換乘馬車,過了這個事故頻發之地后,才能再次上船。

因為這個問題,后來的長安還出現了糧荒。

“房卿的意思是,要遷都?”李世民忽然問道。

“不可!”

眾大臣一聽這話,頓時嚇得連忙阻止。

遷都可不是件小事,關系到國家的命運,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來。

房玄齡本人也被嚇了一跳,連忙解釋道:“臣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想說,江南的錢財可以通過大運河抵達,再通過陸路運送到長安來。”

“我倒是覺得可以。”韋安平忽然開口道。

“什麼?”眾人再次嚇了一跳。

“先生也有此意?”

李世民也頗為驚訝,這本來是他用來嚇住其他大臣的,沒想到先生竟然覺得可行。

不會是在開玩笑吧?

“實事求是的說,長安并不是一個好的都城。”韋安平認真道:“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比長安更好。”

通運輸方面,有大運河,還有居于天下之中的優越地理位置,通發達。

而長安的通狀況,就非常寒酸了。

山勢眾多,陸路不便;水道堵塞,水運困難。

在農業方面,長安周圍屬于黃土高原,土地不夠沃,降雨量也十分缺

Advertisement

是大平原,周圍的耕地充足,水量充沛,力也更加持久。

最后一個方面是災難。

長安水旱頻發,各種天災層出不窮,比多一倍以上。

如果遇到災年,甚至連皇帝的飲食都不能保障,前隋的楊堅就曾被得去就食,被嘲諷為“逐食天子”。

歷史上,后來的李治也做過這種事。

這些道理,不管是李世民還是在場的大臣都知道,但他們卻不可能答應。

因為長安是關隴門閥的大本營!

“不行!”李孝恭也站了出來,大聲反對道:“長安縱有百般不好,也是大唐龍興之地!”

他的意思是很簡單,這里是大唐發家的地方,怎麼可能拋棄呢?

就算這里再不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

“正是!”

“長安不可棄!”

“一國之都,如何能說遷就遷?”

眾大臣也紛紛附和反對。

“此事……不必再議!”

李世民想了想,最終把這件事了下來,但卻在心里默默地記下了。

未來若是真有必要……遷都也沒什麼不可能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