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68章 統一語言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開擺》 第268章 統一語言

自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以來,中原王朝終于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

但還有一個問題從未解決,那就是語言!

不僅南方有各種方言,就連中原的各個地區,都有不一樣的口音。

李承乾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讓所有人都說一樣的話。

正因為簡單,所以他不知道這個想法有多麼的偉大!

這是后世用了七十多年,才堪堪完的一項偉大改革……統一普通話。

只有統一了語言,流才不會有障礙,才能更加方便、準確、快速地傳遞信息。

“你的想法很好!”韋安平一臉認真地說道:“但這是一項艱難的改革,想要做到恐怕不容易。”

“老師不能幫我嗎?”李承乾問道。

“當然會幫,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韋安平嘆氣道。

以后世的能力,尚且需要花費幾十年才小有效,換作如今的大唐,怎麼可能一蹴而就呢?

“那就慢慢來。”李承乾自信道:“老師教我,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我現在做不到,以后未必不能。就算我不行,還有子孫。”

“好。”韋安平微微一笑,著他的腦袋道:“你能這麼想就很好。”

統一語言是一項必須的工作。

后世的普通話,是以京城的語音為基礎,而創造出來的標準語言。

大唐也可以創造自己的普通話,就以長安的口音為基礎,再套用如今的漢字就行了。

不過,想要推廣普通話,還得借助另一樣工——拼音!

這又是一項大工程啊!

“這麼多大工程,都讓老師一個人來做,這是要累死老師啊。”韋安平開玩笑地說道。

Advertisement

“我可以幫老師啊。”李承乾開口道:“還有妹妹!”

“你是說麗質?”韋安平問道。

“對呀。”李承乾點頭道:“老師不是說過,麗質可以幫忙簡化如今的一些字嗎?現在就在做了。我覺得這兩件事應該差不多,而且麗質的聲音也很好聽,大家都像那樣說話,也很好啊。”

“呃……”

韋安平撓了撓頭,回想了一下李麗質說話的聲音……不得不說,確實好聽!

但普通話最大的要求,不是好聽,而是直接、清晰、明確。

李麗質自己或許說得好聽,但不一定能教別人……

“以后再說吧。”韋安平想了想,搖頭道:“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哦。”李承乾點點頭。

“對了,你剛才說麗質已經在簡化如今的字了?”韋安平忽然問道。

“對呀。”李承乾點點頭,認真道:“我這次回去,還請我去看呢。”

“這麼厲害?”

韋安平有些驚訝,沒想到當初在課堂上隨口一提,李麗質竟然記在心里,而且已經開始行了。

怎麼不拿給我看看?”

“或許是不夠多吧。”李承乾撓頭道:“只給我看了三個,我覺得都不夠好。”

韋安平:“……”

有你這麼打擊人家的嘛!

說不定李麗質是臨時起意,高高興興拿著自己簡化的字給哥哥看,希能得到夸贊,結果被李承乾潑了一桶冷水。

頓時熱全消,再也不想去做了。

“不行,我得鼓勵一下。”韋安平很快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就在這時,馮智戴和幾名酋長終于說完了話,隨后一起向這邊走來。

Advertisement

“先生、太子,他們說這里沒有稻米,沒有磨,也沒有蒸籠,不好做。”馮智戴一臉為難地說道。

“這個簡單。”

韋安平微微一笑,立刻招手讓一名太子府侍衛過來,隨后將馮智戴的要求一一說清楚。

“是,屬下這就去辦。”侍衛很快領命而去。

為太子,李承乾想要辦點事,簡直不要太容易。

吩咐完后,眾人便一起進客廳,一邊閑聊一邊等待。

說實話,韋安平對如今的嶺南還是有點好奇的,于是便抓著馮智戴和幾名酋長開始提問。

“聽聞嶺南多毒瘴,你們是怎麼避開的?”

“毒瘴多有異。”馮智戴連忙答道:“只要遠遠看見,繞道而行就沒事。”

“那萬一不小心吸了呢?”

“吸,最多難一段時間;如果吸太多,就要用當地的藥材來治療。”

“什麼藥材,黃花蒿嗎?”韋安平追問道。

“這個……還得看的癥狀。”馮智戴猶豫道:“瘴氣也分很多種。”

“看來你們對瘴氣的研究,還是深的。”韋安平笑道。

“這是自然。”馮智戴苦笑道:“為嶺南人,要是連這個都不知道,恐怕也活不下去。”

窮山惡水之地,想要在那里生存,自然要適應當地的生存法則。

嶺南多瘴氣,那就要學會如何躲避瘴氣,如何治療瘴氣引起的疾病。

這算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不知道馮典客有沒有興趣,寫一本專門講述瘴氣的書?”韋安平又問道。

“啊?寫書!”

聽到這話,馮智戴頓時一愣。

在他的認知里,寫書是一件十分艱難和高深的事,以他的學識本沒有這個資格。

Advertisement

沒想到先生卻主邀請……難道有什麼目的?

“是啊,就是寫書。”韋安平笑道:“不瞞你說,我都寫過好幾本了。以我的學識都能寫,馮典客自然不在話下。”

“先生抬舉我了。”馮智戴連連苦笑。

他出嶺南,在這里被視為不知禮節的南蠻。

從進長安開始,除了皇帝和眼前的先生,其他人就沒給過他好臉

那些世家大族,更是沒把他放在眼里,連登門拜訪的機會都沒有。

“不是抬舉,而是認真的。”韋安平忽然嚴肅道:“馮典客也可以跟其他幾位商量,共同寫一本書出來,最好包括嶺南各地的風土人。若是能寫出來,我保證陛下會對馮典客另眼相看!”

如今的朝廷,對于嶺南的認識十分缺,就連李世民也是如此。

他對嶺南的認知,大多都來源于韋安平。

如果能讓馮智戴和談憑,以及其他酋長一起寫一本介紹嶺南的書出來,以后的嶺南開發計劃一定會更加順利。

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